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6|回复: 1

经典“下课”与阅读“下流”(陆廷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5 10: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新学期开学后,《孔雀东南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药》、《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朱德的扁担》等20多篇作品(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最多),被踢出了各地的语文教材,有人称之为鲁迅“大撤退”,我想称之为经典“下课”。“下课”指被从课文中撤下,更指被某些编者和读者“炒鱿鱼”。经典“下课”,终于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实,这之前泛滥于文化市场的经典被“恶搞”和“三俗”(庸俗、低俗、恶俗)现象,早就应该引起世人的深思。
      千百年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曾滋养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老一辈作家的作品,则扬起了现当代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精神风帆。应该说,经受历史洗礼的经典诗文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启迪民族心智、陶冶民族情操的永远的精神导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被廉价地“清仓”,被盲目地“下课”。
      面对经典“下课”,头脑里忽然闪现出“下流”一词。这 里的“下流”,不是释义为“卑鄙龌龊”的“下流”,而是对日本社会学名著《下流社会》的联想。日本社会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指出:当今年轻一代的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等全面下降,或者说是人生热情全盘低下,对社会发展构成一种向下的拉力。对照《下流 社会》的分析,观照当今国人的阅读倾向,不能不说正呈现出一种“下流”的态势。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1999年第一次全国国民阅读率为60.4%,2008年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率为49.3%,十年间下降了11.1个百分点。
      从图书出版市场来看,休闲读物、通俗读物、生活型刊物成 为主流,励志类、工具性(功利性)杂志也未能占据主要市场,一些充满理想主义(或者伪理想主义)的文学刊物日渐萧条。当今国人的阅读,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以应对考试为要务,功利性阅读越来越强;成年人(已有稳定工作者)则以消遣为主,低俗性阅读越来越盛;而真正体现阅读重要精神价值的学习性、研究性、享受性阅读越来越少。阅读是促进心智发育、引领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一定时期的国人阅读倾向,毫无疑问地表征出国人的心态诉求,甚至反映出社会世态、道德风尚的建设状况。由阅读而窥国人精神面貌之一斑,不得不令人心忧。
      我不是编者,无权决定教材选编张三的作品还是李四的作品,也不想为选编这篇作品或撤下那篇作品而争出个是非曲直。对于编者来说,选入或撤下自然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我认为,教材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必须承载育人之重,所选作品必须经得起考验。我也不是出版者,无权决定出版这种读物或不出版那种读物;不过,我是读者,可以选择这种读物或不选择那种读物;我是社会公民,热切期待书刊市场能以优秀的作品引领人们不断向善,不断向上。
      放眼社会,真的是棋牌室多于阅览室,关心股市者多于关心书市者,喧闹浮躁的面孔随处可见,宁静淡定的灵魂难觅影踪。面对经典“下课”和阅读“下流”,怎不让人担心国人的精神缺钙、营养不良甚至畸残呢?                                 
   (陆廷荣)
     
发表于 2010-10-15 11: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456:}{:1_47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 21:46 , Processed in 0.0517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