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0|回复: 5

行走在镇江边界线——三彩延陵 五彩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6 07: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镇江边界行之“三彩”延陵 五彩未来   2013-04-24  金 山 网
      在镇江行政区域调整三十周年之际,镇江报业传媒集团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报道——行走在镇江的边界线。今天(4月24日)上午,镇江报业记者走进丹阳延陵镇。
      新延陵镇位于丹阳市西南部,与金坛接壤,2005年11月由原延陵镇、麦溪镇、行宫镇三镇合并而成。现在全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延陵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卫生镇、江苏省体育强镇、江苏省特色文化乡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作为丹阳的农业大镇,延陵的综合实力已经迈进了丹阳乡镇的第二方阵。
      独特的区位优势
      延陵地处丹阳南郊,新老312国道、122省道、丹西公路、丹茅公路穿境而过,构筑了便捷的交通网络,距沪宁高速公路出口仅10分钟车程,距扬溧高速仅10分钟车程,距常州国内机场仅30分钟车程,距南京机场45分钟车程。境内现有香草河、通济河等多条河流,并且直通京杭大运河,拥有行鑫吞吐量达千吨的码头,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公路、水路等综合运输体系,交通十分便捷。
      民间文艺蔚然成风
      据延陵镇党委副书记陈文俊介绍,现在全镇共建有村、企业、学校业余文艺团队38支,业余文艺骨干3000余名。居民参与文艺表演,在延陵蔚然成风。
      通过“季子文化旅游节”、“麦溪村元宵灯会节”、“柳茹村贡氏文化节”、“《乡音·乡情·乡歌》送文化进村”等文化活动平台,抢救和排复了台阁、花轿、马灯、花担、柳茹太平鼓等一大批民间文艺遗产。由延陵人自编自导自演的反应延陵历史人文的小越剧《徐墓挂剑》、丹剧《季子来延陵》和音乐情景剧《望仙盼母》等文艺作品,在延陵传播开后,还在丹阳市文化城百姓剧场举办了延陵专场文艺演出。
      为了满足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需求,投入600万元建成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一期)已经成为延陵人常去的地方。目前,总投资1100万元、占地面积22.5亩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三彩”延陵 五彩未来
     “三彩”延陵即“金色”延陵、“绿色”延陵、“红色”延陵。
      陈文俊介绍,“金色”延陵,就是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突出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把延陵打造成为创新资源集聚、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活力迸发的经济强镇,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山富矿”。“绿色”延陵,就是放大生态优势,加快“三新”建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把延陵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示范区,成为丹阳乃至镇江的城市“后花园”。“红色”延陵,就是依托季子故里和革命老区的历史底蕴,做大做强景区,喊响“诚信文化”,弘扬红色文化,把延陵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化旅游之乡。
001c255aacf512e1d5d502.jpg
001c255aacf512e1d6fe0a.jpg
001c255aacf512e1d7e60f.jpg
001c255aacf512e1d69f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8: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001c255aacf512e1d79d0e.jpg
001c255aacf512e1d7200b.jpg
001c255aacf512e1d62004.jpg
001c255aacf512e1d65606.jpg
     
发表于 2013-4-26 18:5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同上。
     
发表于 2013-4-26 2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延陵的历史积淀还是比较深厚的,要好好保护和开发
     
发表于 2013-4-26 22: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延陵的湖很多,很美。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延陵:发展路上的“三色”图景 2013-05-06
001e902385c112f142090b.jpg   
       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红花草花海,闯进了我们的视线;金黄色的油菜花田,一片连着一片,在我们的车窗外绵延开去;绿油油的麦子,正悄悄地在暖阳下萌动,拔节、抽穗、吐露芬芳……采访组记者走进延陵,走进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里的田野,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春的气息;这里的农民文体中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朴实追求;站在凤凰工业集中区,我们憧憬着未来富民强镇的美好图景……
