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94|回复: 29

丹阳优秀导游词出炉 嘉山 九里 总前委三大景点亮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0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优秀导游词出炉  时间: 2010-04-02
      为更好地发掘我市旅游文化内涵,宣传我市旅游产品,提高我市旅游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导游人员的水平,提升我市旅游的整体形象,市旅游局与丹阳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丹阳市导游词征集活动。
      活动历时3个多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征集到关于全市旅游概况(包括历史传说、风土人情、地方特产、城市休闲、政。治经济等)及景点内容的稿件22篇。市旅游局邀请了上级旅游部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市作家协会等有关专家组成活动评审组,对征集的导游解说词进行了评选,评选出优秀导游词4篇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概况导游词   发表日期:2010年3月31日  【本贴系转帖 仅供参考】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古城丹阳旅游观光!蜿蜒九曲水,巍峨万善塔,沧桑凤凰山,千古季子碑已等候您多时了!这次游览活动由新世纪旅行社组织安排,我是导游某某,朋友们在丹阳游览期间.就由我来为大家作讲解服务。在此我代表公司和我本人对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朋友们,从老辈传到我这里,已经在丹阳生活了超过100多年。打小就听着家里老人谈古论今长大的我,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可谓是知根知底。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服务能使朋友们在丹阳度过一个难忘的、开心的假期。从这里到我们去参观的南朝石刻群还有半小时车程,就利用这段空闲,我把丹阳给大家做个介绍。
      丹阳——地处江南水乡,是一座充满灵气与活力的江南名城。它最早是秦始皇在江南建立的15个县之一,名叫曲阿、云阳。由于水多,因此在河岸边会种有杨柳树来固堤。春天来临时,柳条抽芽,片片柳絮迎着太阳,漫天飞舞。其它地方的柳絮是嫩黄,鹅黄色,但是我们这里的柳絮却是红色的。在古汉语里,红也叫丹,是很吉祥的颜色,很是特别,很是漂亮。古人不知是树种的变异,还以为此地既能长出奇树,肯定也能出奇人高才,就改名叫丹阳了…...这一叫就是1200年。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觉得很有朝气。丹阳是隶属镇江管辖的县级市,地处长三角中心,长江之滨,和常州、镇江是邻居;丹阳交通方便快捷,古时候就有长江、运河的自然之利,现在更具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常州机场的立体交通网络。面积有1059平方公里,人口有89万。在江南的城市里算是比较袖珍的,却有着丘陵、岗地、平原、湖泊、大河等不同的地形地貌,物产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用现在人的话来讲叫做“宜居城市”。古人更觉得它环境不错,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吸引了众多的南来北往人士来此居住、生活。通过多年的不断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反映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举2个例子:从地名上也能反映出丹阳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多姿:在丹阳地名是很有趣的,它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的,形成了4句很好记的顺口溜;溪口前后司柳州,山河湖泊仙宫界,二陵二庄二桥阳,双城双墅双林塘。这些地方分布在市府所在地——云阳镇的四周,呈众星拱月之势,用“一镇一品”地方发展模式把丹阳打造成了一个经济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8位,综合实力居江苏省十强县(市)第8位,获得“全国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中国和谐城市”等称号的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另外一个例子:在方言上丹阳可谓是中国8大方言以外的另外一朵奇葩。为了欢迎大家,我用丹阳话编了一段关于本地景点的快板书,看看大家能听得懂多少:
     春天(头)里好时候,欢迎你(记)来丹阳。江南小城有不少,我的家乡是最好。历史传说姐个(注:串词)多,风景名胜也不错。
     京杭运河姐个(注;串词)长,来到丹阳拐个弯,夜盲(注:串词)里头看不清,多少船只河里翻。南门外头张邋遢,号召大家垒宝塔,修好宝塔挂上灯,老远就望到丹阳城。。。。。。宝塔巍峨东门立,成了丹阳头(注:第)一景。           
     登到塔顶往南望,茅山脚下头有个塘,塘里有鱼有早狐(注:虾,)活即活跳(注;活蹦乱跳)蛮自由(注;自在)。细细望来细细看,咕噜咕噜冒泡故(注;泡泡),就跟珍珠串成串,一刮一刮(注:一串一串)蛮好看,尝尝迷道(注;味道)不一样,酸甜苦辣还有麻。一冒就是2千年,到现在还是弄不清,为底稿(注;为啥)呢?笔头(注:旁边)还有一座庙,嘉贤大帝供里头。嘉贤姓吴叫季札,3让王位来格里(注:这里),开荒种田磨豆腐,带领老百姓来致富。他还是吴国外交一把手,诚信待人理不亏。孔子慕名来拜师,口口称他叫君子!留下一块十字碑,竖在庙里当宝贝!
     往东望,有个地头(注;地方)叫葛城。四边是田,中间是墩。匹十(注;牢靠)的土墙围一待(注:围一起),从来就不禁(注:没有)被破坏。考古发现青铜剑,光漂(注;光亮)如新做工精。格是做底稿用呢(注:这是干嘛的呢)?引来专家感兴趣,神秘的葛城孝(注:撩)面纱,原来是——西周遗址第一城,存在已有了3千年。土墩用来祭祀天,先民生活在这头(注;这里)。留下了历史\艺术\还有科学的信息一批批。政府已经做规划,要把格(注:这)里做成一个响当当,桥瓜瓜(注:很漂亮)好戏(注:玩)的地方!
     手搭凉棚往北望,风水宝地东城里。齐梁皇帝都姓萧,死后大都葬格里(注:这里)。皇陵面向朝着东,紫气东来迎太阳。天禄,麒麟排队排,昂首阔步显吉祥。左右两边镜面文,顺写倒写不一样。这是为底稿呢(注:为什么呢)?两朝共有11处,26件显价值。石刻公园已开发,欢迎你记(注;你们)来戏戏(注;游玩)。

     朋友们,当您听过这段充满着丹阳腔调的快板书后是不是觉得丹阳的历史底蕴很是丰富呢?曾经有来游玩过的朋友把丹阳的特色浓缩成一副对联:季子封疆,物华天宝;齐梁故里,人杰地灵。对联里蕴藏了丹阳的4张金名片:您能记住的——诚信之乡、王者之乡,您能带走的——黄酒、眼镜
     诚信之乡:2000年前的春秋大贤,也是吴姓始祖的君子季札为了避让王位,从苏州出发,云游四方。当他来到丹阳后,见路边有一包黄金,便徘徊道路两头等待失主。路上有很多人往来不歇,但无一人捡此包。季子就提醒一路过的樵夫,可樵夫头也不回,答道“我不需要他人财物”。于是季子觉得这里的人是有着淳朴的民风和高尚道德的,很符合他的处世思想,就选择隐居在丹阳了。成语“叹为观止”、“徐墓挂剑”都是出自于他的故事。季子是位至德至信的名士,不仅十分贤能,而且遵守礼仪、诚信待人。后世不仅先后追封其为“嘉贤大帝”、“昭德侯”,还立庙奉祀,逐渐形成了一个距今已逾二千年历史的祠庙建筑群并形成“上茅山,徊九里”的朝觐传统。因为上茅山修的是“道”,徊九里修的是“德”,做有道德的人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因此,从每年的春天开始,上茅山的游客在朝拜过三茅真君后还来到季子庙朝拜季子,以便求得功德圆满!季子庙也是这次行程里安排的景点之一,如果有吴姓客人的话,可是要顶礼膜拜一下你的老祖先。虽然季子离开人世2000多年,但是他留下来的人无信则不立的德信精神永远是丹阳人的典范,政府、百姓无不以季子为荣,把诚信作为金名片的第一张是对季子最好的纪念。
      齐梁故里是丹阳的第2张金名片。它指的是1500年前南北朝时,在丹阳出现的萧氏家族。当年的齐梁两代15位国君就是从丹阳走出去,在南京建都,最后又叶落归根,埋在他们认为最具有旺子孙、延绵帝王脉象的宝地——丹阳东面的东城岗。历史长河淹没了帝王陵寝,但是巍峨、神圣的陵墓石刻群依然伫立在旷野之中,飘逸,精致,大气,为研究六朝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因为它存世的稀有性和地域的唯一性,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评为国宝级文物,和同时期的北方佛教石刻群被称为“南箕北斗”。现在我们正行驶在参观该景点的路上。
      当然,被称为人杰地灵的丹阳,历史上还出现了许多大家知道的人物:有三国时吴国的创立者孙权,有义胆忠心的兵马大元帅贡祖文,有近代有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家吕叔湘,孔学家匡亚明,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等,他们都是从丹阳走出去的优秀人物,留下了很多的传闻,故事。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会在游览之余多作介绍。
      物华天宝的丹阳出产了第3张金名片——丹阳黄酒。它又叫“封缸酒”,色泽黄橙透明,鲜甜香美,醇和爽口,灌坛封缸时间越长,风味越好。李白称它“曲阿美酒十里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丹阳黄酒之所以美名远扬,这是与它选取好水、好原料有关系。好水来自美丽的练湖边的“天下第四泉”--玉乳泉,好米是使用了色泽红润光洁的糯米,所以又有“酒米出三阳,丹阳为最好”的说法。有了好水、好米还要有好工艺,这三样缺一不可。丹阳酿造业继承和发扬了“古遗六法”的传统工艺,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传统的手工酿酒方法,这是和其他地区的黄酒的制作工艺上的最大区别。这种独特的酿造工艺还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丹阳的骄傲。当大米受到酒曲、浆水中的酵母菌等共同作用,经过糖化、发酵、过滤,杀菌后制成的低度酿造酒,酒性醇和,营养丰富。它有18种以上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健脾开胃、舒筋活血、祛湿消痰、强心益智、补血养颜、延年益寿的功能,所以最适宜中老年人或体弱者饮用。在江南民间,为了给产妇滋补,必饮用黄酒和桂圆蒸出来的酒汤。 用丹阳黄酒、姜和麻油烹调的猪肝,可以让产妇将体内淤血完全排除体外,增进产妇的新陈代谢。黄酒还能促使产妇乳汁的分泌。黄酒去腥功能也是非常的好,特别是鱼类,如黄豆鲫鱼、盐渍菜鲢鱼、咸鱼也是用丹阳黄酒烹调才会有可口的美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丹阳黄酒已成为成功男士们的休闲酒,女性朋友的健康酒;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好礼品,经全国品酒鉴定会鉴定,它已被列为省和全国优质名酒,不仅风靡海内,还畅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大家远道而来,为了尽地主之宜,旅行社会请大家喝上一杯丹阳黄酒。在喝酒之前请听个关于黄酒的故事:丹阳城里有一家酿酒的小作坊,一家三口以酿酒为生。有一年他们采用新的酿造法做了一批酒,由于是新酒,入口生,酒味太冲,几家酒贩都试完后摇头而去了,这家人看了很无奈,又不能将其扔掉,只有将酒放入缸内,用泥封上,继续用老法做酒。过了几年后,城内缺酒,酒贩上门来收购,这家的老父怕砸牌子,不肯将这批酒拿出来卖,还是这家媳妇聪明机灵,她讲坊内还有一些陈年的酒在缸内,要的话,去看看再讲。于是大家一起到酒坊,去泥揭盖后,顿时酒香四起,大家试完后都说好酒。大家赶紧问如何来做的,媳妇随口讲“我是做的封缸的酒”。自此,丹阳封缸酒,也就是黄酒就由此而得名.朋友们,你如果有口福,再就着丹阳独有的大麦粥来吃鱼那是打嘴巴都不放的享受啊!
