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4|回复: 11

坚强母爱重燃儿子生命之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7 2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ffgg 于 2011-6-7 21:36 编辑

坚强母爱重燃儿子生命之火
来源:丹阳日报   时间: 2011-05-31 胡玉芬 李傲辰


    即将大学毕业的王亦恺  
  
    [接受采访的同时,贡晓晖还在帮儿子进行康复训练。  


王亦恺自强不息的事迹打动了一位河北姑娘的芳心,收获了爱情。



      对于“王亦恺”这个名字,也许有人会觉得有些陌生,可是提起2005年7月新世纪花园门口的那场车祸,许多人至今仍会发出一声声惋惜的叹息:可惜了,那么优秀的孩子!”其实,在这场车祸中受重伤的孩子就是从省丹中毕业、刚拿到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王亦恺。6年过去了,在生死边缘徘徊了一回的王亦恺现在怎么样了呢 ?敲开王亦恺的家门,温馨的套房内,王亦恺正和父母亲在一起吃晚饭,明朗的谈吐,秀气的举止,坐在那里的他让人怎么也看不出那场车祸的痕迹 。王亦恺说,不再灵活的左脚和左手还是给他的一生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迹。
      回忆起2005年7月,那从极喜到极悲的一段日子,王亦恺母亲贡晓晖脸上的笑容就渐渐地隐去。
      一直都极优秀的儿子从上学起就没让她操过多少心 。回忆起车祸前的王亦恺,贡晓晖眼中有着淡淡的骄傲:王亦恺从小便对数字有着过人的敏锐反应,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参加镇江市举办的智力竞赛,获得了二等奖 ;上学后他又屡获各种数学竞赛奖,江苏省小数报竞赛一等奖,全国华罗庚金杯赛银牌 、江苏省数学竞赛一等奖 ;随后他被保送进入省丹中就读 。”一连串的辉煌似乎也为王亦恺编织好了未来之路。
      王亦恺就在这一帆风顺中成长着,2005年7月11日,王亦恺以632分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东南大学建筑系录取了。喜悦中的父母应允他次日为他买一台电脑。
      然而,命运就在此时发生了转折。
      2005年7月12日,买电脑回来的路上,一场车祸让王亦恺及家人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弯道口,王亦恺被一辆白色赛欧小轿车撞倒,当即昏死过去。
      已到中午12点,父母等他吃饭,左等右等都不来,贡晓晖就打他的手机,却是一个陌生人的声音,说:你家孩子出事了 。”贡晓晖跌跌撞撞跑到小区门口,就看见儿子躺在马路边,她扒开儿子的瞳孔一看,发现瞳孔都散大了。“我儿子没有命了……”她疯了似地联系车子,打电话给医院请求安排紧急抢救 。很快,王亦恺被送上了手术台,他的左右脑都有出血病灶,当天就开了两刀,清除颅内出血。因严重的脑外伤,在重症监护病房抢救了整整十天,血还是无法止住,他又被转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脑袋上又开了三刀。
      短短一周内王亦恺连续进行了五次开颅手术,父母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伴随着一张张病危通知书,贡晓晖的精神几乎崩溃,不吃不喝也不睡,她坚持不肯用安定镇静,生怕上帝会趁着她睡着的间隙将儿子从她的身边掠走。为了防止她精神分裂,医院的同事们不得不给她强行注射安定 。过重的伤势让医生们束手无策,最后一次手术后,主治医生也无奈地摆摆手说:我们已经尽力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甚至有好心的人劝她“长痛不如短痛”。