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17 13: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11年03月17日 11:57:58
南京地铁浮桥站方案确定,188棵大树免于移植。大树搬家,折射城建两难:当地铁遇到大树,当历史积淀与城市建设有所抵触,应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不仅困扰着南京,也困扰着许多发展中的城市。一株株的行道树,正牵动着南京市民的心。(见2011年3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树连着根,根连着心,心串着人。”一株株的行道树,牵动着南京市民的心。在市民的再三呼吁下,南京市已通过优化建设方案,让不少大树免遭“挪窝”之灾。南京此举终于找到了既尊重城市文化,又顾及发展的两全之策。
诚然,挪树与护绿,代表着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和思考方式的碰撞。若城市陷入市民呼吁护绿与城建强行挪树的两难境地的话,政府理当果断作出惠民千秋、利民万代的决策:“为树让道”。
应该说,在城市或规划或建设或改造,首先必须考虑到照顾大树、老树、古树的地理位置。因为,这些树经不起折腾,它们除了原有生态效应外,还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与文化的见证,更是城市无形的资产,有的树木甚至还是城市的灵魂,这都值得我们去用心和用爱来保护。
更何况,南京是一座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的城市,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一鸟,都是值得我们纪念、回忆、还原、珍惜和保存的。
然则,路遇树谁当让路?这是当今所有城市规划、建设、改造、地产等所遇到的焦点问题。城市发展必须将人本价值放在第一位,将人与自然和谐放在第一位,而将规划效应和规划需要放在第二位。这才是城市发展和管理层的决策路径。
俗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如能将阻碍道路的树移栽到别处,即使能保证成活,但因移栽时每棵树都需锯掉树枝和部分树干、树根等“手术”过程,这不亚于人伤筋动骨或动一次大手术,再次复壮需要很多年……其树的寿命将大打折扣。“为树让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对百姓还是对子孙,利永远大于弊。
其实,“为树让道”的美闻早已有之。2011年3月,江苏扬州甘泉路、广陵路老街道改造,为让479棵大梧桐树就地“养老”,最终选择不拓宽路;2009年,浙江一条在建高速公路为一棵百年古树改道,为此额外列支320万元,为后人留下了从“为树让路”到“生态交通”的华丽转身。如此为树让路,特别是为老树、古树让路的做法,应成为我国道路建设和老街改造的传统。不应成为“两难抉择”与“左右纠结”。
从绿化与生态等价值来看,梧桐树比一般树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量大许多,且还能释放更多的氧气,故而夏天早晨给街道带来一种清爽,傍晚给城市送来一片清凉。同时,梧桐树还充当了城市空气的“吸尘器”,相当于为道路安装了一层滤尘网,吸收空气中的浮尘。所以有“城市有梧桐寿命增几倍,城市栽梧桐绿化几代人”之说。
可以这样认为,路是无生命的,而树是有生气的,这是人们对于生命的一种敬畏。虽然路在一定时期内的实用价值可能会超过树,但树的绿色则是永恒的,它带给人们心灵温润的滋养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大家知道,一座城市首先是属于人的城市,无论怎样扩建和改造,都不该失去它与生俱来的历史、文化与人情味。“为树让道”不仅避免了浪费,还是对后人的回忆与当代人生命的尊重。为了城市,为了后人,树应该留下。
一想都后怕,若干年后,我们的城市全被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和混凝土所取代或包裹着的话,没有了树、没有了水、没有了草、没有了花、没有了鸟……机器的轰鸣声即便豁亮、汽车的马达声即使再大,这也几乎是一座“死城”、一座“空城”、一座“孤城”。奉劝城市规划、建设、改造,还有房地产商们: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子孙,请“为树让道”!
作者:熊传东
稿源: 天山网作者来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