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黑帽子 于 2011-4-11 10:36 编辑
近日,铁道部终于决定要推进铁路售票的实名制,不过与公众所想不一致的是,此次实名制是从高铁开始,而非普通列车。铁道部网站称,实行实名制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推进全路高铁实名制售票,健全高铁应急处置体系,确保高铁列车运行绝对安全”。
民间对于实名制的呼吁由来已久,立论点主要是以此打击票贩子,解决买票难问题。但在相当长时间里,铁道部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例如,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曾在2008年1月18日的春运新闻发布会上示,不会实行火车票实名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实名制不能解决运力紧张问题;第二,实名制将增加很多程序,使旅客在高峰时不易被疏散,与铁路快捷、便利的发展方向不符合;第三,实行售票实名制无法解决票贩子问题,因为他们可以制造假身份证解决这个问题。
民间对于王勇平的这个回答并不满意。理由很简单:民众压根就没有指望靠火车票实名制解决运力问题,只是希望以此解决票贩子问题。民航之所以在春运期间很少遭人诟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名售票制度杜绝了票贩子。虽然我们也会买不到飞机票,但是这股怨气不会撒向航空公司,因为这是市场经济中稀缺资源分配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下,铁道部在2010年春运时终于推出火车票实名制试点,范围为广铁集团、成都铁路局两地的37个车站。而在2011年春运期间,又扩大到六个铁路局的79个火车站。今年两会期间,王勇平在做客新华网时称,铁道部近期将在高铁全面实行火车票实名制。
实名制终于要扩展到全国范围了,但如果指望这能缓解普通旅客的购票难问题,人们恐怕又要失望了。根据铁道部的通告,实名制将在所有高铁上试行。但众所周知,目前火车票最为紧张的并非高铁,而是普通列车。每年春运时,一票难求的景象通常不会发生在高铁上,原因很简单,高铁的乘客收入较高,如果买不到火车票,还可以选择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
既然从打击票贩子的角度来看,普通列车比高铁更需要实名制,为何铁道部“舍本逐末”?铁道部给出的一个理由是“安全”,但这个理由恐怕站不住脚。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火车上的治安事件更多发生在普通列车,而非高铁上。而且,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为8358公里,而中国铁路的总运营里程则为9.1万公里,高铁运送的旅客数量在总旅客量中占少数。让高铁变得更安全,是不是资源错配?
当然,铁道部有其理由:因为高铁数量少,试点起来更简单。即便如此,铁道部也应在普通列车中挑选一些车次试点,而不应仅限于高铁。众所周知,二者的旅客构成不同,运输路线迥异,因而管理方式也不相同,从高铁运营中得到的经验,未必在普通列车上适用。
最重要的问题仍是,试点应该从最需要的地方开始。
不选普通列车试点,究竟出于什么原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铁道部不想在票源紧张的普通列车上放弃它配置资源的权力。一个庞大的、受益于铁路火车票稀缺的既得利益团体已经形成,铁道部的内部改革,自然无法撬动这个团体。因此面对外界呼吁,铁道部只好从票源充裕且利益甚少的高铁上开始改革,这估计也是相关部门的“苦衷”。
但实名制改革既已启动,就不应停止。早改不如晚改,希望实名制早日在普通列车上试行。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