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6|回复: 9

丹阳众多古民居如何保护?我们丹阳城市建设如何传承历史文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5 12: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老建筑及老街区,是城市文化特色的物化体现,也是城市的根与魂。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老建筑正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如何处理现代化建设与老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昨天,记者走进位于旧城区北草巷的董家大院,在聆听这个老建筑数百年的历史、感知它的前途命运的同时,也留下了一连串的思考……
回忆 大院历史尘封已久无人知
    在北草巷,董悟生一家一直与董家大院比邻而居。董悟生告诉记者:我是从实小退休的,今年已经71岁了,一直都住在这里。”“董家是一个大户人家,董家大院有一两百年了,究竟是150多年,还是200多年,我也不大记得。这段历史,我有个叔叔,比较清楚,可惜去年过世了……”董悟生的话,让记者多少有些失望。
不过,在与董悟生的交谈中,记者也了解到了董家大院的一些历史片段。
    “大院有三、四进,大约几十间房子,我四爷爷、五爷爷一家曾经在里面住过。
    小时候,我还在大院门前,看过一块匾,很气派,上面具体写了些什么,现在记不得了。”董悟生说,董家大院内有好多户人家,人丁也很兴旺。后来,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董家后代外出发展,董家大院才冷清了下来,房屋主要用于堆放生活物品。
    记者试图从文化单位和史志办了解董家大院的历史,但是并没有找到新的历史内容。但是,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一位会员向记者提供了手头的有关董家大院的一些历史资料。据资料显示:董家大院出生过一个名叫董影禅的人,其原名继昌,字荫轩,别字影禅。他为人耿介清直,喜排解纷难,有战国鲁仲连之风。辛亥革命后,他被江苏都督程德全聘为都督府庶务部部长,不久又被举为众议院议员。他先后四次隶籍国会众议院议员,并且都列于江苏省的议员之首。第一次是1913年4月至1914年1月在北京的第一届国会。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下令停止两院议员的职务;第二次是袁世凯倒台后,代理总统黎元洪申令恢复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主持制定的《临时约法》,续行召集国会,董继昌于1916年8月至1917年6月再次担任众议院议员;1917年6月,国会被黎元洪强迫解散,国会议院纷纷南下护法。董继昌也南下广州,参加于8月25日在广州召开的“非常国会”,史称“护法国会”,议决《军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建立军政府。1921年4至5月,护法国会”又议决《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第四次是1922年10月至1924年11月间,史称“第一届国会第三期常会”。当军阀曹锟欲贿赂部分议员登上“总统”宝座时,董继昌“决然舍去,力疾归丹阳”。
    “董家不仅是大户人家,也确实有名人出现过。董家大院虽然没有被列入名人故居或文保单位,但是其历史与文化价值不可小觑。”这位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认为,老建筑不能单纯地以是不是名人故居、文保单位来衡量其历史与文化大小,何况董家大院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还有待专家研究。

    探访 破旧建筑难掩精致古韵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北草巷中部的老宅董家大院。从整体上目测,董家大院的主楼建筑为二层6间木质小楼房(包括屋顶起脊部分)。屋内设有正房、客厅、偏房等,因常年失修加上无人居住,房屋门窗早已破旧不堪,所剩的房屋均是灰色古砖墙和斑驳腐朽的木质建筑。
    记者看到,从外表看楼体已出现几处裂缝。两侧房门均为生漆木门,两个门墩上的浮雕已模糊不清,但西侧房门上的手工雕花窗却精致而古老,屋内八仙桌、长板凳等木质构件刻花精细,整个楼院古韵四溢。沿着门厅青砖铺路穿过堆积在厅房的一堆废旧杂物,一扇门后的纯木质楼梯是通往楼上的唯一通道。踩在这布满尘埃的古老木梯上,犹如顺着“董家大院”上溯历史,让人仿佛可以探摸到历史脉搏的瞬间跳动。
    登上二楼,记者看到二层全为木地板,而最为惊奇的是,头顶上那历经百年历史的房梁竟完整无缺,砖块与梁柱整齐搭配的完整格局让人叹为观止。木质地板上虽沉积着厚厚的尘埃,但却不见任何缺块之处,走上去沉固而稳健。
    据附近居民介绍,董家大院原来分属于董家四兄弟,兄弟4户人家分别居住在小楼房的上下楼4个房间内,后来岁月变迁,有的年老体迈老死家中,有的则跟随他们的子孙后代走出大院。“文革”后,这座小楼房就人去屋空,再无人居住。除去董家大院的主楼房,董家大院的其他院落已被居民改造为居住屋,从外表能看出原来建筑的砖瓦和结构,在外面增加了一些现代建筑等。

