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穿行在广袤而悲怆的新疆大地上 常听人说,不到新疆旅游,不知新疆和中国有多大? 下面,先晒一下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排名: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6万平方千米 2: 西藏自治区122.8万平方千米 3: 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千米 4: 青海省72.23万平方千米 5: 四川省48.14万平方千米 6: 黑龙江省45.48万平方千米 7: 甘肃省45.44万平方千米 8: 云南省38.33万平方千米 9:广西壮族自治区23.6万平方千米 10:湖南省21.18万平方千米 11:陕西省20.56万平方千米 12:河北省18.77万平方千米 13:吉林省18.74万平方千米 14:湖北省18.59万平方千米 15:广东省18万平方千米 16:贵州省17.6万平方千米 17:江西省16.7万平方千米 17:河南省16.7万平方千米 19:山西省15.63万平方千米 20:山东省15.38万平方千米 21:辽宁省14.59万平方千米 22:安徽省13.97万平方千米 23:福建省12.13万平方千米 24:江苏省10.26万平方千米 25:浙江省10.2万平方千米 26:重庆市8.23万平方千米 27:宁夏回族自治区6.64万平方千米 28:台湾省3.6万平方千米 29:海南省3.4万平方千米 30:北京市1.68万平方千米 31:天津市1.13万平方千米 32:上海市0.63万平方千米 33:香港特别行政区1101平方千米 34:澳门特别行政区25.4平方千米 从上述数据可知,新疆约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比江苏大16倍,比北京大99倍;又相当于3个法国、4个日本或德国、5个菲律宾、6个新西兰或7个英国的国土面积。 车子出市区、上高速,很快就远离喧嚣尘世。 从乌鲁木齐到乌尔禾大致上是通过一个高速、途经3个国道。具体讲是从乌鲁木齐出发 → 乌(鲁木齐)市至奎(屯)高速→ 呼图壁 → 312国道 → 201省道 → 217国道 → 乌尔禾区,全程约400余公里。 一眼望去是茫茫的原野。这原野与内地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它向我们展示的不是绿色的自然植被、不是袅袅升起的炊烟、不是村落三五座孩童嘻笑其间、农人七八个荷锄劳作,而是绝少看到庄稼、树木、村庄与人烟。 根据《中国各省森林覆盖率排名》(2006年版)的数据,其中排名第一的福建省森林覆盖率为62.9%,排名第31位的新疆森林覆盖率仅有 2.1%。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与新疆独特的气候与水土分布条件相关。 新疆不同类型的土壤的面积分布百分比: 风沙土22.7%; 棕漠土14.19%;棕钙土8.63%;寒冻土6.1%;石质土5.02%;灰棕漠土4.97%;冷钙土4.94%;栗钙土4.42%;盐土3.84%;寒钙土3.45%;草毡土3.13%;草甸土2.59%;黑毡土1.67%;黑钙土1.58%;寒漠土1.43%;林灌草甸土1.23%;灰漠土1.12%。 新疆年均降雨量是多少? 150毫米。 江苏年降雨量多少?800-1200毫米。江苏梅雨天出现豪雨时降水量就可达到新疆的年雨量。 怪不得刚下飞机,地陪陈导便笑吟吟的恭贺贵宾降临,称在雨水稀少的新疆,只有身份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到天降甘霖的待遇。 当然,新疆也有绿洲,新疆绿洲的一般分布规律: 在横跨副热带、温带的世界各荒漠地区大致都有绿洲分布,且多处在内流区域。我国绿洲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柴达木盆地及河套平原,其分布基本受地貌结构、水系格局和人类活动历史的制约。 新疆是我国绿洲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一—阿尔金山北麓、伊犁谷地和额尔齐斯河流域。分布规律可概括为:逐水土而发育,随渠井而扩散;环盆地而展布,沿山前而盘居;多分散而偏小,趋集聚而增大。 1.逐水土而发育,随渠井而扩散 新疆绿洲多分布在出山口的河流沿岸的平原和湖泊、河流的三角洲。哪里有充足可靠的水源,哪里就可能形成绿洲。特别是水土和光热资源组合优势明显的地方最容易发育绿洲。如南疆的几大片绿洲都分布在年径流量在lO×108立方以上的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渭干河、喀什噶尔河、孔雀河等河流域的中下游冲积平原;北疆天山北麓的诸多河流,如玛纳斯河、奎屯河、呼图壁河、头屯河、乌鲁木齐河及博尔塔拉河、精河等流域的冲洪积平原。这些河流的冲洪积平原或冲洪积扇中下部引水方便,土层也较深厚,最适宜农耕。人类逐水土而垦殖,绿洲也就随水土而发育。在各流域灌区,随着渠道的延伸和完善,泉井的开凿和引取,使农垦不断扩大,绿洲也随之不断扩散。 通过计算分析表明,绿洲分布、绿洲规模与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的引用数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在现阶段(以1995年的用水量为例)生产发展与科技水平下,新疆平均l×108立方水(指实际耗用)可养育人工绿洲1.58×104ha(折合23.74万亩或158.28平方千米);即1平方千米的绿洲需年耗63.18×104立方水,也就是1亩人工绿洲平均年耗水421.2立方。南疆每亩绿洲约需水500立方,北疆约需343立方,吐鲁番则需780立方。其中南疆因蒸发强烈,水的利用率不高,养育1平方千米的绿洲需年耗74.86×104立方水,北疆平均养育l平方千米的绿洲只需年耗51.45×10立方水。而1949年,l×108立方水(指实际耗用)大致可养育人工绿洲1.25×104ha。目前,比解放初的水平稍有提高。 2.环盆地而展布,沿山前而盘居 新疆绿洲基本展布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周围。特别是塔里木盆地,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环盆地而呈菱形或圈层不连续的分布格局。这与地貌形态、水系分布及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绿洲东西展布11OO千米。绿洲圈层的厚度不等,从几千米到十几千米、几十千米,最宽达到lOO千米。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1991年),荒漠化问题波及到全球大约9亿人口(有的资料称12亿人口,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6亿公顷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而且还在扩大中。