      第四张金名片就是丹阳眼镜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眼镜市场——中国眼镜城就坐落在丹阳。唯一的国家级专业检验中心,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万新”产业也在丹阳。2006年初,丹阳被授予“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称号。丹阳市现有从事眼镜及相关配套企业1500多家,其中生产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年产镜架1亿副,占全国总量的1/4强;年产树脂镜片2亿副,占全国总产量的80%。同时,丹阳拥有,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全世界每两个人戴的眼镜中,就有一个人的镜片产自丹阳。”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是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全市眼镜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70%、世界总产量的45%左右。丹阳的“眼镜史”要推到解放前了,眼镜作为从外国传过来的洋货,学会制作是一门好的手艺。就有很多丹阳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到上海、苏州等地从事磨镜工作。这批老工人回到家乡后把技术交给了下一代。慢慢的,在丹阳的几个丘陵乡镇的农户在劳作之余就做起了加工镜片的私活。由于便宜,质量又好,各地做眼镜生意的人经常到那里进货。时间久了,许多加工户纷纷主动把产品送到做眼镜生意的人住宿的旅馆里,每天一大早在旅馆门前排成长队等待交易。后来,旅馆负责人动员村干部就近搭建了一个简易棚,让他们集中进场交易。这就是“江苏丹阳眼镜批发市场”的雏形,开始的时候每年市场交易额就高达亿元。现在的丹阳眼镜市场始建于1986年,经过工程改造,现有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加上新开发的中国眼镜城。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眼镜批发集散地。据不完全统计,丹阳眼镜市场目前实际经营户已达500个,经营品种从眼镜架、树脂镜片、成品眼镜、电脑验光到检测仪器、眼镜专用工具和眼镜零配件等有几千个之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丹阳眼镜市场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眼镜集散地和眼镜生产基地,丹阳生产的眼镜占全球眼镜产量的一半。在我们行程里也会安排大家前往中国眼镜城参观的。
      朋友们, 俗话讲;百闻不如一见,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感受丹阳的魅力,让您不虚此行。那就要跟好朱导的脚步,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带着各位领略4张金名片上镌刻的美好风光。前面就将到达第二张名片的所在地南北朝陵墓石刻群——天地石刻园了,请朋友们带上随身的贵重物品随我下车参观游览,时间为2小时。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嘉山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发表日期:2010年3月31日  【本贴系转帖 仅供参考】  
    游客朋友们!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丹阳全体市民欢迎各位朋友来我市观光旅游。我姓孙,是某某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孙也可以叫我“孙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在我市旅游期间就由王师傅和我为大家提供服务了,可以为大家服务是我们的荣幸!朋友们在此旅游,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王师傅,因为他的车技娴熟,有10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事故;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孙导我好了。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队伍。请大家记清集合时间,以免因一人迟到而影响大家的活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尽量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解决。最后祝大家在丹阳旅游玩得开心、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谢谢!
     游客朋友们再过20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了正在打造“天下第一经山”的嘉山旅游风景区,在车上的这段时间我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下佛教在丹阳的发展情况及丹阳籍南朝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的一些生平故事;佛教在丹阳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早在两晋时期,佛教就在丹阳广泛流传,佛寺也就应运而建。丹阳古城的名刹众多声扬遐迩,赢得江、浙、沪、皖无数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齐梁两朝又是丹阳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齐梁帝王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对佛教极为推崇。齐梁时期丹阳佛寺多达三百余所,所以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是让人惋惜的是,丹阳寺庙经千年风雨的侵蚀与战火的洗礼如今大都毁于一旦了。朋友们,在华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帝王在推动促进佛道的兴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丹阳籍南朝皇帝梁武帝萧衍(464-549),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朝南兰陵(今江苏丹阳)人,萧衍是汉代名相萧何的后代,在位48年,寿86岁,是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位长寿皇帝,仅次于清朝的乾隆。萧衍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专的帝王。《资治通鉴》说梁武帝“博学能文,阴阳、骑射、声律、草隶、围棋无不精妙”。而其天生就具备的文采和军事才能,给他带来了显赫的声誉。萧衍在推动佛教兴盛的历史上,作用极大。他不但自己勤修佛经不辍,还热衷于弘扬佛法。汉地僧人戒荤腥吃素的戒律,就是在他专门写了《断酒肉文》后,极力提倡并大力推行的,僧人头上留戒疤,也是渊源于梁武帝。他为了超度其死去的皇后而写下的《梁皇宝忏》一直在佛教徒中盛行不衰。佛教徒超度孤魂野鬼的盂兰盆节也是源自他的带头作用,盂兰盆大斋就是普食的意思。据说地狱里的罪人,因梁武帝设斋造经二事,得消一切罪业,地狱一度曾为此一空。据说在他管辖统治区域内,佛法最鼎盛的时候国人40个人中就有1人出家!梁武帝受戒后,就更加严守戒律了,一个万乘之尊的帝王,他的日常生活,清苦得如同一个苦行头陀。他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顿),而且只吃点豆羹糙饭而已。有时遇事繁忙不能在午前就食,为了不让太监、侍卫忙碌,梁武帝一过午,就不吃饭了。梁武帝平时穿的是布衣粗棉,盖布被,垫莞席,足登草履,头戴葛巾,一冠三年,一被二载。他从五十岁起,便断绝房事,不饮酒,不取乐,除宗庙祭祀大会,或其它法事外,他从不举乐。梁武帝日理万机,勤于政事,在冬天须过四更方才就寝,夜深天寒也执笔撰写不休息,手皮由于过于寒冷为之破裂。他不但勤政而且爱民,亲近侍从,犯过者每判一死刑,常常矜哀流涕。身居暗小室殿,亦常理衣冠,暑夏炎热,而不褰袒,虽见内宫小臣,仍然如遇严宾,虽古之贤君很多,但又有几人及他呢。梁武帝在位颇有政绩,但由于迷恋佛学太深而疏于理政在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又病又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今丹阳境内﹚,谥为武帝,庙号高祖。对此,毛泽东在《南史.梁武帝纪》中多次批注道:萧衍善摄生,食不过量,中年后不近女色,然予智自离,小人日进,良佐自远,以至灭亡,不亦宜乎,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毛泽东的批注说明;一个好皇帝,艰苦朴素,独善其身固然重要,但若不听取不同意见,那就会被小人包围,导致失败,同时表达了他对梁武帝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叹息与感慨。
      好了,朋友们,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嘉山旅游风景区,嘉山旅游风景区位于丹阳的东北角,它是南京镇江丘陵的延伸,嘉山是这片丘陵居前的高峰之一,嘉山虽海拔只有149米,却曾“横卧江边,壁立千仞,状如伏牛”山势逶迤,颇具特色。它的南部山脊山明水秀,幽雅清闲,郁郁葱葱,这里就是名噪千年的古寺—嘉山禅寺所在地了。好,朋友们请带好贵重物品和照相机下车,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探访这幽静而古朴的千年古寺。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金水桥’,金水桥一共有5座,桥桥相连。金水与“净水”同音,寓意着嘉山禅寺是净化人们心灵的圣地。
      嘉山禅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由僧人如月创建,当时有复礼、旌孝、显庆和真珠四座院落,其上建有龙王祠(又名善利庙)。嘉靖年间饥荒频发,致使寺庙荒废。焦山僧侣明海及其弟子觉澄见状“奋然以兴灭起敝为已任”,后经隆庆、万历两朝四任县令关顾,准令营建,给寺田二百亩,责成方丈明海,觉澄全面恢复寺庙建筑。经数年努力,寺院重建告成,主要建筑有佛殿、龙亭、厅事堂和起家庵等,万历二十六年(1598)立“重建嘉山寺碑”,石碑碑阴镌刻万历二十六年(1598)“嘉山寺暨龙王祠记”。
      朋友们,嘉山禅寺依山傍水,远近闻名。清朝太平盛世中的乾隆帝,在多次的南巡中,有几次都在丹阳路过。乾隆帝曾两次到过嘉山禅寺。嘉山禅寺的历史、环境和建筑所构成的浓郁神圣的佛教文化,都使他心潮涌动,感慨万千。这位颇有文才的风流天子,禁不住兴致大发,竟挥毫泼墨,题写了一个匾额,把原本的嘉山禅寺,改作了“龙庆禅寺”。皇帝的意思就是圣旨,当然谁也不能违抗。尽管嘉山寺名从北宋叫到了清乾隆年间,已有600多年了,而且天下的香客,远近的百姓,对这名字早已根深蒂固,相当的亲切,但乾隆帝御笔亲书的“龙庆禅寺”新匾,依然用最快的速度,最隆重的仪式挂到了古刹的山门之上,嘉山禅寺因此得以与镇江金山的“江天禅寺”齐名。
      人们“烧香去金山,先要到嘉山”,而由于“嘉”与家同音,使众信徒与香客倍感亲切, 也寓意了龙庆禅寺是江南一大佛寺。嘉山禅寺在历史上,一些有名的文人雅士,诗词墨客,都喜爱到龙庆禅寺探幽访胜,寻奇怀古,感受那特有的庄严肃穆的佛教文化氛围,以求得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甚至在庙中就写出许多千古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光绪版的《丹阳县志·艺文》上,记有明清的两首律诗。一首是明代进士诗人眭石的诗文,我为大家朗诵一下吧:
