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帝陵中有“羽人戏龙” 确为中国保存最好“羽人戏龙”砖画 中国江苏网 2014-12-04
腰束飘带,衣袖裤管羽翼状 六朝帝陵中有“羽人戏龙”
出土于江苏省丹阳市六朝大墓的砖画,是图案保存最完好的一幅
中国江苏网12月4日讯 中国古代名画,您可能看过很多,但六朝陵墓的砖画,却极为少见。而在南京博物院新馆历史馆的六朝展厅中,就有几幅大型的六朝陵墓砖画。其中一条大龙占据主要画面的砖画格外引人注目。十年前便走遍南京南朝石刻的网友、“主题南京”网创始人之一的“老邵”,昨天揭秘称,这是全国已发现的六朝帝陵中“羽人戏龙”图案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幅。
确为中国保存最好“羽人戏龙”砖画
羽人,顾名思义就是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记者昨天在南京博物院历史馆的六朝展厅看到,“老邵”描述的这幅“羽人戏龙”砖画有两米多长,约一米高,画中右侧一人左手握一仙草,右手执一长柄勺,作诱龙前行姿势。该羽人衣袖、裤管作羽翼状,颇有仙气。大龙上部还有几个飞天的仙人,手中各执冒火的三足鼎。
《南齐帝陵考》中这样描述吴家村墓的羽人戏龙图:“画面宽2.40米、高0.94米。《羽人戏龙》砖文自铭为‘大龙’,龙头上双角高竖,全身刻鳞纹,下游四足,每足作三爪。身态修长,张牙舞爪,昂首翘尾,腾空奔驰。龙前刻一羽人,腰束飘带,衣袖、裤管作羽翼状。胡桥吴家村墓的羽人,右手执一长柄勺,勺下饰花朵,勺中熊熊大火,火焰蒸蒸上冒,勺内盛的可能是冶炼的丹物;左手握一束仙草,从左上方拂向龙口,作诱龙前进的姿态。大龙上方有三‘天人’,都似女性,皆髻发束腰,花带随风飘舞,作腾空飞翔姿势。在前一人,双手捧盘,盘中置一三足鼎,鼎中直冒火杖,杖端悬挂一磬。”
“老邵”称,这幅砖画图案就是著名的“羽人戏龙”图案,出土于江苏省丹阳市埤城镇宝山大队吴家村的六朝大墓,为目前已发现的六朝帝陵中“羽人戏龙”图案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幅。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陆建芳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六朝陵墓出土大型砖画的极少,这幅画确实是中国保存最好的‘羽人戏龙’砖画。”
“羽人戏虎”、“羽人戏龙”与“四神”布局有关
老邵介绍,目前已发掘的六朝帝陵中出土“羽人戏龙”和“羽人戏虎”图案砖画的有位于丹阳仙塘湾、金家村和吴家村几处,其中仙塘湾为南齐景帝萧道生的陵墓。萧道生是齐明帝萧鸾的父亲,生前未做过皇帝,萧鸾登基后追封为皇帝。
金家村官方认为是东昏侯萧宝卷墓,但是根据萧宝卷被降为侯,并且金家村的砖画和仙塘湾砖画同范等证据表明,金家村墓可能为萧鸾的兴安陵。“金家村墓的‘羽人戏龙’和‘羽人戏虎’都在,但是其‘羽人戏龙’表面损毁严重,而吴家村墓的‘羽人戏龙’砖画最为完整。”“老邵”还特别提到,前面已经发掘的六朝帝陵中,砖画的形式多样,有“狮子图”、“出行图”、“武士图”、“羽人戏龙图”、“羽人戏虎图”、“竹林七贤图”等等,但其中“羽人戏虎”和“羽人戏龙”两幅图案位于墓室左右壁,可能和青龙、白虎等“四神”的布局有关。
据专家考证,吴家村墓应该为南齐和帝萧宝融所葬恭安陵。史料记载,齐和帝萧宝融,字智昭,齐明帝萧鸾第八子,东昏侯萧宝卷同母弟,是南齐最后一位皇帝。和帝萧宝融为萧衍所立,后禅位于萧衍,降为巴陵王,不久便被萧衍所杀。萧衍为掩人耳目,同时示好南齐旧臣,追封巴陵王为齐和帝,并葬于恭安陵。
并非是想“羽化升仙”,才有了羽人
中原大地上到处可以看到羽人这一文化现象,迄今发现,中国早于商代就有自己的羽人文化实物。1989年冬,江西商代遗存中出土了一件罕见的巨大青田玉羽人。羽人在三星堆等地曾经出现过。那么羽人究竟是什么?是否就是来自于太空中的“天神”呢?这样的问题,从古到今,一遍遍被追问。
《山海经》是我国上古流传下来的一本记录神鬼怪诞、奇兽志异的国学经典著作,书中记载了许许多多上古时期不为人知的奇人、奇事、奇兽,令人神往不已,大历史学家司马迁面对它亦有“余不敢言之也”之叹。
记者昨天翻阅发现,书中各种羽人跃然纸上。《山海经·海外南经》载:“羽民国,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山海经·海外东经》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中的“句芒”为人类始祖伏羲的辅佐,其管辖非常广泛,颇似命运之神。另外,《山海经·海外北经》有:“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此为掌管海洋的水神。而《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则说:“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仑兹。”
此前有专家认为,羽人是因为古人幻想自己能像鸟一样展翅飞翔,手持的器物应为灵芝仙草等一类可令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药”,这样可以升入仙境,以求长生不老。但陆建芳认为,中国古人的想象力非凡,可能不单单是因为有“羽化升仙”一说才有了羽人。古人的衣服图案设计,乃至幻想世界可能都有自己的规律。
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可能是佛教开始日益兴盛的原因,南博那幅“羽人戏龙”砖画中的羽人,已经非常像有着翅膀的神仙。
延伸阅读——南北朝时期羽人造型逐渐变化
秦汉时期修仙风气盛行,人们渴望成为不老神仙;汉代墓室壁画上出现了大量表现羽人升仙的场景,以羽人引导的乘龙飞升图最为有名。
汉代羽人形象的出现也与道教关系密切,当时也将道士称为羽士。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日益兴盛,佛教对道教羽人也进行改造和取代,羽人造型逐渐变化:先演变成能升空的神仙,后来演变为飞天等佛教形象。
虽然唐王朝自认为是道教始祖李耳的后裔,但实际上采取了佛道两教并重的方针,羽人也进一步被淡化。不过它们在后世还有所存在,曾在南宋墓群刻就发现过“羽人”,仿佛唐仕女和美人鱼混合体。江 南 时 报 黄 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