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56|回复: 16

(最新调查)家长看见孩子这样该怎么办,现在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大家谈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 1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前几天看到一个小孩和他奶奶吵架,原因是什么不清楚,我路过的时候听到了对话,小孩大概4-6年级的样子,对着他奶奶说:自那!你凑我啊,狗生的B毛.....(土话说说)然后小孩就上楼了,他奶奶一句话也没回...我当时就听的傻在那了,这才多大,这样骂长辈.我说这些家长是怎么教的,他们跟的什么班,学校现在流行搞这样的脏口?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我孩子,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鞭子,现在的家长宠孩子都宠成这样了....:L :Q
发表于 2009-5-1 23: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如今的家教很成问题呢,家长把一切教育问题都托付给学校,殊不知,学校仅仅是应试教育和理论教育,许多道德教育还需要家长“言传身教”,所以家长们应当需要反思反思了!:loveliness:
发表于 2009-5-8 15: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道德路上,大手牵着小手走

古人言“有才无德,行不远”、“3岁看大,7岁看老”。除了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以外,还需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培养。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重要他人”,尤其在学龄前,家长更是孩子道德观建立和发展的引路人。我是一位4岁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主要抓住引领孩子道德发展的5个关键词:
1、游戏:孩子道德的形成有赖于游戏情境中的感性经验,如我与儿子常一起玩“医院”游戏,让孩子在做医生替病人看病的游戏中,让孩子学会体察别人的烦恼与痛苦,学会同情和关心。
2、规则:“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规矩就是标准,就是尺度。如我教会儿子礼貌用语并督促他运用,讲究个人卫生和懂得接人待物的礼节。
3、示范:在生活中我常常帮他奶奶捶捶背,倒茶等,我儿子看在眼里,,也会常常帮他奶奶拿拖鞋,扔垃圾等。言传身教无比重要,家长应加强自身行为品质的提高。
4、练习: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学龄前孩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空洞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一位专家说:家长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数只把水燃烧到50℃的半开水状态,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后面的50℃。也就是说,不仅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对的,还要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做完了还要让他多重复几遍。要将行为最终成为稳定的自然行为。
5、诱导: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一致表明,家长在孩子发生某种行为时,采取“说服诱导”的方式比“取消关爱”和“权利压制”的方式效果要好。
孩子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家长们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表达方式。相信时间是可以证明一切的。
发表于 2009-5-8 15: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教育孩子要学会“放风筝”

