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朋先生 于 2011-4-12 10:01 编辑
有为楼下访有为
——丹阳新闻网部分网友走进建山学校
作者:冰朋先生 柴红 萍水相逢
因为网络,我们认识了建山学校;也是因为网络,我们知道了那里有句“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的金字名言。究竟是怎样的凤凰飞出了我们丹阳人的骄傲,究竟是怎样的作为营造了“嘉山胸怀、九曲情怀”?迷一样的问,牵引着我们对建山学校进行探访。
春访有为楼
披着三月的暖风,怀着对学堂的敬畏,我们来到了丹阳市建山学校。走进校园,我们赫然看到“有为楼”三个字装点在该校的主楼上,熠熠生辉。主楼左侧“飘”出一行字:“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行体飘逸,意义镌远。听校长戎国平先生介绍,这“有为楼”三个字,是集全校员工的集体智慧而命名的,主要就是要彰显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情怀和操守。
有为楼下,我们探访有为。如果不是亲历,我们绝对不会知道,就这样一座隐没在山林之间的学校,有那么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悄然放香。
让我们渐次的掀开这座学校的神秘,让崇敬满满地充实在我们的心里。
这座学校地处丹阳革命老区,追随历史,建山学校的主要创办人江苏省前省长、革命先辈管文蔚同志,现在,在这个学校的广场里,还树有管文蔚同志的雕像,紫红色的铭文碑上记录先辈的生平,以及他在1986年给学校的题词。
革命之花,在这校园里不只一朵!且从学校的楼舍看去,有为楼、嘉生楼、德胜居、文蔚楼、凌云阁、凤凰楼,这些群楼,你不深入不知道的高昂和挺拔,当你知道这些楼是以管文蔚,梅嘉生,宦德胜等革命先辈命名的校舍的时候,你将会突然明白建山学校隐含的深刻内涵,你会突然明白,“有为楼”下飞出的一行字: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些仁人志士以信念为笔,用鲜血为墨,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这里留下了一笔万金难买的宝贵财富!建山学校的挖掘,秉承了飘扬的红色思想,也凝聚着着建山学校这个当家人的睿智!
红红的旗帜
“校无特色,学生无以立足,教师无以成名,学校无以发展。”建山中学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不断推进“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该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以管文蔚、梅嘉生、陈云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色故事作为拓展,坚定“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的育人理念,培养当代青少年既具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又展现讲正气、明真理、有责任、追求美的现代精神。在采访中,我们看到,该校一是努力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校园文化建设。除了以老一辈革命家的名字命名教学楼外,同时还以红歌、红诗为内容来布置班级、走廊、橱窗、墙壁等校园文化,把红色文化和校园环境有机融合,使得学校一墙一砖、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具有红色氛围,体现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起到触景育人的作用。其次是加强了对高桥烈士陵园和麒麟红色堡垒以及校内革命传统教育室基地的建设,编撰了革命传统教育校本教材,开辟了革命传统教育宣传橱窗。深入开展清明扫墓、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寻访烈士的足迹等活动,使特色育人有场地,有内容。
在坚持特色育人上,该校充分尊重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切实制定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又要体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工作的延续性和一贯性,这样才能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他们始终以“革命传统教育”这一特色项目为载体有效贯穿于九年一贯德育工作中。1~6年级的德育工作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如开展讲革命故事,唱红色诗歌,举行红色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养成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操;7~9年级的德育工作也以特色育人为主要内容开展相关活动,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公德及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红旗飘在建山学校,红色思想成为建山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法宝。
看“两袖清风 ”
我们是从新闻网教育版块认识“两袖清风”的,听说这个一丝不苟的版主供职在建山中学,见了面才知道,这个化名为“两袖清风”的人就是该校当家人,于是,我们理解了“两袖清风”在戎国平先生身上的真正含义!
看两袖清风,敦厚而又淳朴的形象,还是挡不住智慧的光芒不经意的外泄,身上透出来的气质,有隐于山林里的内秀,也有红色思想沉淀在他内心的坚毅。
和他交谈,我们更有受得!他说人生有涯而学无涯。在他的从师之路上,始终坚持了 “三个向”:一向文本学,学理论。二是向同行学,提技能。三是向社会学,明事理。作为学校的领头人,不仅要学校内部工作一盘棋,更要加强学校与外界的沟通,办学要赢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于是我突然明白了这个耕耘在学校的校长,为什么在百忙中还重视网络的宣传和教育。
突然想起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此意用在这位“两袖清风”的身上,也不为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