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4|回复: 1

请将爱心分摊在每一天(佚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9: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西门小学“校星”步濡羽罹患白血病的消息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连日来,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捐款捐给了步濡羽。目前,南京、镇江、丹阳等地热心人士已为步濡羽捐款近20万元。4日和5日,步濡羽的家人接受了镇江、丹阳两地热心网友、市西门大街社区居民的捐款39106.32元。(9月6日丹阳日报)透过新闻媒体,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涌动的爱心,捐助者的无私与热情让笔者感动。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许多类似于步濡羽 情况的爱心捐助报道。然而,笔者却从这份感动中看懂了一些,明白了一些。综合类似的新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相同的现象:爱心捐助,往往在事后一段时间,而且往往是社会各界而非公共福利、慈善机构在其间发挥着主导作用。似乎爱心捐助,只在于某人不幸患病或不幸受灾,并被媒体报道的那一时、那一刻。


对爱心捐助的偶发性、事件性,笔者不能去否定它在救助弱势群体方面,难以比拟的积极作用。然而,在一个公益慈善和救助体系健全的社会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应该 及时伸出援手的,不仅仅应是社会公众,更应是我们的慈善机制、救助机构,他们理应汇聚和使用社会捐助的巨大资源去帮助弱者,因为他们拥有着更为系统、完善的救助帮扶体系和更为畅通的信息渠道。


在这里,“校星”步濡羽是幸运的,之所以说她幸运是因为她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但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需要社会帮助、扶助的“步濡羽”很多,也许其中的一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既然如此,那症结究竟在何处?是我们的民众不够爱 心?不是;是我们的慈善机构不作为?也不是。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我们过度关注于新闻媒体的报道,而忽略了平时对社会公益的支持。我们每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能够帮助一个“步濡羽”,却不可能有无限的财力和精力去帮助每一个“步濡羽”。因此,笔者说“将爱心分摊在每一天”,是要大家都能在日常的点滴中去积累爱心,将我们的善款汇聚到慈善机构,将优势的资源集中起来,更为有效地开展社会救助和慈善公益活动,让更多“步濡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佚墨)

发表于 2010-9-14 09: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6 07:20 , Processed in 0.0646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