001e902385c112f1420a0d.jpg   
      红色延陵——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乡镇
  “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九里归来不看泉。”当地的延陵人都这样介绍他们的“九里沸泉”。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下就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立即驱车前往九里景区一探究竟。
  “延陵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九里村季子庙前的‘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为圣贤孔子所书,传颂着吴季札至德诚信仁义天下的美德;柳茹村中的贡氏宗祠,彪炳着南宋时秣陵关总兵贡祖文义薄云天、智救抗金英雄岳飞三子岳霖隐居柳茹的英雄壮举……”在我们前往景区的路上,延陵镇党委副书记陈文俊打开了话匣子。
  汽车停在了九里景区外,走过一道刻着深深车辙印的青石板路,穿过一片茂密的木棉花,一片开阔的水面在我们眼前一览无余,沸井群就在水边。
  九里沸泉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在的沸井群共有六口沸井,井井毗邻、清浊分明,三清三浊而且口味不同,啤酒味、雪碧味、苏打水味……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离开沸井,顺着青石板路,我们来到了九里景区另一个经典——季子庙。两千多年历史的季子庙是为纪念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评论家季子而建。1939年季子庙毁于战火,1999年在原址上对季子庙进行恢复修建,相继建设了季子大殿、“十字碑亭”、香炉宝鼎、46间廊房、戏楼、神像、沸井、观音殿,年接待游客30万人。我们看到,目前正在进行季子庙的改扩建工程、景区主入口道路连接工程,景区的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早就听闻延陵镇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居民能歌善舞,而且农民篮球也声名远扬。驱车来到延陵镇文体中心,运动场和门口的超大LED显示屏一下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们的10个篮球场、健身房、图书室都是全天候免费开放的,目前你们看到的是一期工程,投入1200万元的文体中心二期工程即将开建,届时会有室内体育馆和室外游泳池,更好地方便镇村居民健身、活动。”镇文体中心主任李开清说,全镇共建有村、企业、社区、学校业余文艺团队38支,业余文艺骨干3000余名,通过“季子文化旅游节”“麦溪村元宵灯会节”“柳茹村贡氏文化节”“《乡音·乡情·乡歌》送文化进村”“吴风楚韵民间文艺行街表演”等文化活动平台,抢救和复排了台阁、花轿、马灯、花担、柳茹太平鼓等一大批民间文艺形式,自编自导自演了反映延陵历史人文的小越剧《徐墓挂剑》、丹剧音乐情景剧《季子来延陵》和《望仙盼母》等文艺作品。
  “我今年42岁了,从小喜爱文艺,从39岁才开始学习丹剧,没想到一学就喜欢上了。”镇上东进酒家老板娘钱金娥饰演了丹剧《望仙盼母》中的七仙女,“有空我们就去文体中心排练,业余生活丰富精彩。”
001e902385c112f1420a0c.jpg   
      金色延陵——走出新型工业化富民路
  在延陵的未来蓝图中,如果说红色和绿色一定程度上是拜历史积淀、自然禀赋所赐,那么金色完全源于延陵人的眼光与才智。在这片寄寓“富民强镇”希望的亮色中,一座工业新镇正在崛起。
  金色延陵的强劲脉搏,从一组数据中可以感受到。在延陵镇凤凰工业集中区,2012年园区完成工业销售近50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80%以上,全镇10家亿元以上规模企业8家在集中区里。而工业集中区的面积,仅为镇域面积的2%。“在全镇2%的面积中实现80%的工业销售,这代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先进方向。”说起这组数据,陈文俊不无自豪。
  在尽量少的土地上,收获尽量多的工业产值,同时留出更多的土地面积和环境空间,供老百姓幸福的生活。践行这种转型升级年代产业“三集”发展的先进理念,在延陵至少可以追溯到2007年。这一年,延陵镇启动凤凰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园区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区位优势独特,交通十分便利,是延陵“富民强镇”的希望所在。经过数年建设,目前园区已建成2平方公里,“三纵四横”的道路框架初步形成,落户园区的企业超过100家。延陵的工业经济板块,正在这片土地上强势兴起。
  园区“寸土寸金”的亩均效益高企,与园区内企业不断产业价值高端攀升有关。近年来,凤凰工业集中区不断实施优化升级,新进企业大多为新型产业项目,现已形成以电线光缆、汽车配件、包装运输、机械电子为主的新型产业。并建成了以诺德轮毂、新万宝车业、万乐复合等数家区中工业园。园区由此也数次获得“丹阳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今天,在丹阳全市重点产业布局重新调整之际,凤凰工业集中区主动对接城区、融入高新区,按照“建城扩区”的思路,全力打造一个集高新产业生产孵化、聚新城创新活力的核心承载区。同时,延陵人正以园区为载体,按照“高端、高新、高效”的发展方向,以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为抓手,全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做大新兴产业规模。延陵“富民强镇”的金色梦想,正在这里成为现实。  
