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5|回复: 7

探访梁武帝旧宅--塘头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9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塘头村,是云阳镇前艾颜巷行政村塘东、塘西两个自然村的总称,位于齐梁帝陵修陵正东方向一公里处,村中间有一面积约百余亩的大塘,将塘头村分割为塘东和塘西两部分,。
    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镇江府.古迹》条下记载:梁武帝宅,基在塘头村,即位幸旧宅,观旧井上梨枣并儿时所植。这里明确载明了,梁武帝家旧宅在塘头村,梁武帝544年幸驾兰陵时看到自家老井上的梨树枣树均是自己儿时所栽植的!这可能是有关梁武帝旧宅最早位置最明确的记载了。

    南宋《嘉定镇江志.卷十一》中也记载:梁武帝宅,基在塘头村,即位幸旧宅,观旧井,井上梨枣并儿时所植,尚存
    另外,根据《丹阳县志》卷12古迹类中载:“(梁)武帝宅枣树,在东门外圹头村。帝尝幸旧宅,儿时所植也,今井尚存。”既然梁武帝旧宅在丹阳圹头村,当然南兰陵在丹阳。
    然而,根据《梁书-本纪第一》记载“高祖以宋孝武大明八年甲辰岁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也就是说梁武帝的出生地是在南京,现在南京门东“老虎头巷”还有当年舍旧宅建立的“光宅寺”遗迹存在。至于武进方面说什么万绥“智宝寺”是武帝舍旧宅捐建,则完全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毫无历史依据。
    那么,塘头村梁武帝旧宅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案是其此旧宅非梁武帝出生地,而是武帝父亲萧顺之出生居住的 地方。因为,根据史书记载,萧顺之乃“齐高帝族弟也”,齐高帝萧道成是东城里村人,两人小时侯曾一切玩耍,并“共登金牛山”,可见两家离得不远,而塘头村离东城村距离也就三、四华里地,应该也说得通。
    根据塘头村一七十岁以上的秦姓老村民讲述,塘头村西首靠近颜巷村方向以前确实有一个叫“萧巷”的庞大宅院,传说是“萧梁王”(当地人对梁武帝的称呼)家族的房子,萧家繁盛的时候家中仅模样相近的年轻漂亮丫鬟就有二十多个,可见家世之显赫。后来朝代更迭,萧姓家族迁出的迁出,衰败的衰败,“萧巷”变成了“消巷”,渐渐消失了,全村目前没有一户姓萧的。但萧家的大院子还是在很长时间存在的。
    随着岁月变迁,旧宅区域后来变成了祠堂(萧姓祠堂)。到了上世纪中叶,祠堂又变成了村办小学,再后来小学也撤并了,房子也全部拆了。至于旧宅的那口老井,据老人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还存在的,后来没人用就逐步淤废了。随着2007年高铁拆迁,老萧家祠堂所在的这片地方刚好在征用范围,不过祠堂旁边的专用池塘叫“祠塘”(也可能是“帝塘”)还完好保存,老祠堂的墙基据说下挖地基20公分也能见到,老井的位置则要仔细寻找。


塘头村老房子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5-29 17:12 编辑 ]
PIC_80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塘头村萧家祠堂之“祠塘”(帝塘)--当年武帝家常用的池塘。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4-19 15:01 编辑 ]
PIC_0167.jpg
PIC_1110.jpg
PIC_4131.jpg
PIC_34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1: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塘头村老树
PIC_3914.jpg
PIC_6104.jpg
PIC_45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3: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祠塘"就在高铁线西侧
PIC_5094.jpg
PIC_58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15: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萧江氏源出兰陵东城里萧氏
      中国萧江氏祖居江西婺源江湾。经查《萧江世系谱》和《江湾萧江大宗支系图》得知,萧江氏源出南兰陵(今丹阳)东城里萧氏,当代革命家江上青(原名江世侯)及其子、曾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都是丹阳兰陵东城里萧氏的后裔。