此时贡晓晖已经彻底倒下了,躺在床上滴水不进,除了眼泪,只有一句话:我儿子是那么优秀的一个孩子,他不会狠心离开我的。”一个月后,王亦恺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贡晓晖带着他到省人民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由于右半边脑袋几乎全部损坏,他的脑功能评分非常低,只有20分,接近于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贡晓晖和丈夫精心伺候着他,不停地给他翻身,换尿布,按摩全身,还时常把他搬到轮椅上坐坐 。十个月后,王亦恺终于醒来,“恺恺,你能认出我来吗 ?我是妈妈啊!”但是王亦恺却连母亲也认不出了,只是一个劲地喊妈妈为“阿姨”,喊爸爸为“叔叔”。
      那十个月里,除了去医院,贡晓晖从不出门,更不敢上街,看到人家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就会止不住掉眼泪。
      为了给王亦恺去上海补颅骨,挂号排队两三个月才轮到他。因为当时王亦恺行动很不方便,去住院要做很多准备,又怕去迟了床位被别人先占,一接到电话通知,贡晓晖立马只身赶到华山医院去办入院手续 。谁知医院要求病人到场才能办理,贡晓晖再三求情不成,急得在医院嚎啕大哭,医生们最后被她打动,破例先把床位留下 。贡晓晖办妥手续,连夜赶回家收拾东西,第二天一早就用救护车载着儿子冒着浓雾赶往上海,一路上不停打电话给上海,告知行程,请求无论如何保留床位。入院后,主治医生让他们权衡利弊:手术风险很大,王亦恺的生命很有可能在手术中就停止 。王亦恺的爸爸害怕了:“我们要不就回去吧,至少还能看到孩子在跟前。”贡晓晖却“狠心”地坚持“宁可做过也不错过”。她说:曾经那么优秀的一个孩子,我不想让 如今,笑容又出现在了一家人的脸上。
       他的一生痴痴傻傻地度过 。”医生在王亦恺脑袋里装了引流管以清除脑积液,还用肽合金修补头部两侧手术去掉的颅骨 。手术后第二天,王亦恺终于醒了过来:妈妈我身上疼 。”看到儿子突然清醒过来,被儿子称呼了大半年阿姨叔叔的贡晓晖和丈夫激动得抱头痛哭。
      看到希望的贡晓晖不肯就此放手,她要重新找回曾经那个聪慧活泼的孩子。
      从那时起,贡晓晖陪着王亦恺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康复之路 。对王亦恺实施感觉统合训练,让他体内的感觉器官得到刺激,以便大脑皮层受刺激后,对这些感觉器官进行分析,进行网络的重新建立。在近两年时间里,王亦恺前后12次住进医院康复科针对脑神经网络进行“刺激”训练,治疗师用冰水、针灸、木棍、脑电疗等进行温、痛刺激;通过几何拼图、搭积木培养空间能力 ;背诵英语单词、记电话号码提高记忆力 。大脑皮层对这些感觉器官进行分析,重新建立“网络”系统……医生们欣喜地看到,王亦恺的智力和体能都在飞快提高。为了节约费用,母亲当起了儿子的家庭康复治疗师,帮其按摩推拿、牵伸,家里有好多简易的康复锻炼器械,他每天要练习七小时以上。为矫正腿部肌肉痉挛,他必须靠墙在一个斜板上站半小时,常常痛得汗直淌 。注射肉毒素,一次要打20多个针眼,他一声不吭 。由于刻苦锻炼,他的四肢肌肉一点没有萎缩 。康复一段时间效果变慢了,母子俩就再到医院康复科学习新的方法 。患病两年里,妈妈寸步不离地陪了他一年半。
      王亦恺在恢复意识后,母亲就开始通过数字帮助他恢复记忆 。玩扑克牌“24点”游戏,提高心算能力 。医院里招商银行的电话,母亲也会让他背下来,还有家人的身份证号,朋友的手机号等,只要他想记住这些数字,他就不会轻易忘记 。他大脑对数字的敏感常常让人吃惊。