思索 让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同生共融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董家大院已被划入拆迁范围,难逃被拆除的命运。
    对此,绝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就董家大院如何拆、拆了之后怎么处理等,也发人深思。
    “我对董家的祖先,包括爷爷、奶奶,都没有什么记忆,他们除了留下董家大院外,也没有留下什么物化的东西。”董女士告诉记者,董家大院承载了她对祖辈的记忆,所以她对院子的感情比较深。也正因为如此,董女士不希望董家大院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所有木构件与砖瓦被随意扔掉。“我认为木构件与砖瓦都有很长的历史,很多都保存得比较完好,特别是一些木构件还雕刻了精致的花纹,它们应该被好好地拆下来,保存起来,以后可以在我市修复文物古迹中派上用场。”董女士说,这方面,我市并不是没有先例。
    在有些人看来,老建筑都是不可复制的东西,如果不是进行保护性拆除,就等于破坏城市,灼伤”城市文化。“在河南开封曾经拆除了很多老建筑,但后来重造‘北宋汴京’,又开始仿建古建筑,陷入了‘拆除真的、重建假的’发展怪圈。”一些市民认为,作为我市老建筑的董家大院,最好是把好的木构件和砖瓦拆除下来,对坏的部分进行修缮,再“找地儿”重建。“最近,成龙购买了10多栋徽派古建筑,就是这样做的,可惜的是部分被安置到了国外。”他们认为,对于古建筑,我市应该享帚自珍、视为珍宝,留住城市个性和赖以存在的载体,不让城市失去了根与魂。
    “丹阳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一个刚性的指标就是要有古街区,而老建筑是古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专家杨再年告诉记者,我市应该尽可能地保护老建筑,因为城市发展需要拆除的,也应该拆除下来后,能规划一个地方重建,形成一个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古建筑群,使得城市既保住了历史文化,又实现了现代繁华。
    有民俗文化专家说,董家大院虽没有山西乔家大院的恢弘,没有江南周庄的细腻逼真,但董家大院是旧时丹阳城内一个普通大户人家的宅院,里面蕴藏着跨越数百年时空的寻常人家故事,可以使人产生跨越时空、到数百年前的邻家去串门的亲切感,所以很值得在“家”文化上做文章。(丽萍鹏翔文/摄)

【相关链接】北草巷其他待拆老建筑
1.颜亦鲁故居
    颜亦鲁(1897-1989年),先生自幼薪传舅家名医魏东莱,15岁时又从学丹阳名医贺季衡,尽得其传。学成后24岁悬壶于丹阳城内北草巷本宅,以医术精湛、屡起沉疴、不计诊金而医名近悦远扬,深受百姓的尊崇和爱戴。建国前曾兼任县中小学医药顾问、县狱医。曾参加中央国医成立大会,抗战时设诊所于上海海宁路。
    新中国成立后,颜亦鲁返乡里参加城镇乔家巷联合诊所。1956年奉命调宁(同时调宁的还有名中医张泽生)。颜亦鲁先后担任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江苏医院中医科主任、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中医科主任等职,并被授予主任中医师专业技术职称,曾先后当选为丹阳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江苏省第三、第四、第五届人民代表,江苏省中医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顾问等。
2.韩笔海故居
    韩笔海,字觉哉,清末曾自费留学日本。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实科学校,为辛亥革命前入社的老社员。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协同吕凤子先生创办丹阳正则女子学校,开启丹阳女子教育新风。此后,韩曾任丹阳县中学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和丹阳县副县长等职。
     
