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菲四月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赶上新闻网和市作协联合组织东乡寻古之旅,欣欣然报了名,迫不及待地赶赴这场与春天的约会。
出行的那天春意融融,阳光明媚,满心满眼充盈着春天的气息,沿着乡间小道在村庄农舍和绿树浓荫里穿行,葱郁的麦田、苍翠的水杉和不知名的小草野花在清风里低声吟唱,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在暖阳下绚烂地绽放,柔弱的柳枝也不时向路人舒展着万种风情,空气中弥漫着勃勃生机。
一天的旅程安排紧凑,依次浏览了水晶山、上湾水库、天地石刻园、齐梁石刻遗迹,享受了登高望远的乐趣,寻觅了田园风光的清幽,赏读了石刻文化的底蕴,体味了齐梁文明的厚重。虽然一路步履匆匆,却让人留连忘返。
水晶山不知因何得名,因为如果只是从字面意会,本地好像不产水晶,若论高度,至多也只能算是丘陵而已。新修葺的大理石台阶从山脚蜿蜒而上,因为两边缺少绿色植被的点缀,显得窄短而又平整,却诱惑着我想一鼓足气体验“会当凌绝顶”的爽快,不料在一步三级的迈了百来层台阶后,竟然有些气喘吁吁,往下看已有些许的成就感,往上看却好像还有不少的行程要穿越。于是只能放缓了脚步,迎着清风,解开衣襟,在和同伴说笑声中拾级而上,不知不觉中已至山巅。凭风处,极目远眺,连绵的丘陵被苍翠山林尽染,深浅不一,层叠有致,在朝霞的光影里升起了袅袅朱烟,期间错落的分布着水池、村舍和农田……好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于是赶紧按下快门,留住这春天的美丽外衣。
上湾水库座落在农田和树林间,因为修建坝堤和凉亭的缘故,水库已被抽得几近干涸,有手拿竹竿、身背竹篓的村民在水底捕鱼,水库边上的大部分地面已经龟裂,阡陌纵横,让人联想起时尚杂志上的艺术照片。附近长势茂盛的水杉林却能让人寻觅到碧水蓝天、绿荫环绕的记忆,林间土壤松软,覆盖着一层厚厚地枯杉叶,因为长期生长在水底,这里的水杉下部明显要比上部粗壮,而且根系发达,想像在库水丰盈的季节,划着小船在林间游戈的画面一定很唯美。据说库边的农田已被精明的外地人长期租用,盖起了农舍,种上了景观花木。现在地方政府意识到了这里的旅游价值,正在兴修道路、凉亭和休闲设施,只是担心这些人造景观是否会夺走原来旖旎的田园风光。
天地石刻园是以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义新建的旅游项目,从大门入口处的汉白玉立柱到园内碧波万顷的泰山水库再到灰红色的主楼外墙,整个园区气势恢宏,加拿大籍华人吴杰森先生捐献的七千余件石刻精品就将在此安家,这里将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石刻文化景观。从亭台楼阁、道路绿化到建筑布局,石刻园雏形已现,已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信步赏景,驻足留影。项目建设现已进入了外部绿化、室外景观到室内陈列布展的最后冲刺阶段,到处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施工场景,“奋战70天”的大红横幅标语清晰可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就在不远处的粼粼波光里,却有闲适的垂钓者在享受着午后暖阳。据说5月份天地石刻园的石奏天音馆、石秀天珍馆、石祈天福馆和临时展厅4个展馆将率先对外试运行,预计7月份整个天地石刻园将可对外开放。想像不久以后游人如织的场景,在万千个游览者中一定也有我和家人的身影。
齐梁陵墓石刻是研究南北朝文化的历史瑰宝,游览所去的是位于荆林三城巷村附近的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建陵坐西向东,在南朝诸帝陵中,这里是石刻遗存最多的一座,神道有4对8件的石刻群。建陵陵墓华表堪称一绝,陵前神道进口依次陈列有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石龟趺座各一对。石兽为天禄、麒麟,两兽昂首突胸,造型雄伟,两翼微翘,细鳞中饰有五瓣小花,兽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装饰。神道柱作瓦楞纹,柱上的石额上有隶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 建陵往北有梁武帝萧衍之修陵,往南有齐明帝萧鸾兴之安陵。除了这里,丹阳境内还有齐、梁时期的帝陵十多处。看着这些具有1500多年历史,依然造型生动、气魄雄伟的石刻艺术珍品,惊叹古时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同时也为还在历经风吹雨打日晒的全国重点文物而心痛。据同行的文友介绍,曾有日本友人来此观摩,当亲手触摸到天禄、麒麟时禁不住泪流满面,感慨石刻的精美和自己的幸运。
暮色渐临的时候,依依踏上了归途,尽管有些疲倦,还是感叹身边蕴藏着的这些历史景观。很多的时候,总是喜欢远行,渴望欣赏远方的风光和臆想的景物,却往往忽视了身边的风景,于是常常满怀期望而去,怅然若失而归。其实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心里,只要抱有感恩和怀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别样精彩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