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凭栏观风36 于 2016-1-25 09:36 编辑
第一次包团子 蒋墅中心小学 六(1)班 贺一承 随着午间下课铃声的响起,原本鸦雀无声的教室瞬间沸腾起来!要问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全班表现得如此兴奋,那我就大声的告诉你:“因为我们的年度大戏——包团子即将开演啦!” 一年一度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一学年中最期待的“美事”,既能享受自由发挥的“创作”过程,更能享受脍炙人口的美味!继前年的煮茶叶蛋、去年的包馄饨后,班主任雍老师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选择了今年活动的主题——包团子。前几天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自由分工,有同学带馅,有同学带糯米粉,还有一部分同学负责配套装备的准备——盆、锅、餐布等。随着雍老师的一声令下:“活动开始”,各协作小组忙碌了起来。我将一袋糯米粉倒入了干净的盆中,范臣浩随即加进了热水,杨晨马上用筷子进行了搅拌,我们组的首道工序——和面拉开了序幕!“范臣浩,再倒些水!”“贺一承。再加些糯米粉”,因为大家都是首次尝试如此“高难度”的工种,怎么也调不好水与米粉的比例,眼看着其他组已经开始了揉面,可把我们急坏了,怎么办?有困难,找老师呀!“聪明”的姜佳征找来了有力外援——姜老师,在姜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我们很快解决了和面问题,迅速进入下道工序——揉面,有了和面的经历,这次我们不再盲目活动了,先向姜老师请教了揉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请姜老师亲自示范了一遍,“动手小能手”杨晨接手了余下的揉面工作,而此刻我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帮杨晨按住盆子,不让它随意移动。在我和杨晨的通力合作、同伴们的”倾情惊叹“下,很快,散状的“水粉混合物”初具形态——盆中散落的米粉终于全部聚合在了一起,随着杨晨双手忙碌的揉按,面团不断的变化着形状,一会儿长,一会儿扁,一会儿短……来回反复揉按了几分钟,面团开始变得越来越有韧性,根据之前姜老师的指导,我们一致认为,应该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揪小面团、包团子了。我们将面团先搓成圆柱状,再揪成一小段,放在手心里搓圆、压扁,然后再捏成像鸟窝一样的形状,放入红豆沙馅。这里不能不提的是杨晨挤豆沙的功夫真叫一个“好”,不同于其他组的“豆沙满桌飞”,我们组的豆沙一点都没有浪费,全部干干净净地落在碗里哦 !言归正传,再来看看我们包团子的“手艺”,学着隔壁组陈老师的样子,我左手拖住面皮底,右手大拇指将豆沙馅往里按,迅速将面皮上端收成一个小尖头,再外中间一摁,“完美”收工!来观赏一下我们组的团子“首秀”吧,杨晨的团子最有型,姜佳征的有些扁,范臣浩的团子特大(问其原因,原来是包的过程中馅屡次漏出,于是屡次拿面团补上,终成现如今的特大团子),我的团子外表是红色的(将馅弄到了面皮上),朱博飞的团子还张着嘴呢,田录云的团子外面都是豆沙馅。尽管第一次的团子包得都不是很满意,但我们心中却是满满的成就感,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全程享受了“创作”的快乐!相互“观赏”,外加交流后,我们总结经验,开始二次团子制作!随着动作越来越娴熟,包得团子也越来越能“见人”了! “开吃喽!”随着雍老师一声幸福的吆喝声,我们终于吃上了美美的“团子大餐”!那美味真是前所未有的好呀!但愿,明年上了初中的我们还能经历这样幸福的时刻!(指导老师:陈金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