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爱心人士昨晚赴灾区
5月4日晚七点,本报记者、社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一行六人启程,奔赴四川省绵阳市桑枣镇。此行他们除了进行采访报道和志愿服务外,还将带去丹阳人民对灾区人民的问候和关爱。
当天上午,市集邮协会有关负责人和本报记者、社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在人民广场发放了500份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明信片,请市民在上面填写对灾区人民的祝福话语,再由记者、社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带往灾区送给灾民,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祝愿灾区人民战胜各种困难,早日恢复各项工作、生活秩序”。“祝灾区人民的小朋友茁壮成长、提前祝你们六一快乐,有机会到我们丹阳来玩”。“向灾区人民致敬,你们的坚强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毅勇敢”。 “一张小小的明信片,代表着丹阳人民一颗颗爱心,汶川,加油,丹阳人民爱你”。“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汶川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天若有情酬勤奋,人间正道贵自强,祝愿灾区朋友重建家园”……一张张明信片承载着丹阳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统战部、水利局、烟草局、教育局、科协、法制办、党校等单位还集体领取了明信片,填写祝福话语。市五中团委高一(7)班团支部也领取了明信片,由高一(7)班全体同学填写祝福话语,并为灾区学生捐了850元特殊团费,让记者、社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带给灾区的学生。 (王鹏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