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小时候玩的“丢手绢”的游戏吗?还记得别一块手帕在衣襟上的童年时光吗?曾几何时,随着纸巾的出现,手帕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甚至在商场中也找不到它的踪影了。然而,记者近日发现,手帕又悄然流行,个别商店里重新出现了手帕专柜。
在金号毛巾专营店的手帕专柜,记者看到了十余款手帕,有棉布的、棉纱的、亚麻的、毛巾款的,还有一面是棉纱或亚麻,一面是毛巾的新款手帕。手帕最小的10厘米见方,最大的40厘米见方。手帕的颜色和花样也摒弃了传统的白底子印着简单图案的形式,有全黑的,全白的,更多的是蓝、粉、紫、黄等鲜亮的颜色上面印着或绣着各式花样,有的手帕边还做成了流苏的样式。价格最便宜的售5元,最贵的30元一条,大多数手帕的价格在10元到15元左右。
经理金维娜告诉记者,他们经营手帕出于一个偶然:“当时我们看到上海一家报纸的新闻,上面说,上海现在重新流行手帕了,因为手帕是优雅气质和风度的体现。而且有的学校规定老师和学生不能用纸巾,只可以用手帕,以实际行动实现环保低碳生活。于是,我们就试着辟了一小块柜台出售手帕。”然而,让金维娜没有想到的是,竟然非常好卖,有顾客一买就是三四条,还一度缺货。“我们是去年7月份开始经营手帕的,先是在健康路门市销售,后来在大西路门市开辟了专柜,现在我们每个门市一天都要卖掉二三十条手帕。”
那么,谁是手帕的主力消费者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遍布各个年龄层次,有初为人母者,有老师和学生,还有部分老年人。市民张女士的女儿刚刚8个多月,她一次性就购买了五条棉纱手帕。张女士说:“孩子正在长牙,总是流口水,纸巾用起来太快了,有时候买到质量不好的,孩子的嘴上还会沾上小纸屑,感觉不太卫生。”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包纸巾以0.8元计,一周至少要用三包,也就是2.4元。而一块婴儿用棉纱手帕才5元。“买五块手帕,用一两年都没问题,用纸巾,最多只能用三个月。”
市民李先生买了两块黑格子手帕,他告诉记者说:“自己是老师,我觉得仪表很重要。有时夏天很热,用纸巾擦汗,常弄得一脸纸屑。我之前感冒,上课时用手帕擦鼻子,用完了放进口袋,感觉就比纸巾一团团地扔好。再说,我们常对学生讲要低碳生活,要注重环保,我们要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