                    嘉山龙母祠
      云石淋漓古洞阴,澄潭寒色照空庭。
      楼台晓雾含光紫,草树斜风带雨腥。
      山绕延陵烟漠漠,江浮建业浪溪溪。
      松门樵笛归何暮,万壑长松起梵音。

      另一首清代诗人王煦的诗文:
                     重游嘉山寺
      九曲河流湾复湾,夕阳明处是禅关。
      墙头翠露千竿竹,门外青围四面山。
      初寂梵音僧入定,共商诗句客忘还。
      招提重到浑疑梦,啜茗聊偷半日闲。
      游客朋友们,在明朝正德年间,访仙桥地区的严庄附近,富甲江南的孙统和他的儿子御史孙方,中书孙育,耗巨资建造了大型私人园林七峰山房。中书孙育的好友解元唐伯虎,才子祝允明,名文人段石庵、郑虚舟等人,常常到七峰山房来相聚小住,他们在此吟诗作画,畅谈天下,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石壁峰文化胜迹!嘉山禅寺和七峰山房,仅只有一河之隔,这批不羁的风流雅客也多次到嘉山禅寺来探幽寻古,吟诗作画,他们的雅事至今在当地还传为佳话。
      清末民初时,龙庆禅寺内四大禅院依旧,尚存房屋49间,1991年龙庆禅寺被列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丹阳市政府着手重建。如今的龙庆禅寺是在原址上重建的。龙庆禅寺依山傍水,占地40余亩,现为曹洞宗法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镇江焦山方丈茗山老和尚生前亲临龙庆禅寺,传焦山曹洞宗法卷于礼相法师,礼相为曹洞宗第四十九世,赐法名为法性如今,这里佛徒香客云集,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庙会,全国各地及邻近武进、金坛、扬中等地香客云集,盛时数以万人计。近些年,龙庆禅寺在丹阳市政协委员、方丈礼相法师和丹阳市政府的努力下,已建成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斋堂、地藏殿、三圣殿、观音殿、客堂、祖堂、法堂等建筑。其他一些大型景观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
      朋友们,龙庆禅寺寺前有一数亩地大小的龙池,池上有亭,传说龙池是白龙的化身;龙池内有一古井,上窄下阔,地下最阔处有半亩大小;井水水质优良,甘冽,用此井水沏茶,色、香、味俱全,此泉水在大旱季节也从没干涸过。周围百姓视此泉水为神泉,乾隆皇帝曾在此用井水泡茶,此水具有八大优点,即清、冷、香、柔、甘、净,不噎人、可预防疾病。待会儿游览结束自由活动时,朋友们可品尝此甘美的泉水,可以使您祛病延年,长命百岁。我们首先进入大门,看到的是山门殿,让我们虔诚地在山门殿前许个愿吧。传说在山门殿心诚许愿的话可是有求必应哦!
      朋友们,当你跨进寺院的天王殿,迎面是一尊笑容可掬的胖大金佛,光头大耳,坦胸凸肚,席地而坐,咧嘴而笑,他就是契此菩萨。俗称大肚弥勒佛。他并非印度传入的佛,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佛,相传唐末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一带有个挺有名气的云水僧,自称契此。他常背一只布袋,见到地上有粮食就捡起来放入布袋中,并经常施舍穷苦老百姓,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他身体矮胖,肚子特大,逢人便笑,言语无常,却多灵验,因此名噪一时。不几年,人们都认识他了,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契此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盘石上,口中默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识。说完圆寂了,契此死后轰动了佛教界,人们认为他就是菩萨的化生,所以许多寺院在塑弥勒佛时便按他的形象塑造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是对他的真实写照。由于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代表了佛界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大众喜爱。男女老少在见到他时,都会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大肚弥勒佛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息。大肚弥勒周围四个英勇威武的神就是四大天王了,他们分别掌管天庭的东南西北,东方为持国天王:以慈悲为怀,身白色,持琵琶:南方为增长天王: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身青色,持宝剑:西方为广目天王:能以净眼观察世界,护持人民,身红色,持一龙(又作赤索);北方为多闻天王:常守护如来道场,得名广闻,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他们手中的器物分别象征风(剑),调(琵琶),雨(伞),顺(龙)。弥勒佛的背后则是手执降魔宝杵的佛教护法神韦陀菩萨,游客朋友们,韦陀菩萨具有降妖除魔的作用,由他镇守山门的话,一切妖魔鬼怪是休想进入寺院山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接上文
朋友们,在我们前方的就是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威德高上的意思。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建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头目脑髓,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作的事情。这种姿式的造像名为成道相。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式。佛祖位居正中普渡众生,侍立身边的是佛祖的两位高足迦叶和阿南。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则在稍后的两侧,佛主两旁则是面貌不同、形态各异、金光闪闪的十八罗汉。佛主背面是一尊巨大的南海观音,一对可爱的金童玉女,就表情欢快在她的膝下。大殿里还放置着几十个蒲团,是供僧人念经和香客礼佛所用,大雄宝殿左侧有一面绘着花纹的大鼓,右侧是一座撞钟。有道是晨钟暮鼓,嘉山禅寺的僧人们在清晨4:00就早早起床,打坐、诵经,一天为佛祖献上5柱香。在我们世俗人看来,这样的生活难免会枯燥乏味。但是他们的生活有规律,远离世俗的喧嚣与嘈杂,是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的,这让我们处于红尘中的人一颗躁动的心能够慢慢沉淀下来,回归最原始的朴素和本色。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大雄宝殿后面的藏经楼,藏经楼的匾额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亲笔题写。藏经楼收藏的经书典籍很丰富,具代表性的是《乾隆大藏经》和《北京房山石经》等,我们请小心踏上石阶,进入大厅,厅内灯火通明,典雅的宫灯,古色古香的木椅,洁白的墙上挂着好多幅中国现代著名寺庙主持龙飞凤舞的墨宝,大家可以细细欣赏。藏经楼正中央竖立着一尊佛,古语有云:佛自在人心。意思是说拥有佛心的人是超然脱俗的,不被世俗的利益熏心,不会陷入茫茫的俗世宦海中。
     朋友们,龙庆禅寺是嘉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同时嘉山风景区其他景点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嘉山旅游风景区1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建设目标是把嘉山风景区建设成为集文化传播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二期工程将在嘉山的南部开采山石形成的立面上,雕刻佛教著名经典《金刚经》,形成面积约6800多平方米的摩崖石刻,成为“天下第一经山”;在山顶、山腰重建观音院、地藏院、文殊院、普贤院,形成“江苏佛教名山”;利用山中废弃的防空洞,建造全国“天下第一罗汉洞”;扩大古刹规模,以嘉山中心石刻《金刚经》为中轴线,在山前一千多亩的山地上,建造牌楼、山门殿、龙泉、天王殿等偏殿,并重建“复礼”、“显庆”、“旌孝”、“真珠”四大禅寺;在嘉山东峰顶上建造“宁沪第一塔”,成为沪宁高速自南京往上海方向,最先能看到的一座宝塔;在新轴线的偏殿线上,建造全国唯一的“梁皇殿”。恢复植被,形成集佛教文化、古建艺术、园林艺术、自然风光等为一体的“嘉山佛教旅游圣地”。丹阳市将利用未来3年时间,投资1.5亿元打造令你耳目一新的嘉山旅游风景区。让嘉山旅游风景区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到时候欢迎朋友们再来做客。
      好,嘉山风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现在给大家四十分钟的时间自由参观,拍照片,购物,四十分钟后我会在门口的停车场等候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总前委旧址导游词  发表日期:2010年3月31日  共浏览6 次【本贴系转帖 仅供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同学们):
    欢迎参观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镇江市党员示范教育基地——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是解放战争时期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指挥解放、接管上海的前线总指挥部。我馆占地面积1344平方米,分为旧址和纪念馆两部分,现拥有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实物400余件,真实地再现了总前委运筹丹阳、决胜上海的光辉历程。我馆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全国国防教育基地。请大家在参观过程中自觉遵守参观规则,积极配合讲解员的工作,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的主题展览《运筹丹阳 决胜上海》共分五个部分。
    首先请看“前言”:
    丹阳是座英雄的城市,丹阳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丹阳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战役胜利后,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到达丹阳,在这里组织运筹了上海战役的战略决策,并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事务上为接管上海作了精心的准备,使上海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取得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双丰收,实现了“瓷器店里打老鼠”的军中神话,创造了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岁月吧!