001e902385c112f1420a0f.jpg
      绿色延陵——发展特色高效现代农业
  你知道吗?今年,上海情人节市场上一半的郁金香,都来自延陵镇。
  来延陵镇采访时,我们发现这里的花王园艺远近驰名。目前,公司由原先的以盆花生产与研究开发为主营项目的单一型公司,转型升级为如今的集花卉苗木生产、古树名木造园、园林绿化工程、市政工程、三产服务、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等多领域经营发展的公司,先后承建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部分景观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环境改造工程、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设计师展园等150余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园林绿化工程。花王园艺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并获得1个中国驰名商标。
  说起谢桐洲和他的“嘉贤”牌大米,不少延陵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谢桐洲曾任延陵镇农技站站长、农业公司经理,2000年,在镇江市、丹阳市科技局的努力下,他引进了日本的稻鸭共作技术,为生产绿色、有机稻米开辟了一条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路子。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大米于2002年4月通过江苏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被确定为国内领先产品。同年7月被农业部稻米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授予稻鸭共作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定点基地”,2002年年底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在2002年,他多方筹集资金,投资380万元创办了丹阳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如今已形成了日产80吨,年加工能力2万吨的初具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协会的形式,按照基地加农户加公司“订单农业”的模式,组织农户严格按照稻鸭共作技术、有机稻米和肉鸭的生产标准,来生产绿色有机稻米和肉鸭,当年获利30余万元。截至目前,丹阳市嘉贤米业有限公司基地面积已达到1200亩,高质量有机米生产基地850亩,带动农户280多户,每年为农民净增收入45万元。
  当我们咀嚼着香味四溢的“嘉贤”牌大米,品着当地“季韵”牌大麦茶的时候,不得不感叹高效农业带来的丰硕成果。利民药材、大吕大棚蔬菜、佳绿生态等高效农业产业园,还有延陵稻鸭共作基地、延星杨花萝卜基地、行宫青虾养殖基地、柳茹药材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都是延陵自己的特色。延陵亮点突出的高效农业,给农民致富铺了一条条新路子。
  ▲■记者感言
  走进千年古镇延陵,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奇妙感觉。季子庙前的十字碑让人顿感历史的厚重,庄湖上星罗棋布的小岛以及不时掠过水面的鸟儿,又让人倍觉大自然的清新。历史离人很远,自然离人很近,在这种时空交错感中,九里沸泉又最大限度地挑战着我们的智力:六口古井为什么密集排布在河边?井与井相隔不过咫尺,为什么又会三浊三清?
  可是对待这个谜一样的古镇,延陵人勾画出的未来蓝图却形象而直观。这是一幅三色图景:红色的旅游文化乡村,绿色的现代高效农业,金色的工业富民梦想。三种颜色单纯而醒目,这意味着延陵人的发展思路异常清晰。每一种颜色的延陵都令人无限向往,三重的心向往之,让我们对延陵的未来充满期待。
  延陵人是幸福快乐的,这从他们一个镇有3000多名文艺骨干可以窥见。见证、记录人们的幸福与快乐,也是我们行走在边界线上的意义所在。
001e902385c112f142090a.jpg   
   ▲■资料链接
  延陵镇位于丹阳市西南部,与丹徒、金坛接壤,2005年11月由原延陵镇、麦溪镇、行宫镇三镇合并而成。延陵属省级茅山革命老区,是丹阳四大古镇之一。现全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耕地6.5万亩,水面3.5万亩,辖13个行政村,2012年全镇完成GDP36.7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销售60.1亿元,同比增长29.8%;公共财政收入8580万元,同比增长3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1.4亿元,同比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15071元,同比增长21.5%,延陵的基本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虽然依然是丹阳的农业大镇,但综合实力已经迈进了丹阳乡镇的第二方阵,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卫生镇、江苏省体育强镇、江苏省特色文化乡镇、丹阳市五好先进党委、工业集中区建设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30 10:28 , Processed in 0.0619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