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8|回复: 3

丹阳戏剧总团上了新闻联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 19: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戏剧总团上了新闻联播

        刚才听电视新闻联播(19:21),突然传出介绍丹阳戏剧总团的声音,急忙跑到电视机前,果然,丹阳戏剧总团的报道上了新闻联播。
     
发表于 2009-9-4 18: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好事!:victory: :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光明日报报道

到乡村去:县级剧团改革的必由之路
——江苏省丹阳市戏剧总团改革的启示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玲 发布时间: 2009-09-04 07: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为一个县级剧团,丹阳市戏剧总团四年前走进了死胡同:2002年到2005年间,一年排不出一场新戏,全年演出不满30场,职工月收入不足600元,拖欠医保等社会保险110万元。   在濒临停办的节骨眼上,丹阳市戏剧总团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大潮,走上了一条转企改制、深入乡村、开拓市场的县级剧团改革之路,从而获得了重生。

事转企:不再等靠要
  丹剧在丹阳已经流传了三四百年,丹阳市戏剧总团还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丹剧天下第一团”,“丹剧团一旦倒闭,丹剧可能从此湮没,丹阳人谁都不想让自己的戏剧在自己手中死掉!”丹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岳方说。

  于是,丹阳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将剧团纳入第一批事业单位改制名单,将其由事业向企业转制,剥离不良资产、理顺人事关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005年,丹阳市进行文艺团体走向市场化的改革,首先从人事上开刀。已退休人员由政府负担,工龄满30年、年龄满55周岁人员允许提前退休,另谋职业的给予工龄买断,挂编人员一律清退。2005年6月30日改制结束,全团由92名职工缩减为28名,采用劳动合同制用工。丹阳市戏剧总团团长王金锡从工商局领来营业执照,又到税务局办理了企业纳税登记,并建立了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了体制,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丹剧团一方面积极申请政府扶持,依靠政府买单为艺术生产筹措到了专项资金;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向市场要资金。剧团采取“团企挂钩”,重大演出企业冠名,主动参与企业节庆、部门活动等形式取得资助。

  一刀下去,切得干脆利索,当然收效也颇为显著。到2008年,丹阳市戏剧总团实现演出经营收入50多万元,较2005年改制初期翻了两倍多,演职人员年均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128%。

下农村:向广阔天地要效益
  分析丹阳市戏剧总团改革成功的原因,很多专家都认为是它在改革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到农村去。

  作为市场主体,剧团将自己的观众市场定在了丹阳广大农村。2006年起,丹阳市戏剧总团积极参与了“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独自承担起全市“三送工程”的送戏下乡任务,把戏送到乡镇、企业,把舞台搭到农民家门口,当年完成下乡演出130多场。这个机遇让王金锡看到了地方剧团的出路:“广大的农村才是让丹剧生存繁荣的土壤。”

  改制4年多来,丹阳市戏剧总团每年都要转战100多个行政村,行程近5000公里,被当地农民赞誉为丹阳的“同一首歌”。现在的丹剧团每次演出都是盛况空前,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聚在一个台子下看着丹阳人的戏剧。“有很多观众特别忠实,跟着我们的演出车到处赶场,正是他们的支持才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王金锡说。2008年,剧团送戏下乡演出140多场,演出学生戏20场,加上社会活动演出,全年演出了180余场,演职人员平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工作积极性也高涨起来,剧团办公、舞台设备得到初步改善,在当地乃至苏南地区也拥有了固定的市场。

有了钱:传承、服务并举
  在乡村的广大天地里,剧团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有了物质基础,剧团的创新和服务能力也随之提高,传承文化和服务民生求得了双赢。

  1992年,丹阳市戏剧总团排演《野塘婚礼》参加国家文化部调演,被文化部命名为“丹剧天下第一团”,其艺术价值勿庸质疑。但苦于没有资金、没有积极性,改制前丹剧的创新几乎是零。改制后,为积极抢救传统丹剧,丹阳市戏剧总团先后排演了传统丹剧、锡剧古装大戏《叔嫂冤》、《哑女告状》、《珍珠塔》等,推出了现代青少年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还自编自导了十多台综艺节目。2009年,丹剧团要排一台有影响力的剧目——丹剧大戏《岳贡奇缘》。“改制后企业稳住了,演员们转换了角色,剧团在市场里站住脚了,现在该创新剧目打品牌了。”王金锡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

  “对于传统的丹剧,我们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在传承的同时,还要发挥丹剧最根本的作用,那就是服务于民,把人们爱看的爱听的曲目送到他们身边。”团长王金锡对于剧团和丹剧的发展都有独到的见地。在剧团的努力下,这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成了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的艺术大餐。自2006年6月组织实施“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以来,丹阳市戏剧总团已为全市13个乡镇送戏475场,约48万人次的观众从中受益,平均每场演出观众人数达千人以上,最多的一场有4000人。

  丹阳市戏剧总团用成功再次证明,文化产业不仅需要“阳春白雪”式的精英文化,也同样需要“下里巴人”的群众文化。无论走精英之路,还是群众路线,只要定位准确,找准自己发展之路,就能走出自己的辉煌之路。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2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南京9月3日电 题:江苏省丹阳市戏剧总团转企改制闯出发展新路
    记者蒋芳

