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9|回复: 9

琴童是怎样炼成的? 要么不学,要么家长陪着一起学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6 10: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百诺琴行 于 2011-2-26 14:45 编辑


  浙江在线(记者 柳博姗) 12月,各种年末演奏会扎堆,郎朗、李云迪两位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都要到杭州来开演奏会,两场演出相隔不过10天。12月3日晚,李云迪演奏时,微博上还有不少人“现场直播”。
          当天下午,李云迪就先后去了杭州图书馆和省广电大院,与现场等候的琴童交谈、合奏。钢琴王子走到哪里,都有无数琴童粉丝跟随。而跟在琴童身后的,则是他们的父母。
  据不完全统计,杭州目前共有6万多琴童,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让他们学琴?在学琴的过程中,他们该做些什么?他们的父母又该做些什么?
  琴童:我不学、我想学、我爱学
   ——楠楠:不要学琴的小孩
          杨女士的手机里还存着孩子弹琴的视频片段:老师打着拍子,小男孩弹音阶:手指高高抬起,重重落在琴键上,眼神专注。可是,现在楠楠不愿意学琴了。
   “刚开始他还是说喜欢的,但弹起来就烦躁,不学就算了。”杨女士想让孩子学点兴趣爱好,就送楠楠学琴去了,没想到没学几次课,他就没了耐心。
   杨女士心里还是矛盾,不学琴对孩子对自己都少一些负担,但学琴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好处。该不该让他继续学习去?自己有没有能力让孩子学好琴?
   ——小龙龙:给妈妈写曲子
          12月3日,李云迪杭州演奏会的当日下午,琴龄半年、6岁的小龙龙,穿一件领边镶银线的小西装,在杭州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里端端正正地弹了首曲子,台下坐满了小琴童和家长。
   “你是不是专门给妈妈、爸爸和外婆写了曲子呀?哼给我们听听好不好?”现场记者问,小孩子就和妈妈一起哼唱起来。现在他每天练10到15分钟的琴,龙龙的妈妈方女士说:“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也不把他逼太紧,喜欢什么就去做好了。”
  ——小丫:想考音乐学院附中
         每天下午小丫都不上课,她在琴房里练琴,她的目标是音乐学院附中。
   “不要赶,不要紧张。再来一遍。”身边的唐老师说敦促说。11岁的小姑娘什么也没说,正正身子又弹了一遍。“不行,还是很紧张。手臂不要紧张,手指的力度要用好,再来。”老师还是不满意。小姑娘搓搓手,笑一笑,坐端正,又弹了一遍。这一次,她终于达到老师的要求,进入下一部分的练习。
   小丫的父母都是学校的老师,“父母能让孩子把音乐之路走下去,这需要决心和勇气,毕竟现在很多人还是选择考试升学的路。”唐老师说。
   学琴不能是“玩玩”
         从上海到杭州,唐老师两年来换了好几家琴行,在频繁跳槽中,她见识到各种各样的琴童——
   有的孩子住在上海市区的别墅里,今天想学这个明天要学那个,父母都满足要求,却没有时间和老师见面,只说:“我要好的老师,多少钱没关系。”
   有的孩子很喜欢弹琴,甚至每个星期都从市区到位于松江的琴行来学琴,和小丫一样,她也想考附中,但是父母没有下决心。
   有的家长告诉她,不要把孩子逼太紧,玩玩就可以了。结果看到其他孩子都弹好曲子,家长又来责怪她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这样。
   还有孩子告诉她:考完级他就再也不要碰钢琴了,练琴的时候真想砸琴……
   要学好琴,唐老师觉得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的,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毕竟学琴还是学习,抱着玩玩的心态是没法达到心理预期的。
   就像大部分人学英语都看过《新概念英语》,很大一部分琴童也从《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入门。唐老师说,教程里每一首曲子看起来简单,但都是在系统的解决问题。现在有的老师只要孩子能弹会就成,一本书五六次课就能上完,这让科班出身的唐老师感到沮丧。
  学琴父母当好“陪读”很重要
       “幼童学琴,好老师固然重要,家长也很重要。”张晓东认为。他是杭州一家琴行的总经理,19年前,他的弟弟张晓峰成为浙江省第一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
  —— 目标 考级不是学琴的终点
        有的家长让孩子弹钢琴只为考级,唐老师就遇到不少家长说,把这几首考级的曲子练好就可以了。
   “这样的学琴没有多大意义。”张晓东说。他曾经遇到一个在琴行学习的学生,钢琴考过了八级,但连一首六级的钢琴曲也“摸”不出来,因为“老师没有教过”。
   即使是业余学琴也不仅仅要学会弹一两支曲子,而是学会认识音乐、欣赏音乐。“这样,即使他们今后不再学习了,仍能够通过弹琴化解情绪、表达感情。”张晓东说。
   ——兴趣 帮助孩子坚持下来
        当年弟弟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时,父亲就辞去了工程师的工作,和郎朗的父亲郎国坤一样,到北京当了“陪读”,完全牺牲了自己的生活。
   即使是业余学琴,张晓东觉得家长也该陪一陪。“如果家长不坚持、不付出,孩子很难自觉地去坚持下来。”张晓东说。
   目前钢琴界公认的,孩子的最佳学琴年龄是4到8岁,而这个时候的孩子很难在整堂课都集中精力学习。
   张晓东建议上课的时候父母能帮孩子做好笔记。平时练琴时,家长最好也能陪在身边,帮助孩子把老师上课的内容消化掉。
   从事了多年钢琴教育的陈沛,是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老师。他也认为,学钢琴需要一个踏实的态度,虽然有的家长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孩子的琴艺进步有益,而且对他们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很有帮助。
   ——做法 保证每天练琴1小时
   在音乐学院钢琴系就读时,张晓峰、唐老师每天都要练琴8个小时,即使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在学琴的前三年,每年也要练习6个小时。
   目前的情况是,家长多不是让孩子走专业的路,而只是多掌握一项特长。张晓东说,业余学琴的孩子,在三到五年内,也应该坚持每天1小时的有效练琴。
     
发表于 2011-2-26 1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有道理。我周围就有不少孩子考完级就不再弹琴了。
发表于 2011-2-26 14: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 百诺琴行


    有机会去参观一下,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4: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3# 兰陵键舞


    谢谢。呵呵
发表于 2011-2-26 16: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要引导,前提是兴趣!
发表于 2011-2-26 2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弹琴可以陶冶情操。
发表于 2011-2-27 2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4# 百诺琴行


    感受一下音乐的魅力!
     
发表于 2011-2-27 21: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发表于 2011-2-27 2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钢琴是音乐之王!很喜欢听钢琴曲《秋日私语》·······
发表于 2011-3-7 0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坚持就是胜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3 03:02 , Processed in 0.0713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