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放眼看世界 于 2011-6-20 16:19 编辑
父亲是位少言寡语之人,他更善于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他的感情。
父亲12岁那年,他奶奶突然中风病倒在床,瘦弱的父亲不得不辍学在家担当起照顾老奶奶的重担。在照顾老奶奶的这十年的时间里,父亲不仅把奶奶照顾的周周道道,而且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在生产队,父亲由开始的打散工到后来的生产主力军再到后来的标兵。父亲总是说的少,做的多。
父亲的勤劳和孝心,感动着村上的老老少少,由此也获得了美满姻缘。父母的相识就是同村大姨夫做的媒,介绍的原因很简单,姨夫认为,一个小伙子能无怨无悔的侍候奶奶这么多年,良心好,今后对自己的老婆也不会差。
20十岁时,父亲外出当兵,他在我们面前谈论最多的就他部队的生活,他常开玩笑说他的大小眼睛就是在打靶时候长期瞄靶弄成的,具体怎样咱姑且不论,但是从母亲收藏的大把奖章中可见一斑。
小时候,农田里总有做不完的事情,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便会把我和哥哥拖到地里帮忙打下手。童心未泯的我们看着玩耍的伙伴心里猴急的跟什么似的,这时最最盼望的就是父亲的出现,因为父亲在家,他就不会让我们兄妹俩做一丁点事情。清楚的记得有几次在田里的我心里念着父亲,不经意间还真就看见风尘仆仆的父亲。那种高兴劲儿现在还记忆犹新,这是我们也顾不母亲的叫唤,扔下手中的镰刀,直朝父亲扑去,找伙伴玩去了。因为有父亲在,他是绝对不允许母亲对我们动手的。
父亲有着父亲特有的味道,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只要闻到苹果的清香味、高粱饴的醇香、还有军中肉罐头的香味,我就知道是我的父亲回来了。父亲在外一向都很节俭,但是每次回家探亲都很大方,大大包小包的,左邻右舍他都不忘带上一份。那时我们很不理解父亲,自己家的日子都很苦,为什么把省吃俭用的东西还要分给大家。后来,从父亲临走的招呼声中,我才隐约懂得,父亲是希望他不在家的日子,左邻右舍的对咱们娘三有个照应。
父亲在家的日子使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有好的吃,有好的穿,还可以不干活,在小伙伴面前讲话声音也可以高百倍,更关键的是我们还有故事听,真不知道父亲的肚子里装了多少故事,反正父亲在家的日子,我们都是枕着父亲的双臂、听着动人的故事进入梦乡。在梦里,我一会变成了水浒中的武松、一会变成了统领万军的穆桂英、一会又变成了隋唐演义中的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平日里,父亲留下的一大堆的小人书足够让我们看上一阵子。现在我们全家爱看书的习惯,也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89年,我们终于团聚于县城,那也是我们最艰苦的一段岁月,父亲一人的工资要养活全家,另有买房欠下的巨款都压的父母喘不过气起来。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母亲找了个去盐库做苦力的活——在烈日下背着几百斤的盐袋摇摇欲坠地上下于跳板之间,在寒风刺骨的严冬泡在一个大大的水池里清洗着盐袋子,原本白胖的母亲一下子变得又黑又瘦,手也因长期浸泡在盐水中而裂开一道道口子,再次浸到盐水中,那是钻心的疼痛我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故每次上、下班,只要有空,父亲就早早就来盐库,尽量让母亲少受一点苦、少遭一点罪。为了让母亲有个正常的工作,他放弃心爱的工作,调到一个可以安置家属的单位,重新开始他的职业。
05年,母亲得了一场大病,我第一次看到暗自垂泪的父亲,第一次看到父亲像个六神无主的孩子,傻傻地跟着母亲的主治医生进进出出,第一次看到父亲几天之间花白了头发,我第一次体会到“衣带肩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有这样的一份释意。父母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在那一年外地求医的日子都是父亲一人在外照顾着母亲。因病痛的折磨,母亲脾气有时变得爆躁,父亲没有一点怨言,始终不离不弃地照顾着母亲。我们的父亲从未向母亲承诺什么,他只是觉得母亲跟他吃了很多的苦,就应该好好待她。他在用实际行动对母亲演绎着“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承诺。
现在的母亲,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身体恢复的很好。为了母亲,他改变了很多,不再在外应酬、不再喜欢他的三打一。他把一切重心都转移到了母亲的身上,更多时候他就像是母亲的跟班——母亲走到哪,父亲就跟到哪。
今天是父亲节,在这特殊的日子,我祝我的父亲永远像个“跟屁虫”跟着母亲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度过金婚、钻石婚。同时也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快乐永相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