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6|回复: 0

游九洲之九—— 感受同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2 16: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游九洲之九——
                感受同里
    年轻时,投笔从戎在苏州军营待了八年,游遍了苏州风光旖旎、古气蕴涵的风景,唯独没有去成‘隔壁’的同里。去年五月,随社区党组织去苏州工业园参观的机会,这一遗憾才得以弥补。走近苏州、来到吴江,那早已熟悉了的飞檐翘角江南建筑,那悦耳好听的吴侬软语,还有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容易满足,斯文、客气,不粗、不土、不俗的这片土地上的主人,顿时使我如回故里,感到十分亲切。

    富不出头、田不离土的同里,是块不可多得的江南“富土”,古镇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湖等五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形的15条市河及支流分成若干小岛,49座建于不同年代、风格回异的古桥又串成为一个整体。建筑依水而立,街巷傍河而行。‘三步两桥寻常事,舟楫代步船当车’处于泽国河网之中,确为醇正水乡。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这里,是古代建筑的博物馆,各式各样的民居,多是明清建筑,清一色的粉墙黛瓦,经年的油漆木门多半剥落退色,老得原汁原味,显得质朴和实在,而这些更添几分别样的风韵。

    一辆辆景观车来回跑个不仃,把揣着欣喜的游客从仃车场一批批地迎进古镇。

    高高的门楼上,写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这是赵朴初老先生的墨宝。穿过牌坊,开始了快乐和感受之旅。小桥、流水、人家,古色古香,柔婉而多情;走在石板路上,忘掉了尘世的浮躁,淡泊而沉醉;品味幽静,少掉了喧嚣,宁静而致远。青瓦白墙,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跃然眼前,骄傲地显示自己承载历史的沧桑,依然自得,与世无争。那悠然至远的气息似乎伴我走进了一段历史,自然而然地与沧桑的历史进行交流,与这位老人对话,心灵获得巨大的快感。宽宽窄窄的石板路,已走了千年的路和桥,见证着古镇的风花雪月。那秀巧的三桥依然,不复见的是河边浣纱的女子;那弯弯水道仍旧,从这里走出去的近百状元、进士、举人成为了夸耀的资本。那古老的建筑群,虽说经过上百年的风吹雨打,还保存得如此之好,看上去幽静动人,真是不可思议,几乎疑为赝品。无不展示出古代同里人的聪明才智。河道里,悠悠的绿水;堤岸边,浓密的绿荫;石板缝里,孳生的碧草;墙沿边,蔓生的青苔。五月的阳光,似乎把空气都染成了绿色。自然的造化和赐予,仿佛一切都在这里被淡化了。似乎没有了累人的喧嚣与浮躁,离开了红尘。人的境界也随之升华了,似乎能做到宠辱不惊、荣辱与共,而与人无争,努力做事,不会因达不到而生气馁,懂得了一些人生真蹄,去书写快乐的生活方式。

    三桥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的合称。传说走三桥可以给人带来好运。因此同里游客不走三桥的概率几乎为零。三桥边围满熙熙攘攘的游人,他们当中,有人祈求平安如意,有人祈求健康长寿,有人祈求爱情美满。人们带着自己的心愿,虔诚地一座连一座地走过。导游小姐三桥的故事还没有说完,锣鼓的喧嚣声由远入近,只见有顶仿古的大红轿在吹吹打打中迎面而来,轿夫一身古装,新郎礼帽长衫,肩披红绸带,伴郎、伴娘胸佩红花,欢天喜地,一座又一座,串桥而过。轿子四角八方长长的丝绸飘带迎风舞动,仿佛是轿中好奇的少女慌乱而欣喜的心跳。据说,这是当地婚俗,新郎迎娶新娘,沿途两人一定要一齐走过三桥,以求百头到老。

    同里水多、桥多,深宅大院多,名人志士多。堤岸下,乌蓬游船悠悠,一身蓝布裳打扮的船娘不紧不慢地摇着橹,移舟水面,流连岸边。真让人惊异,劳动看起来也能如此曼妙动人。还有小船载着鱼鹰经过,静谧安宁,古风朴趣。船和船上的游客成了岸上人的风景。堤岸上,秀雅石桥,水边垂柳依依;青石板路,游人如织,路边花儿争艳;旧式茶楼,清丽古朴。游人或三五成群取景留影,或围坐八仙桌品茗聊天,或品尝芡实粥、太湖三白之类的特产。岸和岸上的游客成了船上人的风景。这里的诗情画意,这里的幽雅,这里的淡定,这里的恬静、悠然与内敛,人如拥入温馨怀抱,使人暂且抛却了世故和虚伪,又觉得似乎一切都在这里被淡化了。我想,同里和牵引我们来同里的那份感情,在以后的岁月,可能不只单单是美丽的回忆。

    同里最值得一看的应该是‘江南第一林园’的“退思园”了。园名‘退思’二字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义。园主任兰生,早年清朝做官,光绪十一年革职返乡,躲开繁华的都市和熙攘的人群,溶进了水乡的宁静,大概是一种气质。走进退思园,那层层递进的园子,让人感受它的深邃,不得不一次次惊叹。选择一个近水的小轩静坐片刻,一种由外到内的满足感会浸润全身,把所有记留在心里,感叹古人的妙思奇想。园的布局为横向,西为宅,中为厅,东为园。自西向东,建筑体量由重而轻、由密而稀,小巧精致,隽巧适度,清雅宜人。宅第分东、西两侧,西侧有轿厅、茶厅、正厅三进,为婚丧嫁娶及迎送宾客之用。东侧有南北两幢各五楼五底的‘畹香楼’,楼与楼之间双重走廊与之贯通。厅为园之序,园以水为心。假山、堂、廊、轩、榭、舫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独秀江南,在建筑美学上堪称一绝。北岸的退思堂为全园主景,站在堂前平台环顾四周,琴房、三曲桥、天桥、舸舫、水香榭、览胜阁以及峰石、花木围成一个旷远舒展,彼此对应的开阔景区。花木泉石点缀四时景色,给人清澈、幽静、明朗之感。琴棋书画各景俱全,四艺景观惟妙惟肖,不失为园建史上的杰作。

    悠悠岁月,明月照了尧舜耀今人,小桥见了明清识今人;流水载了历史运现代,同里的小河,沐浴过无数阴晴雨雪,带着大自然的浪漫和这方水土的执著,迎送古镇的冬夏春秋,滋润着古镇的芸芸众生,向现代流来。永不谢歇的涟漪,荡漾着多少曦辰的朝晖和西下的落日。带去千古冥冥思潮,留下万船例例美谈。









[ 本帖最后由 筠之 于 2009-6-12 16:3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2 17:21 , Processed in 0.0805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