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远就看见二年级门口聚了一群孩子。 班主任何老师正在询问一个小女孩:“到底是不是你拿的?你倒是说话呀?”在何老师灼人目光的逼视下,小女孩已是满脸泪水。看样子,何老师真着急了,声音高了“八度”:“那你说钢笔为什么会跑到你书包里呢?”小女孩茫然地摇着头,只是哭。 人越聚越多,先到的孩子嘀咕着向后来的孩子介绍:“拿别人的钢笔不承认,长大了准是小偷。”小女孩听见了,抬起头,嘴角动了几下,不过终究没发出声音。“小偷?”这两个字眼跳进了我的耳中,以至于刺疼了我的耳膜。我再也不能置身事外,让小女孩先去清洗泪痕。 原来小女孩同桌买了一支钢笔,非常漂亮。小女孩特别喜欢,一天内就借了好几次,每次都爱不释手,磨蹭着不愿还。钢笔丢了后,第一个怀疑对象当然是她,并且最终也是在她的书包中找到。 “怎么样?承认了吗?”“这小女孩真倔。”老师们纷纷打听结果。何老师余怒未消,发起了牢骚:“还没见过这样的孩子,拿就拿了,以后改就是了。早知这样,就不该收下她。”小女孩是本学期刚转学的,父母离婚,小女孩跟妈妈住在外婆家。平时不爱说话,孩子们都不愿意和她交往,在班上一个朋友都没有。 上课铃响了,小女孩一直等老师们走得差不多了,这才进了办公室。或许是我帮她解了围,小女孩从心里接受了我,情绪有所缓和。当我问她要不要喝水时,小女孩没有摇头、也没点头,提出了请求:“老师,别把这事告诉我妈妈,行吗?”总算开了口,我暗暗舒了口气。 “喜欢这支钢笔吗?” “喜欢。” “喜欢可以叫妈妈买呀。” “妈妈赚钱不容易,我不好意思问她要。” 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没想到这话会从一个10岁不到的孩子嘴里说出来。“那你也不该去拿别人的呀……”我实在不忍心往下说。小女孩一脸无辜:“我是借过钢笔,可我记得还他了。”话语中没有一丝说谎的痕迹。“是嘛?会不会是同学和你开玩笑的?”“老师,你别问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看过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孩子在极度恐慌下,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而是为错误寻找恰当理由,以至于出现“失忆”状态。说到底,是孩子的“自我暗示”在作怪,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她在“撒谎”、“狡辩”。小女孩正是这种情况,她非常渴望拥有这支钢笔,但是她的家庭情况又让她明白不管怎样努力都得不到。她最初只想借来用一下,钢笔丢失后上升到了“偷”的概念,她再也没了“还”的勇气。找到后,她不敢接受现实,满脑子都是母亲失望的表情、同学歧视的眼神。于是,拿钢笔的过程在她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没有再追问,并且建议何老师在班上给小女孩“正”名,是“借”而不是“偷”。 一个人被周围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标签。而被贴上标签后,潜意识中会将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标签效应”。当一个孩子被周围人尤其是老师说成“小偷”后,久而久之便会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从而走上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