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9|回复: 5

常州在直追,我们当自警——历史遗存的抢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 15: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历史遗存的抢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2012年03月01日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常州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也是常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回应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重要举措。昨天下午,常州市长姚晓东主持召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座谈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为加快推进常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和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建言献策。
      今年开始,常州市将对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和名人故居、文物保护地等,进行系统的修缮和保护,在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发挥效应。座谈会上,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热心人士等,围绕挖掘常州的历史文化渊源、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形成常州城市特色等方面畅所欲言。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姚晓东深受感动和启发。他说,大家不但总结了常州过去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经验教训,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常州市委、市政府将认真梳理、消化、吸收,在继续广泛听取意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加快推进常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和文化名城建设工作。
      针对下一步工作,姚晓东强调
      一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快文化建设,抢救历史遗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二要明确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立足点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开发和利用。
      三要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常州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清轻重缓急,分步骤有序推进。
      四要提炼城市的文化主题,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和江南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要对常州城市的文脉、传统、城市精神、历史地位等,进行梳理、研究,提炼提升好城市之魂。
      五要急事先办。加快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抢救性保护,加快建设能尽快确立常州文化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对城市布局、城市功能,以及文化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要科学规划,谋定而动。
      六要依靠专家、发动群众。广泛听取专家、群众等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加强沟通,积极争取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推动文化名城建设。
      七要加强软件建设。要将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常州的历史文化内容,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结合,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触摸得到历史,感受得到文化,体会得到故事,让没有生命的古建筑活起来,让人感受到常州人的生活环境、人文气氛。同时,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要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和老百姓的生活中,在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上发挥功能,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水平
。常州副市长居丽琴、朱晓敏出席会议。
      重点可挖掘———三段光彩时期
      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洪文鑫认为,常州历史文化富有光彩的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中吴之地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由此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圩墩文化、嘉泽的马家浜、良渚、崧泽文化和春秋前的淹城、阖闾城等;二是齐梁时期三是人文荟萃、儒风蔚然的清代。建议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整理常州的历史文化,进行合理规划,并选好认真负责的实施队伍。
      齐梁文化研究会会长薛锋觉得,历史上用来形容常州的代表性三句话是“古邑名都、兴业重地、人文常州”,但人文始祖季子至今都没有一个祭奠的地方,建议重建季子庙,成立季子研究会,深入研究其精神以及对现代的影响;修复齐梁故里、中山堂纪念馆、藤花旧馆等编撰《常州通史》,出版《常州先哲遗书》续集等;重视文笔塔这一常州的“笔魂”
      建议以名人为灵魂
      地方文史专家组组长邵志强认为,常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应该是“保护”。
      他呼吁加强保护近期网上热议的孙家庵区域;重视大陆饭店、刘氏宗祠、意园等的恢复保护。“前提是共识,基础是平台,决心在领导,成果在社会”,应建立政府与文保专家、民间学者、百姓的沟通平台,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
      他还认为,在加大硬件方面投入的同时,要重点关注长期被忽略的系统软件工程。常州历史文化保护要以名人为灵魂,保护重点应在名人故居。他举例说,常州名人很容易就能列出耳熟能详的100位来,但常州人却大多并不知晓他们的思想、观念、著作、理念。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可与研究会合作,研究出版众多文化名人在内的《常州人文库》。我市还应建立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常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戬炜认为,名城建设要向前看,着重从建设常州标志性历史文化符号入手,弘扬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树立常州历史名城的形象。要改变常州始终没有文化口号、缺少叫得响的历史文化街区、拿得出的文化产品的现状,树立起常州文化形象和城市精神。
      常州民俗专家季全保,曾以画笔、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已消失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的很多老房子,他觉得常州的历史文化保护要凸显常州地域文化特色,集中力量打造亮点。
      应充分用好———“全国总量第四”名人资源
      常州市政协委员居松珍说,市政协近年来已出版十多本常州名人传记,今年还将推出系列名人丛书。她觉得,常州的名人博物馆应加快建设,进而形成系列,并充分利用青果巷、前后北岸等历史街区中众多的名人资源,建设标志性的名人公园。
      苏东坡研究会会长苏慎认为,要重建季子庙、萧氏宗祠,苏东坡纪念馆的建设也要加快;在编撰《常州通史》的同时,还要编好《常州历史名人辞典》等历史文化书籍。
      薛焕炳在考证中发现,历史上明确写常州是中华龙城的古诗词有16首,《韩非子》中首次记载延陵为龙城;19座书院、18个状元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人文资源,应善加利用“全国总量第四”的名人资源