发表于 2013-5-15 12:5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不知结果怎样。
     
发表于 2013-5-15 15: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让颜氏内科在中医界发扬光大!”
——丹阳籍中医名家颜乾麟家乡行记
2013-04-23 第05版:人物聚焦
3.jpg 1.jpg
      中医是我国国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为了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前不久,上海市召开了“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项目启动暨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计划在2—3年内,投入7000万元,建成15个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而在这15个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中,颜氏内科尤为引人瞩目,其创始人是丹阳人颜亦鲁,领军人物为当代国医大师颜德馨。如今,颜氏内科已有百年历史,而颜氏也已经祖传4代,在中国医学界占有重要地位。近日,颜氏内科第三代传人颜乾麟专程来丹阳,寻访祖、父辈行医的足迹,搜集颜氏内科发展史上宝贵的历史资料,考察了心连心药店中医区并临时进行义诊。
      访故地  寻觅祖辈的行医足迹
      4月12日上午,春光明媚,城区古巷北草巷迎来了一群来自上海的客人。为首的一位长者虽两鬓斑白,但精神饱满,他迈着矫健的步伐,领着人群走进了一座百年老宅院。故地重游,老人格外兴奋,感慨万千。
      老人名叫颜乾麟,是上海一位享有盛誉的老中医,这次他带着得意门生来到祖居,一来是寻访祖父和父亲行医的足迹,二来得知祖居片区不久后将拆迁改造,他觉得抢救颜氏内科的历史资料迫在眉睫。
      北草巷51号,这是一处古民居,虽不算高大气派,里面却是别有“洞天”,斑驳的青砖墙、精致的格扇门、幽静的院落,无不显示民居的古老和不同寻常。
      出生于上海的颜乾麟,对丹阳故土有着很深的情结。作为祖父的长房长孙,颜乾麟从出生起就注定与中医相伴,少儿时代在祖居留下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
      一进老屋,颜乾麟直奔屋后,他清楚地记得,这里有一口老井,童年的他经常在这里玩耍。走进祖居第二进大厅,颜乾麟脑海中马上闪现祖父行医、父亲在一旁抄方的场面,无数病人,走进祖父颜亦鲁开设的“餐芝轩”诊室,终能药到病除,解除了痛苦。
      在祖父居住过的卧室内,颜乾麟进去找了一下,居然有惊人发现,他找出了两块铁皮牌子。一块是“颜亦鲁诊所指示牌”,另一块是锈迹斑斑的“康宁制药厂丹阳办事处” ,他喜出望外,小心翼翼的用报纸包好,准备带到上海颜氏内科传承研究基地中展览。
      在颜乾麟看来,祖居是那么地神圣,在这个斑驳的老房子里,发生过多少有趣的。他曾听父亲说过,老家第一进的厅堂,曾摆放一顶轿子,过去,祖父就是坐着轿子外出出诊,后来轿子换成了人力黄包车。祖居亲眼见证了父母的美满姻缘,目前是丹阳富户刘家的大小姐,知书达礼,是一位进步的知识女性。父母成婚前,母亲的嫁妆队伍很庞大,走在最前面的进了颜家大门,队伍的后面还未拐进北草巷。
      在丹阳期间,颜乾麟还走访了世交、原丹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贺玥。贺玥的曾祖父是颜乾麟祖父颜亦鲁的师父、一代名医贺季衡。同为知名中医,又因为祖辈的渊源,颜乾麟与贺玥见面谈得格外投机。当贺玥取出珍藏的曾祖父照片和手迹等资料时,颜乾麟非常激动,表示要珍藏,向世人展示从孟河马氏医派到丹阳贺氏流派,再到颜氏内科,期间的历史渊源和传承。
                                                   
