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518mao 于 2012-7-8 15:56 编辑
江阴印象
清明江阴游(1)——兴国园
去年年底到江阴游玩了一次,游览了江阴要塞森林公园和黄山湖公园。清明小长假到来,恰好天气晴朗,又再一次来到江阴。一天游玩了相近的兴国园、刘氏兄弟故居、文庙和中山公园,先说兴国园。
乘常州江阴城际公交来到江阴杏春站下车,一街之隔二百多米处便是兴国园。园子给人最大的感受便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小巧秀丽,再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园中游人较少,宁静恬然。
兴国园占地面积不大,但步步皆景,处处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长廊,细细游玩,也要近半天时间。游玩下来,体会很多,一是管理到位,虽是开放园林,但维修维护细致严格,园内卫生整洁,说一个细节,园内小亭、长廊的长凳,园中的石凳、木椅,都是一尘不染,就是无人锁着的室内也是窗明几净,更夸张的是长廊靠地面木格上也无灰尘,可见保洁人员的辛劳和负责。对照我们丹阳的几处公园实在叫人脸红。二是游客的文明素养也好,游园时也没见保洁人员,但园内地面不见垃圾,游客都能将垃圾丢入垃圾箱中,也说一细节,园中有一处盛开的玉兰花,美丽的花枝伸展垂到长廊,旅客伸手可触,但花朵未少一瓣(有照片为证)。
兴国园大门
园内景色
兴国塔
花映残塔
洁白如玉
双花戏鱼
长廊
园内景色
砖雕
园内景色
园内景色
清明江阴游(2)——刘氏兄弟故居、文庙
兴国园旁边不远即为刘氏兄弟故居和文庙。在说刘氏兄弟故居前,先说故居的位置,从卫星照片可以看到,东西向为江阴的主干道人民中路,在这条车水马龙道路中间的古建筑就是刘氏兄弟故居。马路在这里绕故居从两边经过,所以故居边上都立有防撞的柱子。仅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本地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尊重。如果对自己文化和历史都不知尊重与保护,那他的发展必然也失去根基,即使马路修得再好,高楼建得再多,也犹如绣花枕头罢了。再之,对本地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尊重也是招商引资的软环境之重点,也易获得他人对你的尊重。故居保护得很好,即使不是名人故居,也可以让他人了解江阴本地的民居风格和文化历史。
刘氏兄弟故居的大门口旁便是江阴文庙。文庙修旧如旧,保护和维修得很好。文庙儒家文化氛围很浓厚,处处都有儒家文化的介绍和论语等儒家经典作品的片断。要说美中不足的是,就是文庙门口是古玩市场,稍显嘈杂。
卫星地图上大街中间的便是刘氏兄弟故居
街中心的故居
故居大门
故居内景
故居内景
故居内景
文庙牌坊
文庙景色
长廊
文庙大成殿
功名树
曲阜柏
文庙内景
论语名句
文庙景色
清明江阴游(3)——中山公园(江苏学政遗址)
刘氏兄弟故居门口左街边是江阴文庙,再往前不远是中山公园(江苏学政遗址)和江阴的步行街。 中山公园(江苏学政遗址)和最前面说的兴国园是截然不同的现个世界:兴国园宁静幽然,人或慢行其中,或闲坐长凳,完全沉浸在满眼美丽的风景之中;而中山公园(江苏学政遗址),则是人流如织,声音鼎沸,从照片中也可以看出两处明显的差异。 中山公园(江苏学政遗址)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公园处于商业闹市的步行街之旁,人流量多,二则公园的定位可能就是人们的娱乐场所。 一进入江苏学政节署仪门,也即中山公园大门,便感觉进入人的海洋,人跻着人,摩肩接踵,因有大群人在跳舞;再往内走,有一群老年人的抖空竹,其中一老者手中的空竹翻飞自如,花样百出,让人叫绝;再往里,人流较多的地方还有茶馆、唱戏和唱歌的表演,唱戏和唱歌表演的都是平民百姓,但表演得一丝不苟,伴奏的音乐也不是伴奏带、卡拉OK带,而是拉着二胡、弹着吉它的小乐队,可以江阴的群众文化的水平,特别是那唱歌的小伙子中气足功底厚,歌唱得非同一般。 从兴国园和人民公园的不同风景也使人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一面。历史和人文,兴国园带给人的是历史的回顾,人于其中是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底蕴。而中山公园则更多体现的是人文理念,以人为本,让百姓生活如意,幸福快乐! 还有一让人想不到的是,明清时期江苏省的最高教育管理机构——江苏学政节署,竟然不在南京而在江阴。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我所写的感受并非是羡鱼之情,更多的希望我们丹阳能做到以他地发展为镜,使丹阳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好丹阳的历史与文化,能更好地以人为本,让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
江苏学政仪门
年轻人的生活
跳舞
抖空竹
戏剧表演
小伙子的歌唱得真不错
雕塑
步行街
步行街上的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