      盛宣怀研究会会长吴振祥则建议,尽快修复盛宣怀故居,可作纪念馆,并对保存在上海图书馆的17万札“盛档”进行充分研究
     借鉴兄弟城市成功经验
      常州市政协委员居松珍,刚刚参加市政协专题调研组赴苏州、无锡、扬州等城市学习取经回来。她建议:可借鉴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推进要以规划为引领,体现完整性、真实性,保存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不能移建新建;要全民动员,营造氛围,号召全社会共同为修复古街古巷添砖加瓦;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专业的队伍,合力推进;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组建智囊团;重视常州历史文化研究,形成特色。
      可考虑重现———一楼二庙三街四门
      常州市人大代表薛焕炳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认为常州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重点很多,应主抓重现“一楼二庙三街四门”的古城风貌:复建大观楼,重修孔庙、季子庙,保护修复青果巷、前后北岸、石龙嘴—西直街街区等,尤其是前后北岸要恢复白云古渡水脉。而“四门”则是指萝城(五代时期常州当地最大的城池)的通门、德安门、朝京门和青山门
      常州市规划局老专家沙春元说,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保护力度;继续加大挖掘现有历史文化遗产,扩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继续扩大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修复,要做到原汁原味,尽量原封不动。街区的修复还要结合旅游,融入城市生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保护现存的,在新建的城市建筑中还要注重延续地域的文化底蕴,传承传统的建筑文化元素;对历史上存在过的、辉煌过的巨构杰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以重修和恢复。
      文保专家陈伟堂认为,应加强对西直街、三堡街周边的城西历史文化街区和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常州的祠堂文化、古镇文化。
      力争用5年时间,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常州“十二五”期间的八大重点之一。昨天下午,市长姚晓东主持召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座谈会,邀请我市文史界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更快推进常州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姚晓东指出,常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名作荟萃。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常州百姓热切期盼的重要举措。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十分急迫、十分重要,不能再耽搁。对历史遗存的抢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申报的立足点是保护,要明确在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开发、利用的工作方针;要从全局出发,深入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有序推进;要提炼城市的文化主题,明确申报工作的主题;对抢救性的、曝过光的、有利于迅速确立文化标志形象的工程,要急事先办;要依靠专家、发动群众;要加强软件建设,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触摸得到历史,感受得到文化,让没有生命的古建筑活起来。历史文化保护不是孤立的,必须融入到当今的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并在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上发挥功能。
    会上,来自我市各界的文史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对常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提出不少中肯建议。
    洪文鑫(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申报工作要切中主题,特别要把常州的光辉夺目之处展示出来,比如季札、淹城、阖闾城等等。一定要把好两个关,一是合理规划,二是挑选一支认真负责的实施队伍。
    薛锋(齐梁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州是“古邑名都、兴业重地”,但人文始祖季子至今都没有一个祭奠的地方。建议修建季子庙、修复齐梁故里,成立季子研究会,出版《常州先哲遗书》续集。
    居松珍(常州市政协委员):总结吸取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很有必要。我认为申报工作的规划要体现完整性、真实性、可看性;可以发动市民参与,为申报工作添砖加瓦;还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专业的队伍;最后要聘请专家,重视研究。
    薛焕炳(常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前后北岸恢复“白云渡”水脉,恢复重建“一楼、二庙、三街、四门”的古城风貌。
    邵志强(常州地方文史专家组组长):常州历史文化保护要以名人为灵魂,保护重点应在名人故居。此外,建立政府、文保专家、市民的沟通平台很重要。
      张戬炜(常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常州一直缺少一个城市文化口号、一个能代表城市形象的历史文化街区及文化产品、一个重大文化事件、一个持续的、凝聚人心的文化工程。建议从树立标志性文化符号入手,如塑季子像、修蔡邕墓等。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5: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常州终于正视落后的现实而奋起直追了,有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行动纲领,我相信常州一定能够名至实归摘取金字招牌!
反观丹阳,号称要四城同创,而且“文化之城”赫然在列,大会小会也都开了,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惜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更加没有一个总规,这能成吗?希望分管领导、职能部门明确目标,踏踏实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争取早日建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名录!(最新版)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苏3个) 南京市、扬州市、苏州市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苏4个)
徐州市、淮安市(今淮安市楚州区)、镇江市、常熟市
2007年9月15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无锡市
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月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南通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1年1月24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宜兴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3年10月8日 建村[2003]199号
2 昆山市
周庄镇  3 吴江市同里镇  4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5年9月16日 建规[2005]159号
05 苏州市吴中区
木渎镇  06 太仓市沙溪镇  07 姜堰市溱潼镇  08 泰兴市黄桥镇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7年5月31日  建规[2007]137号
6.高淳县
淳溪镇   7.昆山市千灯镇   8.东台市安丰镇  10.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 11.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