    下面请参观第一部分“光辉的历程”:
    总前委是中共中央在淮海战役前线的代表机关,于1948年11月16日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总前委负责领导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行动,统筹淮海前线一切事宜。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3月31日,总前委由安徽宿县移驻肥东县瑶岗村,奉中央军委1949年2月的指示,继续行使领导中原和华东地区的军事和作战职权,率领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进行渡江战役。
    (版面介绍)这是毛泽东主席决定成立总前委的电文。
    (版面介绍)这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安徽瑶岗。
    (版面介绍)这是1949年5月10日,邓小平同志在丹阳发给毛泽东的电报。
    (声光电场景介绍)下面请看声光电场景:百万雄师过大江。在渡江战役中年仅33岁的丹阳人民优秀儿子邓若波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是渡江战役中牺牲的我军最高职务的指挥官。
    下面请看第二部分“群英会丹阳”:
    上海战役,亦称淞沪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中一次相对独立的战役,也是战略追击中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所属8个军25个师及海、陆、空和特种兵共20余万人,依托4000座永久性工事为骨干的防御阵地负隅顽抗。蒋介石还亲临上海部署防务。汤恩伯曾扬言要创造“斯大林格勒第二“,死守6个月到一年。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为顺利夺取上海战役的伟大胜利,自1949年4月24日起,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上海局等领导机关陆续移驻刚刚获得新生的丹阳,继续执行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下,全面部署解放、接管的准备工作。丹阳一度成为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中心,成为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前进基地。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陈毅选址丹阳城”:为解放和接管上海作准备,总前委、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机关移驻何处最为理想?陈毅认为丹阳地处沪宁线,京杭大运河贯通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有利于大兵团作战、大进军行动和大发展前进;丹阳地理位置适中、目标不大、部队集散迅速有利于防空;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与丹阳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将丹阳作为上海战役总前委驻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版面介绍)1925年4月,在丹阳第二高等小学、现在的西门小学成立了第一个中共丹阳支部。
    (版面介绍)这是1938年11月陈毅在丹北抗日根据地。
    (版面介绍)1939年5月27日,陈毅给丹阳访仙乡绅汤铭新之孙汤通庆题词的手迹。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丹阳春点兵”:
    五月丹阳,群英荟萃。走在丹阳的街头,东、西城门口,随时可以遇到今天只有在电影里、电视剧中才能看到的人物:陈毅、饶漱石、粟裕、张云逸、潘汉年、谭震林、刘晓、舒同、张震、张爱萍、王尧山等。1949年4月24日至5月26日,新解放的丹阳,汇聚了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汇聚了总前委、华东局和上海局等领导机关及其主要领导干部;汇聚了党、政、军、财、文各界精英33500余人。丹阳的普通百姓家、许多的祠堂、庙宇都住满了人。
    (版面介绍)这是上海战役总前委驻丹阳旧址。总前委旧址原是丹阳士绅戴则钧的住宅,俗称“戴家花园”。戴则钧解放前曾在丹阳开设了煤厂、洋油灯厂等多种实业,他的兄弟戴盆天在丹阳第一批加入中国···,后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名党伪次长。
    (版面介绍)这是华东军区司令部、华东局驻丹阳旧址。原是丹阳士绅胡尹皆的住宅。
    (版面介绍)这是邓小平、陈毅经常散步、研究工作的地方—万善塔、海会寺。现分别为镇江市级文保单位、丹阳市级文保单位。
    (版面介绍)这是驻丹阳的总前委、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华东军区、上海局主要干部。这里有我们大家熟知的军中大书法家“舒同”、有上海解放后成为上海市委第二书记的胡立教、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扬帆等。
    (大型油画场景“陈毅、邓小平在丹阳”介绍)5月3日,
    陈毅到达丹阳, 5月6日,这是邓小平预定来丹阳的日子,大家一直等到傍晚时分,邓小平还是迟迟没有出现。陈毅不时到大门口张望,心里很是不安。陈毅多次电询在南京的二野司令部,但是,南京却回电说,邓小平早已离开了南京------
      这天夜间,陈毅实在坐立不安,刚准备出城去看一看,突然从丹阳城外飞快驶入一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车上坐的正是邓小平和他的财经顾问骆耕漠。原来,战争把道路破坏得太严重,到处是翻到的国民党炮车,他们的吉普车在半路上迷了路,差点开到杭州去,
    陈毅急忙上前问道:邓政委,吃过饭没有?
    邓小平反问道:陈司令,有什么好吃的给我们吃啊?
    陈毅拉着邓小平,兴致勃勃地说:走,我们到街上看看吧。于是三人信步来到丹阳大街上,想找美味的江南小吃尝一尝。不料,夜深人静时分,只有一个挑馄饨担子的小贩,正熄了油灯,准备往家走。
    陈毅追上去问道:同志哥,有什么吃的没有?
    小贩说:馄饨只剩三五只,皮子只剩十来张,面条也只有一点点了。
    陈毅说:我们嘴巴不刁,都是当兵的人,你把这些放在一起,做三碗杂合汤面吧。
    邓小平说:要得。
    陈毅补充说:多放点辣子就好。
    小贩说:格中个很便当,一下子就好啦。
    于是,小贩就把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都下在锅里,又加了许多辣椒、麻油和葱花------不一会儿,三碗香喷喷的片儿汤就出锅了。邓小平一边吃,一边夸奖道:好手艺,一点不比我们四川的担担面差!三人高高兴兴吃饱后,便彻夜开会,忙着指挥全局去了。
    电视剧《东方红》有一段情节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段故事,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也深情地回忆了这段趣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下面请参观第三部分“运筹丹阳城”:
    为完成解放和接管上海的艰巨任务,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精神,邓小平、陈毅率领的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驻丹期间,运筹帷幄周密部署,夜以继日紧张工作,集中精力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事务上进行了充分准备,攻占上海前的政治和军事准备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版面介绍)先请看“思想准备”:根据毛泽东关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指示,总前委、华东局组织接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针对部队不熟悉大城市的情况,要求部队重新学习政策纪律。总前委、华东军区及三野前委还专门制定了统战政策、“外交纪律”和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着重解决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的转移。
    (版面介绍)5月10日,陈毅在丹阳大王庙对接管干部进行整训。这就是著名的“陈毅丹阳讲话”。
    陈毅作报告的前两天,他在丹阳街上看到一堆穿黄军服的人,没有戏票硬要挤进光明戏院去看《白毛女》,而老百姓有票却进不去。陈毅火了,亲自跑去干涉,那些人才退出来。而且他看到丹阳街上好多队伍,看来是自由上街兜风的。吃晚饭的时候,他就同邓小平谈起这些事来,表示自己要抓一抓。邓小平也严肃地说,对赶紧抓。上街不请假,这种情形不好,到上海一定会天下大乱。
    5月10日,陈司令到大王庙向在丹阳训练的接管干部和直属机关排以上干部作大报告。他又鼓励,又批评,充分说理,当他讲到激动处,摘下军帽往桌上一摔,厉声说:“我们野战军的‘野’在城里不能‘野’的。解放军进入上海后不入民宅是送给上海人民最好的见面礼。这是陈毅丹阳讲话记录稿。这是陈毅丹阳讲话旧址—南门大王庙,现在是丹阳城南小学幼儿园。
    (版面介绍)这里是“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约法八章”等。
    (版面介绍)这是《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城市驻军不住民房的决定》。
    (版面介绍)解放军战士们将《入城守则和纪律》绘成图片,挂在背包上一边行军,一边学习。
    下面请看三维动漫《陈毅丹阳整训》: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组织准备”:华东局在丹阳研究部署接管上海事宜,将人事、组织安排列为重要议题,决定了军管会和市政府秘书长人选名单,决定了上海市政府、公安、警备、财经、广电、文教、外侨事务、军事接管委员会、政务接管委员会等部门的接管组织和接管负责人员,党中央于5月20日复电批准。首届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丹阳戴家花园宣布成立。
    邓小平亲自和陈毅、曾山一起审定了上海财经接管委员名单。邓小平将这个机构称为“人才荟萃之地”。陈毅则开玩笑说,这些精选的财经委领导干部“统统都是人精”!
