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 蒋墅中心小学六(2)班 唐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滴水对于我们每个人确实有恩。 在苍凉的河西走廊,我随父母攀岩而上,要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却与水有了一次亲密的交谈。 在炎炎的烈日下,我很快就有了豪饮一番的冲动。父母却递过矿泉水瓶,晃荡晃荡地摇了摇:“少喝一点,很金贵的……”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还没到山顶,我们所携带的矿泉水就三瓶去二了。 放眼远眺,白得耀眼的荒原与稀稀疏疏的野山枣凑成了一幅让人既感熟悉又觉悲从中来的奇妙画卷。野山枣擎着细而尖的叶片,优良的表层就像是涂了一层蜡。父亲说,这是为了能更好地锁住水分。 我想到了家乡的垂柳。枝叶柔情似水,每当微风拂过,长发飘飘——不知在这大西北,垂柳还会不会有此雅兴。柳树美丽,但锁不住水分。我突然想感谢这些肃穆的山枣树了,他让我们在扬沙、浮尘间感受到了水的芬芳气息,就在它的厚实的叶片之下。 循着山枣树往远处搜寻,隐隐地看到了远处的田野。虽然比不上南方的郁郁葱葱、遮天盖地,却也是生机盎然。一路的荞麦夹着一路玉米、一路的向日葵夹着一路的棉花,泾渭分明,自然是别有一番景致。我听惯了蛙鸣阵阵、蝉声悠扬,但这里的寂静让我更觉生命的震撼。 甘肃,这块饱受缺水磨难的咽喉要冲,曾经是驼铃声声、羌笛悠扬。如今,即使是微薄的甘霖,竟也能画出荒凉的宁静之美。这种美,不需要蝉声,也不需要蛙鸣。 下山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上几箱矿泉水。发现这里的水确实要比家乡贵许多。也许是旅游区的缘故吧——我这样想。 晚上,我们借宿在老乡家中,没有水洗漱,我们只能放弃洗澡。好在主人提前准备了点水,于是简单地擦了下脸和手,将就着便倒头大睡了。 这次的甘肃之行,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水的珍贵。今年的3月22日,因为是世界水日,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缺水形势。一滴水也许不足道,但没有滴水又哪来涌泉?我们真的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 (指导老师:高腊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