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14 昆山市锦溪镇 15 江都市邵伯镇 16 海门市余东镇 17 常熟市沙家浜镇
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无锡市荡口镇、无锡市江阴长泾镇、无锡市礼舍村、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张家港市凤凰镇

江苏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公布,共2个) 高邮市、泰州市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公布,共3个) 苏政发〔2001〕31号
常州市、兴化市、江阴市

2005年12月31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5〕131号),公布无锡市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2007年6月30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7〕78号),公布南通市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2008年11月4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8)114号),公布宜兴市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1月9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9〕125号),
公布高淳县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1995年公布,共4个)东山镇、甪直镇、周庄镇、同里镇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2001年公布,共6个)苏政发〔2001〕31号 西山镇、光福镇、木渎镇、震泽镇、沙溪镇、丁蜀镇
2004年1月18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 2004 3号)公告 昆山市千灯镇、泰兴市黄桥镇、无锡市荡口镇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第四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2006年12月26日公布)苏政办发〔2006〕144号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南京市淳溪镇  东台市安丰镇  江都市邵伯镇  常熟市沙家浜镇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  苏州市明月湾村  苏州市陆巷村  无锡市严家桥村  丹阳市九里村
2008年5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 2008 28号)公告 吴江汾湖镇、海门余东镇、昆山锦溪镇、姜堰溱潼镇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2009年10月29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9〕117号),公布江苏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村。
同意兴化市沙沟镇、江阴市长泾镇、新沂市窑湾镇、张家港市凤凰镇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无锡市礼社村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

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1995年公布,共2个) 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区、南通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
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公布,共1个) 盐城大丰草堰镇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

     
发表于 2012-3-1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3-1 19: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时不待我。
     
发表于 2012-3-1 1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我们当自警!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4: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让我市的软实力硬起来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刻不容缓!
     “城市论输赢,关键看文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软实力,其核心价值和衍生价值日益凸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和普通群众所接受和认同。最近10年来,丹阳市政协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丹阳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关注,经常组织政协委员调研,着眼点就一直放在了“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上。
      丹阳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刻不容缓
      丹阳市有着6000年人文史和2400年建城史。境内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9处,镇江市级10处,此外各类古文化遗存、遗址202处。尤其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丹阳市新发现文物点308个,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有经过专家论证一致认定的“吴国古城”遗址的葛城遗址和西周时期的狮子山、八仙墩遗址等古遗址18处,后巷镇徐巷自然村清代敦厚堂大院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16处,有以埤城镇夏墅村大同寺晋代古井为代表的古桥、古井88处。而且我市名人辈出,马相伯、吕凤子等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历史街区具有一定规模,西门老街两侧建筑仍保存着明清时代的风格,虽经风化和毁损,但古城风韵犹存。董永和七仙女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较多。
      然而,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美誉的丹阳市,目前还不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但环顾全省,近年来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小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争创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市从2004年启动,三年就完成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验收工作,2009年就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连经济实力和历史文化底蕴远不及我市的高邮(1995年)、兴化(2001年)、高淳(2009年)也都获得了这一殊荣;宜兴就更不用说了,在无锡市提出创建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下,宜兴踏实努力,在2008年仅用八个月时间就创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后持续发力、用三年不到的时间在2011年1月就完成国家级的创建目标,再次昭示无锡速度的惊人,也说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历史文化名城争创申报的成功,给这些城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和助推力。
      丹阳市政协在调研过程中,参加座谈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以及西门街区的居民普遍认为,我市加大创建力度、加快申报步伐,十分紧迫且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是有利于全市干群对优秀历史传统的传承和丹阳精神的弘扬,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二是有利于降低创建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遗存的自然风化和人为毁损的程度不断加深,保护及维修的费用必将成倍增加;三是有利于区域竞争。周边县市都在积极争创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四是有利于申报达标。申报条件会因时而变,门槛越来越高,标准越来越严,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可见,争创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丹阳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已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按照省创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古街修复没有到位。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创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未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西门历史街区恢复修缮还不到位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有代表古城风貌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必须有一定规模,且连成一片,至少要有一条以上的古街,其两侧古建筑仍为原物”。在我市城区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主观意愿轻既定规划的倾向严重。尤其是近十年来,旧城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些明清时代的建筑正被一幢幢现代化的大楼所取代,历史文化古城的原有风貌正一点点地消失。西门历史街区不仅毁损严重,而且,一些现代建筑与古街的总体风格不协调。创建工作未列上议事日程,1997年创建申报未成之后,此项工作一直未列上政府议事日程没有创建计划,未建立创建班子,创建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的境地;保护规划不全,我市没有形成一整套保护历史文化的总体规划和分类规划;保护措施不力,一些文保单位得不到有效监控和保护,居住在古建筑内的部分居民乱搭乱建、出租房屋,严重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同时在城市改造和房屋拆迁过程中,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构件也未能得到妥善保存和利用。
      以修复西门古街为突破口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西门大街见证着我市的发展史,至今仍保存着古运河码头、西门城墙、胡家住宅、林家大院、夏家门台、正义坊、城隍庙遗址、警钟楼、三思桥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建筑。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尽快修复西门历史街区,延续丹阳历史文脉。
      此外,还要通过调查摸清家底,请有关专家制定全市保护修复历史文化古迹遗存等方面的总体规划和各种分类规划;通过加大投入,确保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时得到抢救和保护;通过强化宣传,使争创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展示城市历史脉络、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提炼城市文化精髓、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实力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从而形成全民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传承优秀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氛围。许多政协委员认为,丹阳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和精神食粮,如果不能传承下去,我们将愧对祖宗,愧对子孙。因此,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时不我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2 22:03 , Processed in 0.0698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