教育孩子要学会“放风筝”
一次,在带五岁儿子到人民广场放风筝,由于人很多风又大,儿子拉着我的衣角,拼命抢我手中的线团,跟着一个劲儿的拉线、放线,刚开始还比较顺利,风筝慢慢飞上了天空,儿子高兴的拍着小手夸我:“爸爸,爸爸,你真棒!”
而我则“翘起了尾巴”:“儿子,你瞧好了,老爸让它再飞高一点!”谁料到由于用尽过猛,线断了,风筝飞走了。
儿子顿时傻了眼,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我回家了……
在家里,妻子的“斥责”声点拔了我,我们的孩子不就像风筝一样,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就像放风筝的人,要让风筝飞得高、飞得稳,不光看风如何,还得注意看风筝的变化和线的拉力,如果拉力过大,风筝飞得会很吃力,拉力过小,风筝很可能会落下,而且在放飞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风大的时候要牢牢掌握,缠线的时候要巧妙排解,即使风平浪静也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我们只有掌握拉线、收线的技巧,通过牵引、调节、掌控才能让风筝越飞越高。
可在家庭教育孩子的现实中,却不容乐观,“隔代亲”现象尤为严重,一些爷爷奶奶完全替代了孩子父母亲的角色,孩子是他们一手拉扯大的,从出生的婴儿到爬行、站立、蹒跚学步……里面花费的心血那是可想而知,因此对待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丢”,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稍有不顺心的事便脏话连篇,甚至还动手动脚,爷爷奶奶们只是笑笑,有些孩子不会骂人、打架,爷爷奶奶还手把手教呢!也许在他们心里认为:教育孩子是他父母亲、学校老师的事,自己只要给孩子吃饱、睡好就行了!
可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家长与孩子靠的是心灵的融合,无论风筝飞多高,父母的心中始终有着对孩子无尽的爱,正是这样无私的爱让孩子海阔天空,尽情遨游!有度的放飞才会让风筝飞得更高,理智的爱才会让孩子的路越走越宽!
记得报刊上曾刊登过这样一段话:对于放风筝的人而言,一个放不上去可以再来一个,可是对于父母来说就不一样了,放不好自己的“风筝”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所以在认清同与不同之后,我知道了:这辈子,我亲手制作了一只“风筝”,我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好好放飞,终有一天,让他成为空中的焦点,成为我们的骄傲!
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的骄傲,同样也是每一位老师的骄傲,那就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持之以恒的督促、指导每一位孩子,为他们的成才而努力吧!(丹阳实小   袁军辉)
发表于 2009-5-8 16: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第一重任!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德育,不要一味地看他(她)上什么学,比如说从小送到寄宿学校小学,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我很担心这些孩子。有人评论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有知识,没智慧,没文化,更没良心。”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育人比教知更重要。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第一重任!要从小、从小事教育孩子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爱亲友、爱他人、爱动物、爱植物、爱生命、爱生活......
发表于 2009-5-8 16: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孩子不听话、严重违纪的时候,家长应当适当体罚!我指的是小孩子。适当的体罚是必要的、有效的!
发表于 2009-5-8 16: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言教身传,家教很重要,
老主宗的话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是有道理嘀;P 。
发表于 2009-5-8 17: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8 17: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loveliness: 静子姐姐真会说书!!!:victory:
发表于 2009-5-8 17: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一、接纳、关怀孩子的不良情绪;二、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教孩子说好听的、和善的话语。
发表于 2009-5-8 17: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都说小孩子骂人是跟家长学的,要不就是跟小朋友学的,所以你要看看他是怎么学会的,控制渠道,还要和孩子说骂人不好,发现孩子骂人就要加以制止,不要养成习惯!
发表于 2009-5-8 17: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爸爸妈妈不免会认为培养孩子多学知识、好好念书,取得高学历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自己尽到了责任。教育专家则认为,这些爸爸妈妈的认识是很片面的,不利于孩子的真正成才。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其实是品格教育,知识教育还在其次。很多成功的伟人身上都具有良好的品格,例如坚韧、诚实、负责任,这些品格不是读书就可以学到的,这同样说明一个人的成功不只在于会不会读书,更在于有没有良好的品格教育。
发表于 2009-5-8 17: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8 18: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家长要耐心地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任重而道远。
发表于 2009-5-8 19: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北京晚报》报道,一名就读于京城某高校的女大学生,与父亲闹了点儿别扭,又因自己的电脑坏了急需用钱,就在其居住的地区张贴了5张“借钱启事”,目的是“寒碜寒碜我爸爸”。
无独有偶,笔者又看到了一则“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的消息报道说,自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已有近400名完成学业。但这中间只有不到一成与资助者有过信件往来,表达过感激之情,写过两封信的不足十人。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起码修养,我们应该从小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知道是父母辛辛苦苦将我们从小拉扯大,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要知道是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与本领,提高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要知道是周围的人也在不断关心帮助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那就让我们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吧!
一、        创建良好的感恩氛围:从学校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张贴一些感恩名言上墙,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帮别人,莫记心上;别人帮我,永记心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师们要身先士卒,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楷模”,和学生一样主动捡起校园里的废纸、别人掉下来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从家庭角度出发,家长们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遵守社会公德,交通秩序,哪怕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也要当着孩子的面,真诚地说声“谢谢”,多教育孩子们要主动打扫卫生,不插队,不打架,不骂人……要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二、        认识恩惠的来源:现在的孩子对于恩惠的来源常常不以为是,他们有可能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来的,甚至当有什么愿望没有达成时还会怨天尤人,忿忿不平,你让他们怎么去感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告诉孩子“你吃的饭是父母亲们亲手种出来的!”、“你穿的新衣服是父母亲给你买的!”、“你用的零花钱都是父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让孩子们渐渐地明白他所享受的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大家在为他奉献,他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长辈们的希望。
三、        采用换位意识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他们对于别人为自己捡一本书或橡皮,感到无所谓,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站到别人角度上去想一想,如果自己为别人捡一本书,别人无所谓,我们会怎么想?我们要教育孩子真诚地感谢为你付出的人,由衷地赞美为你奉献的人,同学之间要彼此体谅,互相关心,多用温馨的话语,充满爱意的动作,表达自己对别人谢意。
感谢慈爱的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感谢七彩的阳光给我们温暖;感谢路边绽放的小花给我们色彩与芬芳;感谢树上累累的果实给我们甘甜与芳香……时时感恩的人,总是欣喜而满足;懂得感恩的人,犹如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恒星,散发着热量与光芒。(丹阳实小   袁军辉)
     