    (版面介绍)这是上海市军管会组织系统表。
    (版面介绍)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化名杨秘书,跟随华东局来丹阳工作,据丹阳的一些老人回忆,毛岸英当年住在海慧寺附近。这是毛泽东主席和毛岸英在香山的合影。我们熟知的作家夏衍从香港来到丹阳,在这里穿上了军装。
    (版面介绍)首届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丹阳宣布成立。这是原上海市政协秘书长范征夫的亲笔见证。
    (版面介绍)上海市委党校在丹阳筹备成立。
    (实物介绍)这是陈毅在丹阳颁发的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副台长的委任令。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物资准备”: 为保障上海人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受战争的影响和破坏,总前委和华东局在丹阳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强化物资准备工作,着力抓好“二白一黑”,即大米、棉花和煤炭。从苏北、皖南和苏南等地组织大批粮食,使库存的大米足够上海600万市民吃三个月;从唐山、淮南、秦皇岛等地调运大批煤炭;从中南地区调拨大批棉花,以保证接收后的上海是一个“亮”上海,而不是“暗”上海;是一个“香”上海。而不是“臭”上海。
    (版面介绍)这是华东财经委驻丹阳旧址。这栋住宅原是晚清陆氏家族所住。。
    (版面介绍)这是华东财经委副书记曾山在华东财经会议上作报告。
    (大型场景复原“丹阳人民踊跃支前”介绍)丹阳人民在青黄不接的时节,全力支援上海人民粮食350万斤,柴草18000担。
    (版面介绍)这是丹阳县民运部长薛晓春。
    (实物介绍)这是曾山给陈毅、粟裕书信。
    (实物介绍)这是曾山夫人、老红军邓六斤女士的题词。
    (实物介绍)这是陈庚大将夫人傅涯写给陈庚大将的信。
     以上三件都是我馆的珍贵革命文物。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事务准备”: 在丹阳期间,召开了上海市军管会所属各单位秘书处会议,专门汇报检查入城前的各项行政、文书、后勤的准备情况。为了印制上海市军管人员的胸章、臂章、接管封条、任命书和军管会各部门的印章、大量的文件及宣传材料,一度“丹阳纸贵”,印刷厂和木刻匠人们夜以继日紧张地工作。接管人员认真研究了上海地下党提供的《上海概况》等各种资料,掌握情况,研究对策。《解放日报》编辑班子在丹阳组成;筹备创办了上海第一张《劳动报》。
    (实物介绍)这是陈毅在丹阳签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号通令》。
    (实物介绍)上海市人民政府招牌、上海市人民政府印、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印章、封条等都是在丹阳制作的。
    大家可别小看这一张张粗糙的小黄纸,凭着它,就能让国民党的任何一个主管官员,毫不含糊地交出大权。在丹阳油印粗糙的毛边纸,而不去镇江铅印任命书,陈毅是借此提醒高级干部,接管上海后念念不忘解放区艰苦朴素的好作风,永远以为人民服务的好形象,出现在群众面前。
    (实物介绍)这是原上海红旗中学校长齐国贞捐赠的上海人民宣传队肩章、臂章。这些胸章、臂章在丹阳印刷完后被装在五个樟木箱中秘密运送到她家中,后被其地下党的父亲秘密送往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在上海解放当天,这些肩章、臂章迅速出现在人民宣传队和人民保安队身上。这两枚肩章、臂章齐校长珍藏了50多年的时间。
    (实物介绍)各种命令、委令、通令等都是在丹阳印刷的。
    (版面介绍)1949年5月6日,上海《解放日报》在丹阳创刊。
    (版面介绍)这是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地——丹阳市荆林王家祠堂
    (版面介绍)这是在丹阳印刷的上海《解放日报》发刊词。
    (实物介绍)这里展示的是解放日报创刊人捐赠的军用毛毯、采访包、绑腿、背面等。1999年,解放日报创刊人曾来丹阳荆林,寻访当年生活战斗的足迹。如今,印辉等同志洗衣服的码头依旧,仿佛在叙述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军事准备”:总前委、华东局认真贯彻既要夺取城市、又要保全城市的战役指导方针,对敌钢筋水泥碉堡的作战方法、对付敌舰的轰击、攻击上海市区的部署、攻占上海后的警备部署等问题,总前委及时在丹阳报告中央军委,作出明确指示,以便“能够主动地、有秩序地接收上海”。
    (硅胶人像介绍)这是陈毅、邓小平、曾山在丹阳研究解放、接管上海事宜。
    (实物介绍)这是邓小平亲自拟定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是原总前委参谋、北京某坦克兵副司令陈永华捐赠。他精心保存了近60年的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下面请参观第四部分 “决胜大上海”:上海战役,是整个渡江战役中的关键一役,但“进入上海是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难关,是一个伟大的考验”。解放军既要歼灭敌人,又要将城市完整地交回到人民手中,这是一道空前的难题。总前委与淞沪前线的粟裕、张震频繁联系,掌握战况,分析形势,作出对策,及时向中央军委请示报告。陈毅、邓小平运筹于古城丹阳,英明正确地指挥解放接管上海。
    (版面介绍)这是苏州上海战役前线指挥部。
    (版面介绍)这是总前委关于上海战役的各类电文。
    (版面介绍)这是上海战役前态势图。
    (版面介绍)这是解放上海参战部队序列表。担任进攻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三野战军的两个兵团10个军30个师及特种兵纵队,总兵力近40万人。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黎明前的黑暗。国民党政府末日来临,加紧抢运金银外币、各种重要设备和物资到台湾。
    (版面介绍)我们大家都看过由孙道临主演的《永不消失的电波》,这是影片原型—中共党员李白,又名李霞,在上海解放前夕他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李白故居。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上海解放之战”。经过在丹阳的整训之后, 1949年5月12日夜,上海外围作战开始,揭开了淞沪战役的序幕。5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正式下达《淞沪战役攻击命令》,在总前委的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以4个兵团、12个军的强大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了上海,5月23日晚,总攻开始。毛泽东战前指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 战士们将这样特殊的战斗比喻为“瓷器店里捉老鼠’。
    (版面介绍)5月21日,总前委在丹阳总前委作战室发出向上海总攻的命令。陈老总明确指示9兵团27军军长聂凤智“一定要军政全胜,一定要把人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大型声光电场景介绍)这里反映的是血战月浦、恶战狮子林的场景。丹阳人民的优秀儿子、被誉为“英雄团长”的29军259团胡文杰烈士是上海战役中牺牲的我军职务最高的指挥官。
    (实物介绍)这里展示的是胡文杰烈士的部分遗物,是他的二儿子胡继军先生捐赠,在胡文杰烈士牺牲十几天之后,胡继军来到了人世。
    (版面介绍)下面请看“军政双丰收”。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共歼敌153243人,缴获各种火炮1300余门,坦克、装甲车110余辆,汽车1100余辆,舰艇11艘及大批军需物资,解放了上海市及周围15座县城,完整地保全了上海,实现了军政全胜。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在丹阳,我党已经组织起一支接管上海的干部队伍,在党的正确接管方针指引下,解放前后仅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整个复杂艰巨的接管任务就胜利完成。
    (场景复原“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介绍)经过在丹阳充分的思想教育和陈毅在丹阳的整训,我人民解放军以“胜利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迅速赢得了上海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们在进入上海区后露宿街头,纪律严明;在金钱、美色面前,目不斜视,秋毫无犯;在霓虹灯下,拒腐蚀,永不沾;诞生了以后的“南京路上好八连”。
    (版面介绍)这些是上海解放后接管上海军事、文教、广电、卫生、工厂等的场景。
    (实物介绍)这是接管单位统计表。
    (灯箱版面介绍)这是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驻丹阳大事记。
    下面请看第五部分:永恒的丰碑。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战役中,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共牺牲7612名指战员。丹阳横塘乡柳雁村人、胡文杰团长长眠在上海宝山烈士陵园;丹阳横塘乡七里桥村人、邓若波团长长眠在丹阳烈士陵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胜利前进。
    下面请看电视制作片《永恒的丰碑》。在这个专题片中,丹阳籍老战士张保、孙傲林、李天保都参加了上海战役。
   (合成画版面介绍)昔日心相连,今日情更浓。如今的上海,恰是一条腾飞的东方巨龙;丹阳,作为上海经济圈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后花园,正像一只美丽的金凤凰,迎着喷薄而出的红日,展翅翱翔!我们深信,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丹阳必将更好地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丹阳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好,展厅的解说就到这里,下面请各位来宾(同学们)继续到旧址参观。
    朋友们,看完了展厅介绍,大家对总前委运筹丹阳、决胜上海的光辉历程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江苏省级文保单位——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现在大家身处的这个小桥流水、花木扶疏的院落原名为“戴家花园”。早在40年代,戴家在丹阳是个较为显赫的家族。花园的主人是丹阳士绅戴则钧,他曾在丹阳开设了洋油灯厂、煤厂等实业。大家目前看到的是昔日戴家花园的主体部分,随着岁月的变迁,它已成为丹阳市中心闹中取静的一块风水宝地。。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我们右侧凉亭,细心的朋友们会看到在葡萄架下有一口古老的深井。1949年5月,陈毅、邓小平住在这里的时候,他们的生活用水就是取自于这口井。在这个院子里,陈毅、邓小平曾给接管干部放露天电影,招待资源委员会等各路精兵强将;在这个院子里,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在这个院子里,上海市各部门接管干部接过陈老总亲自颁发的任命书奔赴上海,翻开了新上海崭新的一页。这个普普通通的院落,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记载了上海黎明的到来。
    好,请大家跟随我走近这栋小楼。小楼曾是陈毅、邓小平在丹阳生活、战斗的地方。大家看到门楣上悬挂的这块“总前委旧址”牌匾,是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