         随着新兴传播媒体的快速崛起、群众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地方艺术剧团普遍遇到演出市场低迷、经费不足、人员老化等问题,曾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江苏丹阳市戏剧总团也不例外。
         2005年,在面临停办困境之际,丹阳市戏剧总团通过转企改制,以市场主体身份重新投入市场、搏击市场。剧团焕发出新的活力,闯出了一条逆境求发展之路。
       “起死回生”的改革
       丹阳市戏剧总团团长王金锡是个土生土长的丹阳人,26岁进入剧团担任乐队指挥至今已有30多年。提起这个倾注了自己大半生心血和精力的丹剧团,他感慨万千。“丹剧团曾经也是辉煌过的,当年凭借《野塘婚礼》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称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丹阳市有四个艺术表演团体,包括越剧团、曲艺团、锡剧团和丹剧团。但随着演出市场萎缩,前两者相继撤销,锡剧团勉强维持,而丹剧团凭借《野塘婚礼》《大哥,你好》《称婆婆》等一批优秀剧目,在江苏乃至全国大赛中屡获大奖。1992年,自创剧目《野塘婚礼》参加全国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光荣称号。1994年,锡剧团与丹剧团合并,成立了丹阳市戏剧总团。
         此后,市场经济大潮席卷而来,剧团的演出市场日益低迷,加之投入不足,多年没有排演过一台新戏,每年演出不到30场。办公楼破旧,舞台、道具、设备得不到更新,累计债务110万元,演职人员月基本收入不足500元,在职演职人员人心不稳、情绪低落。     2004年,经过民主推荐、民主选举,已经调到丹阳市文化局演出管理站的王金锡回到了剧团担任团长。而此时,团里已处在了停办的边缘。出于对丹剧的热爱,义无反顾跳回“火坑”的王金锡清醒地意识到:“事实摆在面前,丹剧是一个地方剧种,市场有限,包袱不轻,如何摆脱困境?我心里也没有底。” 转机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正由省级向市县推进,丹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剧团纳入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之列,由事业向企业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年,丹阳市政府、市文化局和丹阳市戏剧总团成立了改制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改制方案,明确改制方法、程序和步骤,组织资产评估,核查改制成本,积极稳妥地实施改制工作。根据职工状况,划定了退休、提前退休、买断工龄、挂编、留用五种人员性质,根据职工身份,区别对待。最终,全团由92名职工缩减为28名,采用劳动合同制用工。
         王金锡至今还记得,那一天他从工商局领到了执照,办理了税务登记。“这可以说是一次起死回生的改革。我觉得,用这个词不过分。”他认真地说。

          “三驾马车”推动剧团走向市场
        改制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王金锡和剧团的演职人员一致认为:思想上的转变是关键。“市场主体身份很重要,改制打破了铁饭碗,更打破了与市场之间的隔阂。”
         剧团面向市场,广辟财路,牢固确立了遵循演出市场规律经营剧团的理念,按照群众和市场需求生产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产品,增加演出场次,把市场定位调整到了乡村和社区,把送戏到农民家门口作为剧团开拓市场的突破口,排演了《叔嫂冤》《哑女告状》等一批传统丹剧、锡剧,同时自编自导综艺节目,迈出了市场化经营的第一步,当年实现盈利近20万元。王金锡笑言“只要能挣钱,堂会我们也唱。”
         尝到了市场甜头的剧团干劲儿更足了。4年多来,剧团通过团企挂钩、演出冠名、随场广告等方式,走进集镇、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累计演出500多场,观众达60多万人次。到2008年,剧团实现演出经营收入50多万元,较2005年翻了两倍多;演职人员年均收入达到1.6万元,比2005年增长了128%;2009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演出80多场,经营收入近40万元。
         同时,为激发内部活力、增强发展后劲,剧团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创新用人制度,打破平均分配。2007年到2008年,剧团引进8名平均年龄20多岁的演艺人才,为剧团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4年来,剧团狠抓艺术生产,每年都要创作生产一批新戏和新综艺节目。2007年推出的大型少儿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在全市中小学巡演中创下了单剧最高观看纪录。“人才、作品、市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近年来,丹剧团在人才培养、文化精品创作、拓展市场份额这些方面都作了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丹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岳方表示。

        农民心中的“同一首歌”
       在剧团的院子里,停着一辆很显眼的大篷车。“宽7.6米,长8.6米,高4.6米,车的一侧打开,就成为‘大篷车’的顶棚。这辆车就是我们的流动舞台。”王金锡介绍说。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看到这辆车,就知道“送戏下乡”的剧团来了,他们的“同一首歌”来了。
         据了解,改制后剧团虽是企业性质,坚持从市场中寻出路、谋发展的同时仍承担大量社会服务工作。2006年,江苏省委宣传部大力扶持“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丹剧团当年“送戏下乡”超过100场,省委宣传部拨款40万元,奖励了剧团这辆用于送戏下乡的大篷车。到达演出地点,大篷车变成舞台只要15分钟。有了顶棚,露天演出遇到意外天气也可以正常进行。
        丹剧团副团长徐强告诉记者,目前剧团为2009年“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筹备的演出剧(节)目有丹剧优秀传统戏《叔嫂冤》、优秀锡剧古装戏《哑女告状》、古装悲剧丹剧《莲花庵》、优秀传统戏锡剧《珍珠塔》以及一些集歌、舞、戏曲、小品、器乐为一体的大型综艺晚会。     4年多来,类似这样的晚会已经演出了好多,包括10台面向农村、贴近生活、适应本地百姓口味的综艺节目和3台大型古装戏,每年连续转战100多个行政村,行程近5000公里,自带舞台、灯光、音响,吃在村头,住在农家。“所到之处,当地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农民们还称赞我们是丹阳版的‘同一首歌’,这是对我们演职人员最大的褒奖。”
         从4年前的濒临绝境,到改制后的健康发展,丹阳市戏剧总团走出了一条“通俗产品和精品生产并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我们的体会是:政府引导是关键,转企后原财政拨款不变,市财政每年还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拨付13万元用于艺术生产。转变机制是保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演艺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主动适应演出市场的需求。艺术生产是根本,走出了一条以大投入产出大剧目、以大剧目占领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丹阳市市长王常生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26 20:16 , Processed in 0.0878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