      2007年8月25日,在历经了两年多的磨难与生死挣扎,贡晓晖一家终于伴着王亦恺走进了东南大学的校门,虽然从建筑系转至了会计系,王亦恺的大学梦想终于在母亲双手为他插上重生翅膀的同时实现了。办完手续在新生报到处,贡晓晖亲手为儿子戴上东南大学的校徽,母子俩合影留念 。贡晓晖感慨万千,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站在新生报到处了。2005年王亦恺拿到录取通知书,却因车祸重伤成植物人,上学的事根本想都不想 ;2006年,王亦恺清醒过来了,新生报到时他们一家来到东大申请入学,但当时王亦恺状况还不太好,向学校说明情况后父子俩走了,留下贡晓晖一个人,站在报到处痛哭好久……那天,贡晓晖站在报到处激动地说:那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还有今天!今天我开心得不得了,真的,今天的阳光也特别灿烂 。对儿子我并没有特别高的期望,只希望他首先能顺利完成学业,然后能自食其力,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面对人生的再一次重生,王亦恺最感谢的就是做医生的母亲 。在母亲爱心陪伴和支持下,王亦恺又迈入了人生的正常轨道中。
      “母亲用撼动天地的爱重新燃起儿子的生命之火。”王亦恺在自己《残疾的完美》博客中,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催人泪下的短文:母亲日日夜夜守在床边,一口一口地把饭菜送进我嘴里,大小便失禁的我床褥却总是干干净净的 。是母亲的坚持让我获得新生,母亲一边精心地照顾着瘫在床上的我,一边咬紧牙支撑着这个被车祸拖到崩溃边缘的家庭,承受着一个女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母亲赐予我两次生命,来世我们续写母子情缘。
      为了读完这四年大学,为了不让丢失过的“记忆”影响学业,贡晓晖陪着王亦凯用坚持、用毅力续写着重生的奇迹。王亦恺在用不灵便的双脚迈进大学校门时曾面带微笑信心十足地说:别人用1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我会用4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我相信,我会赶上同学的 。我希望,四年后,走出校园的时候比现在更开心 。”四年,对于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是弹指一挥间 。可是对于王亦恺来说,却是要经受怎样的考验:东南大学江宁校区4000亩之大,从教室到宿舍,从食堂到图书馆,中间可能有不少路程,还有上下楼梯,每次从公寓到教室他就要走半小时。
      贡晓晖眼含热泪激动地告诉记者:恺恺真的做到了。在东南大学就读的四年里,王亦恺没有缺过一节课 。记得有次台风登陆南京,可王亦恺硬是穿着雨披、顶着台风用着不甚利落的双脚坚持走到教室上课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磨难和感受了很多人间真爱,大学期间,王亦恺爱上了写作,他参加了东南大学文化节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如今,收获了爱情的王亦恺即将大学毕业,虽然因为手脚的不便会让他在找工作时遇到不少困难,可王亦恺仍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着未来,他说:这点挫折困难不算什么!妈妈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相信这次的生命自己将活得更加精彩。
      严重脑外伤后康复效果如此神奇,王亦恺创造了神话!“那段日子是怎么过来的,现在都记不清了,只有那种度日如年的煎熬感还深刻地留在记忆中 。”记者告别时,她感慨地说:还有很多家庭正经历着同样的磨难,我想告诉他们,不要放弃希望!”
发表于 2011-6-7 21: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同学哦~望以后一切都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扬子晚报6月6日的报道:

东大丹阳籍坚强小伙子王亦恺完美毕业

     六年前,刚拿到东大建筑系录取通知书的丹阳男孩王亦恺在遇车祸后右半边脑袋几乎全部损坏,接近于痴呆,随后在母爱呵护下重新苏醒,2007年9月,他顶着有两块肽合金“补丁”的聪明脑袋,走进东南大学的校门。这个感人的故事经本报独家报道后,在不少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4年中,他没缺一堂课,完成30门课,还拿到英语四级证。6月4日,他以最高票入选“2011东大最有影响力十大毕业生”。
  ●留在东大的“半脑传奇”
  总共500票,他以456票当选最有影响力毕业生
  只剩四分之一右脑的偏瘫病人,拿到东大毕业证  
  “2011东大最有影响力十大毕业生”评选中,当晚共有21名毕业生在第一轮网络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到现场拉票推荐自己的机会。王亦恺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出场。和四年前相比,他明显长高了,也变得结实了,当主持人叫到他的名字,王亦恺利索地站起来,和大家挥了挥手,走上台去。他的左腿仍然有些不便,左手还“不太听话”,从第一排座位上走到舞台上,短短一段路,比其他学生多花一倍的时间。但在众人瞩目下,王亦恺抬头挺胸,走得很自信。刚走到舞台中央,他迫不及待地展开讲稿念了起来:“高三暑假遭遇严重车祸的我,在昏迷十个月后幸存下来,严重的脑外伤让我变成一个肢体二级伤残的偏瘫病人,而更大的不幸是严重的脑外伤让我的右侧大脑只残存了四分之一的脑细胞,然而不绝于耳的是东南大学对我的声声‘呼唤’……”讲稿才念了个开头,台下已有同学在小声地抽泣,念到一半,很多同学泪流满面。“半脑奇迹是我留给东大的故事,而我带走的是一张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当他骄傲地说将带走东大毕业证,现场掌声雷动。这一幕让记者不由想起四年前,王亦恺刚步入东大,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四年后,当我走出东大校门时,我会比今天更开心的。”他做到了。
  四年没缺过一堂课,听不懂的课就留在教室多听一遍  
  为了给儿子鼓劲妈妈和王亦恺的爸爸特意从丹阳赶了过来。之前,王亦恺都是独自一人在东大生活,妈妈请了一位阿姨照料他的生活。东南大学江宁校区4000亩之大,从教室到宿舍,从食堂到图书馆,中间有不少路程,还有上下楼梯,当年开学之初,很多人不禁为他担心能不能坚持下来。妈妈告诉记者,为了方便王亦恺,学校特意腾出一间宽敞的教师公寓,但因为学校实在太大,教室分布得比较散,每天出门上课还是要走上半个小时。“刚开始,阿姨总跟着,后来他都一个人走,一走就是四年。”东南大学经管院副书记祝虹欣慰地说,王亦恺在四年中,不论刮风下雨,从没缺一堂课,顺利完成30门课程学习,拿到英语四级证书。“听不懂的课就多听一遍啊。”为了听懂高数课,王亦恺上完本班级两节课后,常留在教室内,跟着其他专业的同学把同样的内容再听一遍。凭着这股拧劲,王亦恺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当主持人公布王亦恺以456票(共500张票)当选“十大最有影响力毕业生”第一名时,其女友再次喜极而泣。
  ●苦难中生长的爱情之花
  女友的陪伴让他重沐阳光,“半脑”男孩明年5月当新郎
  细心的同学发现,当王亦恺在舞台上演讲时,台下有一名女孩哭得特别伤心,从头到尾眼泪没断过。说起这个女孩,王亦恺忍不住打趣:“她就是这样特别容易感动。”她就是王亦恺的女友——一名健康美丽的女大学生。在东大四年中,王亦恺不光拿到了毕业证,还收获了爱情。原来当年王亦恺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其中包括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女孩先先。两年前,先先偶遇王亦恺的同学,并主动要了王亦恺的手机号码。两人通过电话、网络交流了一个多星期。见面后,先先温柔的一句话彻底让王亦恺敞开了心扉。“早知道你伤成这样,我应该早点来看你。”车祸后王亦恺的记忆力不好,比较健忘,先先就鼓励他考四级,同学很诧异,能行吗?“你能行!”先先的鼓励让王亦恺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先先!从此,每逢她学校无课的时候,她都会过来陪着王亦恺背单词。来学校时,她就常常陪王亦恺一起上课,目的是要逼他坐在教室的最前面:“恺宝宝,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渐渐地,王亦恺改变了喜欢坐在教室角落封闭自己的习惯,和同学们融在了一起。“先先是个好女孩,明年五月份,他们要结婚了,我的儿子要当新郎了。”妈妈高兴地邀请老师来喝喜酒。记者 蔡蕴琦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希望陈周萍坚强挺过难关。
     
发表于 2011-6-7 2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单位综高部部长王国忠的儿子。全校师生都被这感人的故事感动着。好样的,王亦恺!不寻常的你收获了学业、收获了爱情,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发表于 2011-6-7 2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希望王同学的经历能给周周及家人一些启发,化茧成蝶是个漫长的过程。
     
发表于 2011-6-8 2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感动于王亦恺的故事,同时也祝愿陈周萍能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11-6-9 1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感动,祝福!{:1_511:}
     
发表于 2011-6-10 20: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祝福!~
     
发表于 2011-6-10 23: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帅锅哦,稀饭···
发表于 2011-6-11 08: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祝福王一家!
发表于 2011-6-12 20: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他在新浪还有博客  名字叫残缺的完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10 19:55 , Processed in 0.0535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