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有3 600万平方千米,其中一半在非洲,半个世纪以来,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了65万平方千米,萨赫勒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在亚洲,荒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4%,中亚地区由于20世纪50年代的过度开发,生态恶化已波及400万平方千米的广阔土地;在北美洲,有4亿多公顷土地的荒漠化正日趋加剧;在南美洲,荒漠化已影响到290万平方千米土地。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土地仍在以每年5万—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展,其中以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区发展最为迅速。直接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每年的损失高达420多亿美元。 全球荒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无力独自应付荒漠化扩大和加剧的趋势。鉴于荒漠化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人类只有携手合作,才能遏制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全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加强了防治荒漠化的合作。1977年8月29日到9月9日,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方案。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1993年5月到1994年6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历经五次会议,完成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的谈判。通过谈判,联合国于6月17日制定出《公约》文本,并于11月29日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994年10月14日,《公约》在巴黎正式开放签字,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公约》上签了字(1996年12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正式加入《公约》),这标志着人类与荒漠化的抗争揭开了新的篇章。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国家林业总局估计(1997年),我国因风沙活动、水蚀和盐渍化等因素形成的荒漠化土地为26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据《中国21世纪议程》的统计数据(1994年),中国荒漠化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其中风沙活动和水蚀引起的荒漠化几乎各占一半;全国约有1.7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约有2 100万公顷农田遭受荒漠化危害,800千米铁路和数千千米公路因风沙堆积而阻塞;全国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亿—30亿美元,间接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3倍);生活在荒漠地区和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近4亿,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0多亿元。西北、华北、东北的13个省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几乎年年都有干旱、沙尘暴等灾害发生。(相关数据引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数字图书馆) 水是生命之源。新疆无水,可持续发展从何谈起? 新疆的现状如何,笔者上网搜索了一下,一条旧闻映入了眼帘:《新疆绿洲面积50余年间扩大近一倍》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18日电(记者曹志恒、张泽远)近年来,由于防沙治沙绿洲体系建设和当地人环保意识的增强,被塔克拉玛干沙漠环绕的和田绿洲降尘量逐年下降,绿洲内部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 ‘和田人民真是苦,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这句民谚是对当地恶劣生态环境的描述。和田地区四季多风沙,每年浮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和田地区林业局介绍,30年来,和田地区被流沙吞没的农田达46万亩,沙漠化土地和草场退化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 近五年来,和田绿洲内的降尘量逐渐减少,地区环保局局长卡哈尔江说,2001年和田地区的平均降尘浓度为158.32吨/平方公里/月,2005年平均降尘浓度为104.88吨/平方公里/月,降尘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和田地区环保局介绍,绿洲内部小环境生态趋于良性,得益于当地大规模建设生态防护林和遏制樵柴、滥垦等破坏行为。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保护,和田地区已有人工林297.8万亩,形成了防护林、经济林、荒漠林、柴薪林合理配置的生态网络体系。当前,和田地区已有168万亩经济林木,每年整枝修剪的大量薪柴可部分解决农民用柴问题。 在历史上因风沙侵袭三迁县址的策勒县,人们深知防沙植树的重要性。策勒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如今,全县已经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部分地区的林网化程度已经达到98%以上。” 这些消息让人足以为之兴奋,但愿这些数据没有人为的水分,而且时隔6年之后百分比又在大幅增长! 一路上,古老的胡杨树残存的枯枝处处可见,我们不知道它存活了有多少年,又死去了多少年,它伸出的“残肢断臂”仿佛在呻吟、在呼唤:救救我们吧,不然,我们的今天也会成为你们的明天呀! 虽然我不知道古老的胡杨是如何沦落到这个境地的,但是,我知道地球的平均气温每升高一度会有哪些后果? 关于全球变暖的后果对气候的影响,下面摘录一份报告: “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的发生率也会上升”。