发表于 2009-5-8 2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赞美,不失为一贴教子良方

赞美,不失为一帖教子良方
     社会上曾有过“问题少年”一说。笔者不予认同。
     “人之初,性本善”。笔者不敢苟同“问题少年”之说,不顾孔孟伦理之嫌。以为人生刚刚开始的少年,哪有多少问题可言?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可写最完美的文字,可作最绚丽的画卷。少年纯清,童贞可爱。当然,人无完人,孩子亦然。即使有什么过错,那也只能代表过去,真正代表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过去并不重要,问题是在于,我们要帮助他们撑起自信的支柱,及时地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把握好现在和将来。使他们明白,改错不嫌晚,对于初涉俗世的孩子,尤其是这样。天地不知晚,天长地久;日月不知晚,日月永辉。
快乐,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要求。对孩子而言,没有比快乐更重要的了。爱,又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有一勺清水。因此,愉悦、平和、自信是孩子最佳成长环境。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好孩子都夸赞出来的。方法不要成本,但需考究艺术。赞美永远不是多余的,尤其对孩子,点滴进步都应热忱地给予充分肯定。并且提高与孩子的交往和沟通的质量,关注、完善他们的认知过程,给他们注入辉煌人生的希望,注入应对社会的热忱,不断激励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快乐、期待不受任何事物的羁绊,使他们童年的原野变得宽广辽阔。以爱为纲,以德为本,一次真诚赞美,可能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
上个世纪,美国有个当时当地公认的坏男孩。他名叫卡耐基。9岁那年,父亲续弦时向继母介绍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事。”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认真地看他。接着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继母的话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这句赞美之言,凭着继母热忱之爱,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后来卡耐基成为美国的富豪和著名作家,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这个故事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使不少人如听晨钟,如闻暮鼓,朝夕自警自策,摒弃了旧时的家规戒尺,成为教子有方的美谈。
    毋庸置疑,变革在加快,竟争在加剧,‘代沟’在扩大,增加了人们适应的困难的同时,社会上负面的东西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孩子。面对社会风气、校园氛围、社区环境、教育现状的一些消极因素,要使孩子们都身心俱健,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有时也成了双刃剑,有些家长的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分数、轻素质,重说教、轻熏染,重惩罚、轻诱导的做法无不为害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如何教育是十分重要议题。父母是人生第一老师,要善于以血缘为纽带,把握好感情分寸,用正面的事实和道理,优良的行为和榜样来教育孩子。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要把孩子当作朋友,提高交往质量。要特别倾注待他人的‘宽容之心’和对社会的‘感恩之心’的教育。过错也是成长明理的过程,不要怕孩子犯错,只要能在萌芽状态中得以改正,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让他们了解事物的另一面,去赚取阅历、勇气和自信,使他们见微知著就是好事。在行为评价上,要用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以表扬为主,以极大的热忱去欣赏,去葆奖,去赞美。能引导的就不批评,能提醒的就不禁止,能说服的就不惩罚。
    赞美,是激励一生的动力。赞美,不失为一帖教子良方。
(说明:小稿本月三号发帖,因网络故障,本稿不见了,现补发。)












[ 本帖最后由 筠之 于 2009-5-8 20: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6: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一定会对孩子说,静子讲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4-22 17:06 , Processed in 0.1190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