    萧江氏本姓萧,唐末萧桢避难改姓江。为区别其他江氏,自称萧江,自此有了萧江氏一族,世代繁衍。

    萧江氏源远流长,其先祖当追溯到汉相萧何。萧何后裔萧彪“以事始徙兰陵丞县”(今山东峄县东),始居山东兰陵,后其子孙世代居兰陵中都乡中都里,直至西晋淮阴令萧整。

    萧整,字公齐,萧何二十四世孙。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北方战乱,河南、山东、淮北皇室世族纷纷逃往江南。淮阴令萧整为避战乱,于东晋元年(317年)从山东兰陵县(今山东峄县)携全家渡过长江,在当时武进县之东城里(今丹阳东城里村)定居下来。当时北方大批移民寓居江南,占地聚居,于是朝廷在江南各地设侨置郡县,仍保持北方原郡县之名,以招抚安置原籍流民。当时因侨迁丹阳境内古武进县的多为山东兰陵县人士,所以就在古武进县境内侨置兰陵县。凡侨置郡县均冠以南字,所以武进兰陵又名南兰陵,萧氏一族自萧整迁居古武进后又世称南兰陵人。这就是《江湾萧江氏大宗支系图》中所称:“淮阴令萧整始过江居武进县之东城里为南兰陵。”后世遂称萧整南迁后萧氏及其后裔为“南兰陵萧氏”,萧整成为武进兰陵萧氏的始祖。

    萧整定居丹阳东城里百年,萧氏家族再度繁兴起来。到南朝时,萧整玄孙萧道成和萧衍先后成为齐、梁两朝的开国皇帝。“齐梁萧氏”到隋唐时,萧衍长子萧统的后裔名望德业相继不绝,成为唐代“名相世家”。

    齐梁萧氏传至唐末宰相萧遘次子萧桢。907年朱温篡唐,改国号为梁,史称五代后梁。萧桢时为唐柱国上将军、江南节度使,为效忠唐朝,起兵反梁,遭到挫败,于是渡江避难,隐居黄墩山中。为念先世从北渡江而南,遂改萧姓为江,为区别其他江氏,自称“萧江”。自此就有了“萧江氏”之称,萧桢改名为江桢,江桢成为“萧江氏”始祖。912年江桢去世葬今黄山屯溪,墓前有萧江牌坊并立青石墓碑,墓碑上刻有“江氏唐始祖兰陵萧公之墓”。后江桢长子江董自歙县黄墩迁婺源皋径,成为萧江氏迁婺源始祖。至宋朝,江董八世孙江敌又率族人迁居“风水宝地”婺源云湾,后改名江湾,江敌成为萧江氏迁江湾始祖。萧江氏传至明代江一麟,为婺源萧江氏二十五世孙,官至右都御史兼户部侍郎。萧江氏三十世孙江永,是清代杰出的经学家和音韵学家。清末民初教育家江谦,也是江湾萧江氏后裔,先是南通师范,后是今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首任校长。

    婺源江湾萧江氏支繁派远,奕叶相承。据《萧氏世系谱》记载,自十一世江溥迁淮开始,至三十世江世枨于清乾隆年间迁南京止,江湾萧江氏外迁七十四户之多。清咸丰六年前后,太平天国军转战婺源境内,世居江湾的江振鑫与村人结伴迁居江苏江都县仙女庙。江振鑫在江都县城河南岸街边开了一个盆桶木器店,铺号“江振鑫”。其在江都繁衍的第一代有男江绍岳,又名江石溪,年轻时赴故府徽州应试秀才,旋至江都拜名医学中医,独立行医于仙女庙和头桥一带,后被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聘用,担任大内河轮船公司协理,负责处理扬州方面事务,后又参与张謇在东台、大丰垦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江石溪及夫人范氏(1873一1956),生子女七人,其长子江世俊生子女五人,江泽民就是江世俊的第二个儿子。江石溪的六子江上青(1911一1939),原名江世侯,六媳王者兰(1911一1985),生长女江泽玲,次女江泽慧。江上青在中学时代就积极投身进步学生运动,后入上海艺术大学和上海暨南大学学习并从事学运工作。抗战爆发后,江上青受党指派,赴皖北创办军事政治学校和组建抗日武装力量,不幸于1939年7月牺牲。江上青牺牲后,其兄江世俊深念手足之情,按江淮风俗,举行家祭,将次子江泽民过继给江上青为后。

    综上所述,追根求源,萧江氏乃源出武进兰陵萧氏后裔,世代承继,由齐梁萧氏,而隋唐萧氏,而五代初后梁萧江氏,由江湾萧江氏而遍及全国,直至现今江泽民,丹阳东城里和塘头村都是他们先祖的故乡。
发表于 2009-4-21 15: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handshake :victory: :)
发表于 2011-3-2 1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191:}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如梦令

 梁武故里--塘头村

遥忆塘头春暮,
銮驾巡归乡路。
故宅谁人来?
寻入枣花香处。
梁武,梁武,
指看井台家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6 23:40 , Processed in 0.0687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