    这是一幢二层德式小楼房,这幢小楼包括周围的院墙、门楼目前都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大家看到小楼两侧,有两颗百年老树,这是我们俗称的“冬青树”,学名“女贞树”。大家平时看到的冬青,一般都是灌木,像这样高大的冬青,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看到呢。
    这幢小楼建于1934年,1949年5月3日—5月28日,陈毅、邓小平先后来到丹阳,住在这栋小楼里,为上海的胜利解放和接管渡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我们首先参观作战处,这里是陈毅、邓小平等研究上海战役的地方。刘伯承、粟裕、谭震林经常从苏州来到丹阳和陈毅、邓小平同志研究作战计划。这里,无数个夜晚灯火通明,陈毅、邓小平常常彻夜不眠。5月21日,总前委在丹阳总前委作战室发出向上海总攻的命令。陈老总打电话明确指示9兵团27军军长聂凤智“一定要军政全胜,一定要把人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这里是陈毅卧室,陈毅5月3日来到丹阳,在这个房间里居住了25天。
    这里是机要处,这就是当时用的电报机、电话等通讯设备,来自前线和敌占区的情报,就是通过这里报送中央军委和指挥前线。近年来,有当年在这里从事机要工作的同志专程前来,旧地重游,常常感慨万千。
    好,下面我们一起上二楼参观,由于楼梯狭窄,请大家不要拥挤,足下当心。
    这里是参谋处,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当时是三野的参谋长,当时的戴家花园,是解放接管上海的总指挥部,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华东财经委等许多领导同志经常来到这里,向陈毅、邓小平汇报工作、商讨军政大事。
    这儿是邓小平卧室,邓小平同志5月6日来到丹阳,在丹阳虽然生活战斗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他对丹阳的印象却是很深的,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她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深情地回忆了邓小平同志在丹阳生活战斗的难忘岁月,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丹阳怀有很深的情感。
    这儿是工作人员室,是警卫员居住的房间。当时保密工作是做得非常好的,据当时住街对面的老人回忆,他们一直都不知道戴家花园里住了哪些人,只知道一些穿着军装的人出出进进的。
    1949年5月25日,陈毅冒着蒙蒙细雨从丹阳乘火车经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到达上海南翔镇。
    5月26日,邓政委率领总前委、华东局机关干部和大批接管干部,在苏州河北时密时疏的枪炮声中,乘火车抵达上海。
    离开丹阳那天,陈毅剃了光头,以便“漂漂亮亮进上海”。影片《大战宁沪杭》总前委在丹阳那段生动难忘的故事情节,就是在我们这里拍摄的。
    1991年7月31日,总前委驻丹阳旧址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19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3年被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授予“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中共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中共镇江市委组织部授予“镇江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目前正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束语):
    各位来宾(同学们),华东局、华东军区进驻丹阳,为解放和接管上海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胜利的基石;丹阳,作为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前进基地,为上海的新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丹阳和她的人民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重温历史,放眼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总前委运筹丹阳、决胜上海的感怀与纪念,必将成为我们凝聚人心、汇聚人气、发扬传统、迎接挑战、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的宝贵资源和强大动力。英雄的丹阳人民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最后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在讲解中有不到之处敬请大家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欢迎下次再来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参观(再来美丽的丹阳),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发表于 2010-4-2 09: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不会吧 现在导游也和婚庆司仪一样有要背台词啊{:5_13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不会吧 现在导游也和婚庆司仪一样有要背台词啊
一万个理由 发表于 2010-4-2 09:48

其实 导游很辛苦的 全靠一张嘴能说会道才行
不背导游词 肚子里没货货怎么行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九里风景区季子庙导游词  发表日期:2010年3月31日 【本贴系转帖 仅供参考】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季子庙参观游览。季子庙位于有“齐梁帝王故里、中国眼镜之都”之誉的江苏省丹阳市境内,在市区西南方延陵镇。距扬溧高速上会出入口约12KM,沪宁高速丹阳出入口约20KM。
    在历史上季子庙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李白一生多次涉足江南,数次游历丹阳,为丹阳留下的许多优美诗篇。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春,四十七岁的李白从扬州出发,游金陵,再南下,六月到丹阳。先游延陵昌国寺,后至季子庙谒孔碑、观沸井,并小住数日。在九里,他写下了五言长诗《陈情赠友人》,诗中写道: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季子庙的前身是季子墓,宋代时又被敕封为嘉贤大帝庙。供奉的是世称“至德第三人”、吴姓始祖——季札。
    季札(公元前576年——前485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其祖先泰伯为周太王的儿子,泰伯宜王而不王,礼让天下,迁居荆蛮之地“勾吴”,断发纹身,声名节义。)季札贤能,寿梦流露出让他当国君的意图,得到季札三个哥哥的赞同。按照寿梦的意愿,商定王位的继承采用“兄终弟及”的方法:继位自长子诸樊始,再次子余祭,再三子夷昧,最终季札。但季札秉承泰伯遗风,认为当国君不是自己应有之节,不顾父王的遗愿、兄弟的苦心和吴人的拥戴,先后三让王位,抛弃家室财产,躬耕于 “厥田唯下下”的荒僻之地,以达到“以让全志”的目的。
    孔子虽然一向以蛮夷看待吴国,但在编定《春秋》时,记录季札聘鲁却改以华夏规格。公元前544年,吴王余祭委派季札以吴国使者的身份出访中原诸国。访问中,季札听赏中原诸国的诗辞音乐,古典乐舞,分别提出精当的评语。他将各国乐歌与它产生国的社会、历史联系起来,预见其未来兴衰大事。所作之评论预见,又为后来的历史所证实,显示出他高度的文化修养、惊人的艺术鉴赏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展现了与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的吴国文化,在中原诸国赢得很高的声誉。司马迁也将季札的事迹编入《史记》,并大加赞赏。可以说季札是江南的人文始祖、儒家先驱。
    《通志》卷26《氏族略二.吴氏》载:“勾践灭吴,子孙以国为氏。”
    季札躬耕的“厥田唯下下”荒僻之地,据考证,在今丹阳市延陵镇附近。季札的到来,不仅给这吴楚交界的落后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他高度的文化修养也使当地百姓得到教化,促进了这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吴国封季札为“延陵季子”,季札子孙在封地代代相传,人口众多,繁荣兴盛。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国,季札子孙怀念故国,在名字前冠以“吴”姓,使所封之地成为中华吴姓的发源地,季札也就成了中华吴姓的始祖。现在国内和东南亚的吴姓人大多自称是延陵季子的后代,天下吴氏后裔祭祖寻根的祖庙就是这延陵镇的季子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牌坊是进入季子庙的景区标志,位于季子庙前香草河故道边上。
    牌坊后面的石桥名叫季河桥,南北向横卧于香草河故道之上,为古延陵八景之一:长桥横汉。此桥始建于元代(公元1342年),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在地方官员和延陵昌国寺僧人化募下改建成现在的单孔石拱桥,桥头也就成了达官贵人前来拜谒季子时的下马落轿处。桥为石质,高5.18米,长22米,宽5.5米。桥体为纵联分节并列式。从侧面看,桥影形同满月。桥肩两侧石雕别具个性,改传统龙首形象为兽面形象。一说是狮面,因此桥是借昌国寺僧众之力所造,如果说是狮面雕刻,符合狮子作为佛教保护神的说法;民间传说中这个雕刻属鬼面,是阎王爷为了引渡善男信女与阴间亲人在季子庙里的阴阳碑会面而派驻在此的河神。桥名俗称奈何桥,有民谣云:奈何桥来奈何桥,八尺宽来八尺高,有福之人走过桥,无福之人跌下桥。
    走过季河桥,我们现在踏上的这条石板路名叫九里老街。青条石铺就的街道上独轮车刻下的深深印痕和路边被岁月冲刷的老店门面,记录了这千年古镇的沧桑历史。
    在我们前面不远处就是季子庙。季子庙全称为延陵九里季子庙。九里是地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村子。古代因为距延陵县城(今延陵镇)刚好九华里,故称九里。
    自古以来流传着一种说法:“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圆满。”茅山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中的上清派就发源于茅山。上清派在隋、唐、宋时期,一直为上流社会所尊崇,是道教的主流教派,其行为引领全国各教,甚至影响佛教和儒教。在江南地区的百姓心中,茅山是不可或缺的朝觐圣地,香火旺盛。拜完茅山还需要“回九里”,参拜的主要景点就是这座“江南第一庙迹”——延陵九里季子庙。
    季子庙在东汉前就已存在。西晋时,晋陵太守殷仲堪在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所作“谒季子庙碑”称季子庙“虽复经五代,年积千祀,而坟垅勿剪,庙宇长存”。《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吴楚之俗多淫祠,仁杰奏毁一千七百所,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唐大历年间,润州刺史萧定为季子庙改修,立碑。宋元明清历朝对季子庙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在清顺治年间达到规模空前的九十九间半,廊房环绕,前后5进。 1939年,为防日军占庙为据点,抗日军民拆尽廊房,忍痛焚毁了季子庙。