      论中医  中医核心理论不能丢
      近年来,随着西医的迅猛发展与冲击,作为中华国粹的“中医”有所消沉,甚至处在被人们遗忘的边缘。随着社会的发展,熬药的罐子渐被西医中的胶囊、药片取代,中医药的领地渐渐萎缩。对此颜乾麟等老中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丹阳考察期间,受我市心连心药店老板匡明芳的邀请,颜乾麟带着学生来到该药店考察,对药店重视推广中医大加赞扬,并在心连心药店义诊搭脉。心连心药店是我市首批实行老中医坐诊的药店,中医药在该店得到了重视,并由我市老中医萧谷泉等坐诊。“你们重视中医,这让我很欣慰,只要国人都这样重视中医,何愁中医文化不兴旺?”颜乾麟看了之后表示很满意。
     “我们一定要继承传扬以前的老中医文化,中医可以改革,但是核心思想理论不能丢,如果丢掉核心思想理论,中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医是我国的国粹,当下,传统的中医文化在走下坡路,有一些继承了形式,而内涵却很少,如何将中医传承下来,这是祖先交给我们的任务。”颜乾麟说,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中医药见效慢,但它是治本的。西医药见效快,可是它是治标的。
      颜老称,中医的核心理论分为三部分:整体观念、天人相应、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讲求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病并不是某一个身体器官生病,而是全身经络出现了问题,需要整体调理。”颜老说,中医讲求的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要用不同的药,而不同的病在开药的时候也会用到一些相同的药物。而西医则是同病同治,同一种病,不分人,都是同一种药物。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标”与‘本’,‘快’与‘慢’上。西医的药物效果很快,对于常见病例短期能就能见效。而中医的则比较慢,却能根治一些疑难杂症。简单举个例子:治疗脱发,白发,为什么很多人选择的是中医疗法,而不去看西医,原因就在此。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西医,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和优势,是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试图否定中医,或者否定西医都是无知的。”颜乾麟说。
      聊天过程中,颜老也对最近出现的H7N9禽流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H7N9禽流感是一种瘟病,中医对于治疗瘟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对病症的认识上,我们要看它的传播规律,禽流感死亡群体,并不是死在发烧阶段,而是由肺炎引发的肺功能衰竭,我认为在治疗禽流感最重要的不是清热解毒,而是改善肺功能,应提早疏肺和宣肺。”颜乾麟说,增强抵抗力是防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板蓝根只是在初期接触禽流感的潜伏期有效,只起到一种预防的作用,所以不要迷信板蓝根。
     “中医要有真本事,能解决西医治不好的疑难杂症,这也正是中医虽呈现出下滑趋势,但是却仍然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颜乾麟说,现在很多人将中医娱乐化,甚至中医队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让人十分头疼,颜老说,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的道路上也有不少阻力。
      谈传承  发扬光大颜氏内科
      颜氏内科起源于江苏孟河医派,是海派中医内科主要学派之一。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于江苏常州孟河以费、马、巢、丁四大家族为代表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学术思想相传至今已有400余年。作为孔子首徒颜回的后裔,颜氏家族世泽流长,创始人颜亦鲁(1897-1989)曾跟随孟河医派马培之的学生贺季衡学医,早年在上海海宁路、延安东路开业行医,从医六十余载,对脾胃学术之研究造诣尤深,医名远扬。
  颜乾麟作为颜氏第三代传人,深受家学浸淫。1963年参加中医带徒班学医,拜父亲颜德馨教授为师,一面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与中西医教材,一面跟师抄方。1968年后,颜乾麟先后在安徽省嘉山县、南京铁道医学院工作,直到1998年,才回到阔别30年的上海。
  1991年至1993年,颜乾麟参加全国首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学习,再次随父学医三年,其间整理主编颜德馨学术经验著作3本,论文数十篇,获得中华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他先后完成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中心建设项目,创建了同济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点;主持“颜德馨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总结”,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醒脑冲剂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清心开窍法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研究”分别于2000年、2003年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参加上海市科委课题“脑梗灵治疗脑梗塞的研究”、“衡法新药调节血脂的研究”、国家973课题“气血学说继承与创新的研究”,分别于2002年、2003年、2010年通过鉴定。2009年成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从四十余年的从医经历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一个好中医,一定要多读经典多临床,历代名老中医的临诊思路对我的帮助很大。不要轻易放弃一个病人,只要认真,就能帮助病人解决病痛。同时,看好每一个病人,也是为中医事业发展积蓄力量。”
