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1|回复: 0

包容,是无声的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2 1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包容,是无声的教育
                    蒋墅中心小学  高腊凤
    相传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独自一人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也不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他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木鸡般地僵立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回顾我们的教育,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这样的无声教育呢?我们往往在孩子犯了一个小错时,就会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指出来,甚至指责、训斥孩子,目的是想让孩子及时地改正错误,让孩子哪怕早一分钟“步入正途”。然而,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时候,这样的责备、训斥、提醒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我们常常会说:“你不做家庭作业我都对你说过多少次了,怎么还是这样?!”我们气愤、无奈、严厉批评孩子、埋怨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孩子这样下去学习肯定完了。无形之中我们就放大了孩子的小错误的危害性,因而也就加大了对孩子的指责和处罚力度。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心理上受到伤害。孩子会在我们不断的指责声中明白了这样一件事:我是一个坏孩子;我是一个笨孩子;我是一个没人喜欢的孩子;我不值得别人看得起;我不值得别人爱……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成为一个自卑的人。
    而故事中的老禅师,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有很多时候,教育是不需要用语言和暴力去施行的。而是在我们对孩子的包容、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支持、对孩子的尊重中无声地进行的。当我们对学习上偷懒、上课不专心的孩子用慈善的眼神、用贴心的关怀、并能常走近与她(或他)交流的话,孩子会感觉到老师的亲善、心胸的豁达,会感觉到老师没有因为我犯了小错而嫌弃他(或她),此时,孩子会认识到自己不认真学习确实错了,从而在学习上会更加努力。
最近,我就遇到这样的事,当我走进教室上课时看到一个孩子不在,早晨我明知道他已来校了,哪里去了呢?我问了一下身边的孩子后就没有理会此事,我上我的新课。课后,我看到他就问,今天上了新课你没听,老师给你单独讲,我没有问他为何没来上课,只是耐心地给他讲解,然后看着他做的作业也正确了,我就微微地投以赞许的目光。这时,他含着泪水说,您上课时,我去补家庭作业的,以后我要及时完成作业,再也不拖拉作业了。谢谢老师为我补课。我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老师相信你。自此他的作业从未拖欠过。
上周五,我把几个孩子放学后留下来背书,看着他们几个人背得很认真,再看看时间也不早了,我就把他们几个人叫到身边,问他们,今天能背完吗?他们都摇摇头说,不能?我乘热打铁,既然不能背,那礼拜天就要花时间背,其实,你们的记忆力都很好,只是功夫没有到家,如果礼拜天不抓紧时间背,你们3月20——22号都要去参加实践活动,老师建议:如果礼拜天还是不能背掉,在实践活动之余,要抽时间背,同学们都认真地听着。但愿你们实践活动回来,都能把书背完,这次,我是心平气和,但这一颗宽容的和孩子们说,希望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五天之后,周四都返校了,今天早上是我的早读课,我分别询问了他们背书的情况,大部分都背了。
    通过这两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孩子的学习态度虽然有差异,接受能力也不同,学习的氛围各有不同,做老师的,有的时候也要有不同的对待。所以说:“包容是无声的教育,包容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圆融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让彼此更加亲和,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8 08:40 , Processed in 0.0537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