——摘自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1995年报告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整个国土最终将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兰姆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摄氏度,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黄荣辉院士说:“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摄氏度,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摄氏度”。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摄氏度,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早在1987年的气候分析就说明,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的日益严重的饥荒和降雨模式的巨变是一致的。据法新社记者报道,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欧加登地区是一个生活着约300万游牧民的半荒凉地区,3年来一直没有下雨,牛、羊,甚至骆驼都已渴死。1984年——1985年的干旱夺走近100万人的生命。现在,800万人等待着食品紧急援助。在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气候测量资料与近几十年降水模式的巨大变动对比后,结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降水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到了50年代,经过相对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之后,北非和中东降雨量极大地减少。”近40年来,干旱持续,并且出现得更加频繁,同一时期“欧洲的降水量显著增加”。这40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造成反复、持久饥荒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担心,这一趋势只是全球变暖的早期结果。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两万平方公里。 罗布泊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后塔里木河断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k㎡。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k㎡。1970年以后干涸,主因是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数量剧长,无休止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千米, 300多千米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罗布泊核试验场的面积大约是10万平方千米。 根据湖水变化,一些探险家认为罗布泊为“游移湖”或“交替湖”,摆动于北纬39—40°和40—41°之间。近来中国科学家作了实地考察,发现湖泊的西北隅、西南隅有明显的河流三角洲,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水系变迁时,河水曾从不同方向注入湖盆。湖盆为塔里木盆地最低处,入湖泥沙很少,沉积过程微弱。湖底沉积物的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汇水中心。只是湖水有时偏北,有时偏南,并非大范围的“游移”。 那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已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1℃。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只是一片沙漠。 在罗布泊干枯后,就连“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的胡杨树现在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 但愿再过五十年,新疆和中国不会面临这样的窘境! 但愿通过地球人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我们拥有的地球永远摆脱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噩梦! …… 太沉重了,让我们换个话题吧。 应当说,按照当下标准,换在内地来讲,克拉玛依是一座旅游富矿:克拉玛依市主要旅游参观景点大致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自然遗址(景观)。主要有世界魔鬼城、黑油山、艾里克湖、白杨河大峡谷、野生胡杨林、彩石滩、油砂山、恐龙化石丘、红山丘、未名湖、玛河古道、西部戈壁地质公园吐孜沟、中拐荒漠自然植被保护区、清代居民村落遗址、乌尔禾天然沥青脉、独山子泥火山;二是石油工业遗址(景观)。主要有独山子油井遗址、独山子蒸馏釜遗址、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克1号井、英雄193井、克拉玛依展览馆、克拉玛依地质陈列馆、中国石油西部井控中心、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以及石西、陆梁、彩南、准东沙漠油田和野生动物逍遥油区。三是城市景观。主要有世纪公园、新行政区、文化一条街、人民广场、克拉玛依河、九龙潭、黑油山公园、朝阳公园、东湖公园、阳光水世界、风城高位水库、大漠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侏罗纪冰雪世界、西月潭(水库)、白碱滩游乐园、魔鬼城恐龙奇石馆、龙吟山庄、独山子滑雪场以及朱德视察独山子下榻处。四是荒漠生态农业景观。主要有大农业观光园区、林业基地、普林生态科技园、庭院经济区和永升度假村等。其中,最著名的有世界魔鬼城、黑油山、艾里克湖、白杨河大峡谷和野生胡杨林。 由于克拉玛依不在我们的预定线路之内,只能忍痛割爱了。 汽车离我们的目的地愈近,有生命的指标就愈多,这里所指的生命指标,不仅是象征植物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沙漠红柳,也不仅是矮壮的向日葵、开着五彩缤纷花朵的棉花,还有被人类赋予生命习性的“磕头鸡”(因其一端不停地行作揖状而为当地居民冠名)----采油树。 在克拉玛依的境内,成群分布着千千万万的采油树,不畏寒暑,不分昼夜,艰苦劳作,不求报酬,它是石油工人的象征,它是能源工业的象征,它是现代产业革命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