      在谈到传承发扬中医时,颜乾麟说,首先样将基础打好,传承最纯正的中医学知识。“要成为名医,必须有师父带,以前的通讯不发达,只能听老师口授,完全按照师父的来,这才是最正宗的中医传承,但是现在网络发达,学生们免不了在网上看到各种说法,于是自己学习的中医知识便不再那么正宗。”为了追寻颜派正宗的中医学历史,方才有了此次颜乾麟回丹阳的寻根访友,搜集历史资料。
      “颜派的发扬光大不仅需要我们自己的继承和发扬,更需要政府和国家的重视。”为传承颜派中医,颜乾麟亲授几个徒弟中医知识,并培养了下一代的颜姓传人颜琼枝。“现在政府也很重视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上海此次投资7000万元,在2—3年内建成包含颜派在内的15个还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还给了我们一栋楼作为研究所,我想在政策的推动下,在颜派医师的共同努力下,颜派中医将会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13-5-15 2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5-15 22: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要好好保护,成为旅游景点,多宣传,提高知名度。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08: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吕凤子古居,吕溦故居,吕叔湘故居根据目前市规划局公示不会拆迁,会原址保护,但西周规划建设的高楼好像不协调,就像现在的总前委旧址想发展都没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2: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按照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我市2011年人大会议通过这个规划,该片区应该属于老城历史风貌复原区,现在规划部门公示30多层的建筑是什么?请规划部门解释一下,也请人大监督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2: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规划将丹阳城区分为老城历史风貌复原区、新城现代风貌优化区、生态文化风貌协调区、科技产业风貌展示区、重点滨水风貌营造区5个特色景观风貌片区进行建设控制。特别是大力整治和营造水系环境,通过恢复练湖、营造南湖、优化东湖(泰山水库),凸显丹阳“湖韵水乡”的风貌特色,展现“丹阳处处瘦西湖”以及“湖在城中走、城在湖中游”的独特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2: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决议
2011-01-15 15:11 来源:丹阳网
  丹阳网1月15日消息:丹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决议


  (2011年1月15日丹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丹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草案)》,听取了市政府王金祥副市长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草案)编制情况的报告》,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作的规划内容汇报。会议认为,《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在我市加快转型超越、推进统筹共享的关键时期编制的一项重大战略性规划。规划编制必要,编制程序合理,规划内容符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需要。会议经认真审查并根据本次会议城乡一体化规划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结果,决定批准《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

  会议要求,市人民政府要将《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长效规范实施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实抓好。要加大规划宣传,增强规划社会知晓度及规划法治意识,促使全市各级组织、各类团体、各个法人及自然人,自觉执行和维护规划。要增强规划实施透明度,将规划执行全过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要将政府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安排,与城乡一体化规划实施密切加以衔接,并建立规划执行定期评审制度,从机制上保证城乡一体化规划落到实处。会议强调,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如因重大条件变化确需调整,必须经法定程序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记者  傅志中)
     
发表于 2013-5-17 13: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老城恢复已被新城风貌淹没了,呼吁有意思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30 02:18 , Processed in 0.0804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