    1999年,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旅游业,富民强村,九里村破土重建季子庙。先后修建了季子庙正殿、戏楼、64间廊房、十二生肖殿、阴阳殿、128尊神像,整修了十字碑亭等。初具规模的季子庙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今的季子庙已是丹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与景区合一的九里村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
    我们现在来到季子庙前,“季子庙”三字是由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言恭达所题写。这是季子庙的第一进:庙门殿,又称为功德殿。在殿堂中间竖立着刻于清代道光八年,已有200余年历史的功德碑,是丹阳市文保单位。
    穿过功德殿,是一个小型院落,为功德院。四周围墙上镌刻了从99年始,为新修季子庙募捐善款的个人和企业的名单。
    前面的两层建筑下层是灵官殿,上层是戏楼。门匾上刻着“嘉贤庙”三字。嘉贤是宋哲宗对季子的封号。传说北宋时期地方大旱,土地龟裂、沟塘干涸、禾苗枯槁,灾情十分严重。润州太守杨杰闻知季子庙神像灵验,便写下求雨文,令差官来季子庙祭祀。旬日内,大雨滂沱,沟塘皆满,禾苗复苏,百姓额手相庆。杨杰将此消息呈报皇上,哲宗皇帝听后大喜,赞季札“清风足以竦万古之人心,高节可以励千载之愚俗,礼宜褒宠,以善风化”。颁旨封季子庙为“嘉贤庙”,尊季子为“嘉贤大帝”。
    进到殿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护法神:王灵官。道教中有一句著名的四字警言:“认得我吗”,即出自其口。据《神仙传记》称,王灵官原名王恶,是湘阴浮梁的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为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萨真人所知。萨真人趁其阴魂外出时将其庙宇飞符火焚,并将庙内王恶的肉胎一并烧毁,使王恶变成了孤魂野鬼。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赐慧眼与金鞭,准其阴随萨真人,察有过错,即可报复前仇。十二年间,王恶以慧眼日夜跟随,观察无遗,竟无过错可归咎于萨真人。一日萨真人除妖之后,蹲在池塘边洗手,忽见水中涌出一个头戴金冠,身穿金甲,手握金鞭的神将,不由大惊。神将问:认得我吗?真人摇首。神将自报家门:我乃王恶,为报前仇,对你跟踪十二年,未见你犯任何过错,实是佩服你道行精洁,愿拜为师,听候调遣。萨守坚收王恶为徒,改名王善,带他到处救世济人,行善积德。王善也十分勤勉。萨真人将他的功劳一一奏明天庭。玉皇大帝对王善大加赞赏,封他为雷部元帅,名在三十六天将之列,并派他担任道教护法灵官,又称豁落灵官。我们看,这王灵官塑像高约七尺,威武凶猛,额上居中再生一眼,三目圆睁,锯齿镣牙,虬须怒张,披甲执鞭,确有震妖降魔之气魄。由于王灵官纠察天上人间,为人刚正不阿,除邪祛恶不遗余力,老百姓赞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我们看他的左手,捻成特殊指形,道家称为“灵官指”。据说独自一人走夜路时,如果心生恐惧,只要把手指绕成灵官指,指地而行,妖魔鬼怪遇你便会绕路而行,有驱妖辟邪的功效。各位游客不防先来试试。
    我们看柱子上的这副对联:“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见世尊”,对联内容向世人告诫“百事孝为先”的传统中华美德。横批是“你也来了”,是不写出来的,有道教寓意在里面:菩萨见你朝圣祈福来了,知你是孝子,“你来了,欢迎欢迎。”你不是孝子,菩萨便会把这横批送到你心底,让你反省去了。王灵官两边供奉的塑像是道教中守护东南西北四方方位的护法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出灵官殿,现在我们来到的大院位于季子庙正殿之前,区域宽广。每年阴历4月13号季子生日时,在广场上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众多的吴氏子孙也会在这天前来祭祖。
    大院周围的建筑被称为64间廊坊,坊内供奉了众多的道教神仙塑像。道教的神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信仰、神话传说和神仙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神仙的结构体系发展中,不断吸收、加入各种真实历史人物。其中以英雄圣贤和神仙方士为主,为古代的英雄、圣贤、方士赋予超人的神性来加以崇拜。在南朝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神仙结构谱系中,季札位列第七神阶的左位,属于四明公中的北明公(东明公夏启、南明公召奭shi、西明公周文王。四明公主领四方,各治一天宫,在职一千六百年,可补仙官。在此左位同列神仙的还有秦始皇、周武王、汉高主、刘备等)。
    在院落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飞檐翘角、具有唐代建筑特色的方亭。亭匾上刻着四个古朴庄重的隶书大字“十字碑亭”。亭内就是著名的“延陵孔碑”——十字碑。此碑列古延陵八景之一,因弥足珍贵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而遐迩闻名。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圆首,高2.45米,宽1.06米,厚0.12米。碑文正面为孔子所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两行10字,篆书阴刻,字大径尺,体势奇伟。据说是孔子唯一留下来的笔迹,全国独有。
    唐代时,十字碑就见于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官府摹拓碑文。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润州刺史萧定重新摹刻碑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当时萧定所重立的唐碑。碑阴篆额“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三行九字,字体俊秀典雅。其下,萧定撰、张从申书“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全文,楷书阴刻。刻文20行,每行5字。在碑文两旁空白处还刻有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树碑、建堂,及唐、宋、明三个朝代的五处款识。碑阴及两侧刻文今尚清晰。
    在文革时期,红卫兵破四旧。当时季子庙内只有这块唐碑最为珍贵,因为碑文是儒家代表孔子的手迹,立刻就被列为打砸的对象。在红卫兵举起大锤之际,九里村小学的一位白发老师对红卫兵说:学校教学设施严重缺乏,这碑这么大,砸了可惜,不如放在校园里改成乒乓球桌。巧妙的把它保护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季子庙正殿前,正殿重檐歇山顶,黄瓦覆面,气势恢宏。高悬着的两块大匾,都是由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上海紫珍堂书画院院长童英强所题写。上面一块题字“道法自然”, 下面一块题字“至德重光”。 “道法自然” 来源于《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生天生地。世间万物,都是由道的自然功能所分化,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至德重光”源于《淮南子》,意思是指季子品德高尚,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进入殿内,殿内供奉的就是作为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季札像。高6米,双手持芴,慈眉善目、金冠束顶、长髯及胸、身着黄色云袍。殿内伴塑群像栩栩如生。
      那为什么“上茅山,回九里”,才能“功德圆满”呢?
      因为茅山是道教洞天福地,为肉体修炼之处,上茅山修的是“道”;延陵九里季子庙所奉祀者是“至德先师”季札,是精神修炼之所,回九里再修的是“德”。 “道” “德”双修才能身心合一,达到功德圆满。
      回九里修“德”,主要体现在“仁、礼、信”三个字上。是季子故里的精神承载和文化内核。
      在中国历史上,季札是被司马迁浓墨重彩写过一笔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写道:“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而跟季子同时代的孔子(季子比孔子年长24岁),也曾对他的学生说:“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
      孔子和司马迁为什么同时推崇这位“延陵季子”呢?主要是由于季札做的三件事:一是三让王位,体现的是“仁”;二是采诗观礼,体现的是“礼”;三是徐墓挂剑,体现的是“信”。
    1、“仁”——三让王位。吴王寿梦有四子:诸樊、余祭、余眜和季札。他发现季札最贤,想传位给他,季札推辞不受,说:“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私乎?”寿梦后来立下遗嘱,说:兄终弟及,依次相传,一定要授位于季札。季札以前史为鉴,一心为国,为使权力交替按章顺畅进行,巩固皇宫地位,秉承先祖泰伯遗风,坚决不受。先后三次将王位让给他兄长,并几次从王宫出走,隐退乡下种田。为吴国营造了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使吴国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和平发展时期,最终使吴国雄踞东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礼”——采诗观礼。在古时候,“礼”是很重要的概念。“礼”就是秩序、规矩、原则。季札擅长外交,在诸侯国中有些名气。有一次他出使鲁国,鲁国的国君请他观周乐,季札对乐师演奏的曲目逐一点评,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学识。他甚至还能透过每个曲目的音韵和曲调,体察到周王朝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以及各个诸侯国的风俗民情。比如,他评价西周初期的《周南》、《召南》是“勤而不怨”,《邶风》、《鄘风》、《卫风》是“忧而不困”,评价东周时期的《王风》是“思而不惧”,《豳风》是“乐而不淫”。而看到虞舜乐舞《招箾》时,他则感叹“德至矣哉,大矣!”坚决不肯再看、再听。因为他再看、再听下去的话,就会越礼。这就是孔子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3、“信”——徐墓挂剑。这个故事说的是季札的“诚信守义”。在古代,“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史料记载,季札第一次出使,途经北方的徐国,徐君喜爱他的佩剑,但不敢说出口。季札心知肚明,但因为要出使其他国家,所以当时没送给他。等到回来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就把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很奇怪:“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札回答道:“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意思是说,我一开始就在心里许诺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就背弃我的“心诺”呢!我们现在常说“一诺千金”,这是所谓“言而有信”。而季札的这一举动,体现的却是“不言而有信”。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诚信守义到了这种程度,大概是无人能出其右了。
