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1|回复: 2

【FT中文】官员财产公开能否“中国速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7 20: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中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延续近几年的“惯例”,再度提及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问题。他表示,政府领导人财产公开制度长远来看应该实行,而当前应先行第一步,即由官员如实申报财产并接受审查。

在诸项“两会”议题中,官员财产公开是最受人关注的话题之一,两年前也曾因有官员问“老百姓为何不公布财产”,而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虽然“两会”代表中就此专门提交建议者凤毛麟角,但仅有的一些提案,已足以让媒体加倍聚焦。据《京华时报》报道,连续六年提议对公务员财产申报问题立法的韩德云代表,已从中纪委收到回复。中纪委称已就此事进行研究论证,并已着手起草建议稿。

据韩德云表示,中纪委去年即已承诺“适时向全国人大提出立法建议”。为何该立法建议的准备要经一年时间,而且未能完成?中纪委对此也有解释,大意为兹事体大,不可贸然为之,还需普及知识、转变民众思想观念云云。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在被问及此事时,则称需要“一步一步做起来”。

回溯相关历史,可以说,官员财产公开工作的推进速度之慢,与政府其他政策举措的出台速度之快,简直是天壤之别。官员财产公示于1988年前即提出立法动议,一晃20多年过去,除了一些严格来讲属于党内规定而非法律的文件外,官员在此方面的义务仍未有任何正式界定。相比而言,远的如2008年底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近的如近期实行的房产税、楼市限购令与首都治堵方案,均是一有“现实需要”便应声而出,而受影响者的反对之声几乎完全被忽略。

官员财产公示为何年年经总理“提醒”而难有实质性推进?对于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例如推动正式立法的现实难度何在,有哪些争议需要解决,一些地方政府(如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自发的官员财产公示实践可提供哪些经验教训等。若如此,一方面可维护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也可让大众与学界对相关难题进行更深入探讨。否则,民众难免疑惑:为何政府在动用财政收入救市、对纳税人征税或设限时如飙风突进,在响应纳税人要求监督“公仆”、防范腐败时,却裹足不前?

有鉴于国家领导人的公开表态,以及世界法治昌明国家的普遍立法例,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的合理性与可追求性,似已无需再议。中国北邻俄罗斯本届政府的做法可供借鉴:该国2008年底实施《反腐败法》,要求高官公布财产状况,其总理梅德韦杰夫于2009年3月宣布公开个人财产,20多天后便履行诺言。

目前,官员腐败已成中国民怨集中点之一,故而这一改革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也大有裨益。“两会”期间,有评论者在官方媒体上倡导“自觉维稳”,从逻辑上讲,这句话的主语不应只限于民众。如果能有高官效法梅德韦杰夫率先垂范,公布私人财产,应算是在“自觉维稳”方面给民众做了一个表率,对社会稳定功莫大焉。

温家宝说:“从长远看,我们还是应该实行政府领导人财产公开制度。”其实,何止从长远看?从眼前看,也应该实行这一制度。近年来,“中国模式”论的倡导者常持如下论据:中国不似一些代议制民主国家,议事拖沓,迁延不决,而是能根据现实,雷厉风行地调整政策。既然如此,在官员财产公示这个民众呼声甚高、现实需要甚强的大事上,政府能否也体现一把“中国速度”呢?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11-3-8 06: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路过,看看
发表于 2011-3-8 2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5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1 00:25 , Processed in 0.0459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