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承受时间之殇的“三十间房” 在生我养我的故土小村上,有一建造年数不详的老屋,村民都称之为“三十间房”。村子叫大石家山,属司徒镇,位于丹阳西部与丹徒交界处。 “三十间房”称谓的来历,是因为老屋分三排,每排十间,共三十间。老屋的建造年代,现村上年长者可能也说不清了,我想可能应是清早期吧。房屋的最初主人,也可能是殷实大户人家,“三十间房”的建造风格一致,应是同一时期同一人家所建。 整座房屋方方正正,每边约长三十米。两排之间有天井,最东排的前端也为天井,排与排之间的两端与中间也有房屋相连。所有房屋均为砖木结构,柱子、梁都为粗大的木头,楼板也为厚木板所铺,再加上椽、门、窗,木料的总用量应是很大的。整个房屋的外墙均为砖石砌成,墙的下部三四层有部分是用石板所砌,所用的青砖很大,质量超好,经几百年的风雨而丝毫无腐蚀损坏。外墙的一楼所开窗户均较小,可能是为防盗防匪所想。内院天井除隔墙和朝西为砖墙,其余朝天井的一二层均是木门木窗和木板,上有许多精美的木雕,包括外围砖墙上也有许多精美砖雕。所以房屋的建造者应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三十间房”也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建立了茅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石家山也是新四军革命活动之所,“三十间房”也常成为新四军召开会议的场所,一是房子大,易隐蔽,二是整个“三十间房”互联互通,也容易转移。解放后,村上民众也和曾在这里抗日的新四军官兵多有联系。更为神奇的是,听村上老人,日本鬼子曾多次放火烧“三十间房”,但老屋都丝毫无损,应是上天也在保佑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 以前“三十间房”里的住户较多,人民公社时期我队是银海大队第八生产队,队里的大部分住房在住在“三十间房”里。那时的“三十间房”是热闹的“三十间房”,邻居做饭时的锅碗声隔几户人家都能听见,晚饭后“三十间房”的住户便串门聊天,去得最多的便是中排北端的队长家。到了年终,我们八队人家蒸糕和馒头也都集中在一户人家里做,包团子馒头用的芝麻馅料也共用一个石臼,石臼在最东排的一个通往中排的过道里。我家住中排最南端,楼下也有一通往天井的过道,夏天时过堂风从过道穿过很凉爽,所以便置一长条桌和几张小凳乘凉拣菜做家务。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三十间房”里的住户逐渐都建了新房搬出了“三十间房”,依然住在“三十间房”里的住户也逐渐减少,无人住的房子缺少维修也越发破旧,最南端的几间也都已拆除。 时间在流逝,历史的痕迹也在减少,但“三十间房”依然印记在记忆中,并也希翼得到修复和开发,恢复她美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