      季子的“德” ——“仁、礼、信”体现着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君子风度,令人向往。“上茅山回九里”的传统习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影响甚大,备受民众推崇。自古香客就广泛来源于苏、锡、常及沪、浙地区。在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稳定区域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作为。此传统习俗已于2006年列为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各位游客,拜祭季子后,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位于广场东侧的阴阳殿。殿内这块石碑是在丹阳民间传说中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阴阳碑:青里渗白,表面不但没有字迹,且光滑如镜。传说这块大石碑可以沟通阴阳两界。古时每逢有人思念亡亲时,便会来到此碑前哭灵,哭到肝肠欲断时,就能在碑面上看到已故亲人的影像。可是用手去抓,是虚幻;竭力呼唤,也没有回音。有些哭灵的人会在悲痛欲绝中撞碑而亡。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这块石碑“毁人不倦”的事情,便招来雷公和风婆,让他们去毁掉这块石碑。于是,这块石碑在电闪雷鸣中,被一个霹雳拦腰击断,一阵狂风又把它卷入旁边的香草河中,沉于水底。
      新修季子庙时,九里人对香草河进行开发治理,抽干河水取土时,在淤泥中发现了这块阴阳碑。已经经过一千多年,石碑的表面已失去原有的光泽,也失去了传说中奇特的功能。但这必竟是历史的见证。
      有心理学家分析,碑面上现出已故亲人的影像应该是一种心理现象。心中对已故亲人思念,再加上哭得昏天黑地,猛然抬头间,眼前就会出现幻像。可怜当年科学不够发达,害得石碑白白挨了一记雷击。
      看完阴阳碑,我们要去参观的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沸井。沸井很神奇,是九里季子庙风景区最具独特性、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稀缺资源。可以这么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九里归来不看泉。
      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沸井就已名扬四海。“拜季庙,观沸井”是历代文人墨客所向往的事。南朝张正见“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是迄今所记载的最早提到沸井的诗句。关于沸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刘宋王朝刘敬叔所著《异苑》:“庙前及渎恒自沸涌,故曰沸井,于今犹然,亦曰沸潭。”以后沸井数目又被具体量化:南齐时期“原有涌井两所,庙祝闻声凿挖,又得一井”;南梁时期“四井地穴,百沸天涌”。至于沸井特色,元《至顺镇江志》载:“今见有四井,腾涌惊沸,二清二浊,腾沸之声尽夜不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火频繁波及到丹阳城乡,延陵季子庙、沸井亦不能幸免于难,最终庙毁井塞,这些腾涌了千百年的沸井逐渐湮废,最后仅存沸井塘内数处泉眼在涌动。2001年秋,在季子庙前沸井塘相继发现湮废的六口古沸井,经疏浚清理,置放井圈,再围以石栏,形成独立单元。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水面名叫沸井塘,塘对面是供奉观音大士的观音殿(在道教中称观音为慈航道人)。沸井塘又称为“龙潭”、“沸潭”,塘中到处都有涌泉冒出。在我们左边水中就有一处涌泉,颜色混沌,是口浊眼泉。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沸井群。在古代这一景观冠名为:“沸井腾泉”,是古延陵八景之一。沸井有5大特点:稀、奇、古、怪、多。  稀:世上独有;奇:终日沸腾不息;古:千年古井,历史悠久;怪,井井毗邻,清浊分明;多:史书上记载最多的时候有百余口水井,现存六口,三清三浊。
      俯身看井底,井中水浪翻滚、闻然有声。下面我们依次打出六口井的井水,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亲口尝一下井水,不仅颜色不同,味道也各不相同,亲身体验一下“九里归来不看泉”的独特魅力。
      北边这三口井的井水清澈。最北面这一口被称为啤酒井,含在嘴里就像是啤酒的味道。中间这口井的井水可以用来洗眼,有明目的功效,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眼光娘娘”井,味道像汽水,还带点点柠檬味。旁边这口井距离“眼光娘娘”井这么近,但味道却不一样,感觉就象雪碧,附近的姑娘们一早就来这口井提水,用来洗脸,据说有很好的美肤效果,所以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西施井”。
      南边这三口井的井水混浊,都呈黄色,但颜色深浅不同。靠北这一口,井水泛着轻黄,闻着有点硫磺味,含在嘴里有铁锈的味道。味道虽然不好,但是用处却是最大,井水经常被人用来泡脚,对治疗脚气有很好的效果,俗称“药井”。 “药井”旁的井水颜色中黄,含在嘴里首先感觉到的是苦味,时间稍长,就感觉有点甜味,有点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健康水的风范,老百姓称它“先苦后甜”井。最南边的这口井,井水深黄,含在嘴里,则有一种麻辣味。
      2001年在整修沸井时,还意外地清理出一批金银簪钗和古钱,其中金簪三十八支、银簪一支,均制作精细,造型优美。这些金银饰物缘何栖身井底呢?行家们认为有两种可能性,其一:香客投入的。历史上,延陵季子庙四海闻名,到此进香谒碑,观井览胜的游客络绎不绝。许多香客,尤其是那些虔诚的女香客,见到这滚涌不息的沸井,惊叹不已,往往将随身的金银首饰、钱币等投入井内,以祈求家人平安幸福。其二:过往官吏投的。在古代,许多达官贵人喜游名胜古迹,当他们拜谒季子庙时,会被季子舍弃王位隐耕延陵的风范所感动。特别是一些官场失意的官吏,面对这些神奇的沸井,深叹官场的险恶与虚伪,往往将用以固冠的簪拨下,投入井内,以示挂冠归田,效仿季札过田园生活。  “投簪沸井”曾作为一种时尚而盛行。如明代姜士昌《游季子庙》诗:“昔贤高隐地,簪绂愧来过。”沈国明《吊季子墓》诗:“沙漠风霜肃,辕门岁月深。愤时频按剑,老景合投簪。素节尝钦仰,高风特远寻。欲瞻神会处,无愧此丹心。”都从侧面表达了当时的那种风行。
      庙因井而奇,井因庙名扬。而今的沸井群已成了季子庙的一大独特景观。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堪称天下一绝。然而人们不禁要问,沸井里的水为什么会翻滚不息?  历史上就有很多的猜测,有多种说法:一种是民间传说,百姓们认为九里是块“龙地”,真龙藏在地底,属于风水宝地,井中冒出的水气,是龙的呼吸。第二种是道家学说:道家认为这不是龙气,而是地气。在九里之南的茅山是道家的“第八洞天、第一福地”,最早道家将其命名为“地肺山”:山形奇特,如同人之胸肺;山下洞穴纵横交错,上下密布,稠如蛛网;洞内泉水终日不息,如同肺之气管。据《茅山志》记载,茅山山底的洞穴总长度有450余里。大地既然有肺,就必定要呼吸,于是大地呼吸的地方就形成了九里这终日沸腾不息的沸井。
      有地质专家认为:沸井里冒的可能不是泉水,而是一种地下气体。气体通过细小的通道流到地面,恰遇水域,就形成了沸泉,将沸泉围成井,就成了沸井。专业人员对沸井中的水进行了化验,发现沸井水中含有少量氟化物和硝酸盐,各种微量元素丰富,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但是专家们对于此处密集的水井中“井井色相异,处处味不同”的奇怪现象却不知如何作解。
      或许井边这“天下奇观”石碑中的“奇”字,才是形容这处特异自然景观的点睛之笔吧。
      各位游客,看完沸井,季子庙景区的游览就进入尾声了。现在的季子庙正在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占地800多亩。规划的景区将尊重原有的水系、地形和文脉,以田园水乡为基调,以生态为基础,以古吴文化为灵魂,以市场为导向,以体验为主题;建成文化、生态、体验三者互相交融的“国内最大的古吴文化博物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建成后的大景区包括:季子庙核心区和古吴文化村、退隐湖、季子园和吴家茶艺园四个分区;
      季子庙核心区:以祭祀活动为主,是世人拜谒季子的主要场所。定期和日常共存,大、小型兼有的祭祀活动,既能满足延陵吴氏后裔的祭祖需求,又可以照顾到观光游客的朝觐活动。在季子庙风景区的中轴线上,还将塑建一座面对季子庙的高逾9米的季子像,借以彰显季子所代表的古吴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供游人参观瞻仰。同时,以每年多次的季子庙庙会为载体,进一步张扬季子的至德高风。
      古吴文化村:兴建吴文化馆、百萃台、吴苑拾翠等特色项目场馆,通过吴氏艺术、习俗、风情等尽情展现古吴文化风韵,使游人在体验中感受古吴文化的流韵。
      退隐湖:再现季子生前生活场景,临湖建设田园居所、季子读书处、季子钓鱼台、挂剑亭、三让亭等景点,使游人追昔抚今,仰慕季子的谦让品德、诚信精神、政治理念和人格魅力,激发见贤思齐之灵感。
      季子园:将建有风情度假村,浮云流水岛、多功能会所,以优良的生态环境,配套的服务设施供海内外游客寻根访祖、度假休闲。
      吴家茶艺园:依托沸井建怡情古乐馆、听泉茶苑,使游人在清音悠悠的古乐中观赏茶艺,品茗畅饮,有令人乐不思返之情趣。
      核心区与四个分区有机联系,形成整体协调的完整景区。
    “延陵西去问遗踪,古木森森数亩宫。曲涧潺湲通九里,晴峦掩映列三峰。”希望各位游客届时再来新季子庙观光游览。谢谢各位!
发表于 2010-4-2 1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很好。看了以上解说词,就是从没到过的人也对以上景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
发表于 2010-4-2 14: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内容很多诶。背介绍词就是个很巨大的工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20: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内容很多诶。背介绍词就是个很巨大的工程了
红烧肉 发表于 2010-4-2 14:06

对于职业导游而言 这简直是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0-4-9 15: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看来没参加是明智的,个个都灰常有才
发表于 2010-4-9 1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5_120:}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套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看来没参加是明智的,个个都灰常有才
babysmile 发表于 2010-4-9 15:20

关键在于资料要丰富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3: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广而告之 大家学习
     
发表于 2010-9-5 1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广告词写得再好,假如景区仍然没有实质的独特的吸引人的景观打造,还是会让来客有大失所望、名不副实、悔不该来的感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22 18:46 , Processed in 0.0919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