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4|回复: 9

(调查)你沉迷网络游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现在,沉迷电脑网络游戏已经不是孩子的专利,就是一些大人也禁不住各种游戏的诱惑,小到“连连看”、“偷萝卜偷菜”,大到大型网游……每天不玩似乎就不痛快。他们中有的已经开始沉迷其中,不光下班玩,工作时也玩,有时外出都要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上网玩,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些人直接怀疑,我们是否生活在游戏的世界里?欢迎广大读者网民对此发表看法。


参与方式:
       登录丹阳新闻网“曲阿论坛”(http://bbs.danyangnet.com),进入“民生关注”版块发帖讨论,不熟悉网上发帖者也可以致电:86983011联系,由工作人员代为录入。读者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后,将在本报《网事天地》中刊登。
发表于 2009-7-25 08: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不多玩游戏!

本来玩游戏是娱乐身心的好事,可是如今有许多人玩游戏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小孩子玩游戏成绩下降;成年人玩游戏,搞的妻离子者散大有人在,我想规劝那些沉迷于游戏中的人们,快快罢手,远离游戏。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多作贡献!
:lol :lol :lol
     
发表于 2009-7-25 18: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只上网看新闻,收发邮件,难得打两牌三打一。
网络是把双刃剑,要理智地使用它。
我发现年轻人容易沉溺网中,或者聊天,或者打游戏,一上就是通宵达旦,这样不好。谨记,凡事都有个度,凡事要适可而止。
     
发表于 2009-7-25 18: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认为上网的底线是不影响身体,不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风气。不违法乱纪。
     
发表于 2009-7-25 18: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偶觉得对于现在很多人沉迷于游戏的现状,对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影响,玩游戏要适度,不要沉迷其中,生活要永远放在第一位。
     
发表于 2009-7-27 09: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恰当适度,适可而止

    网络文化、网络游戏,它能启迪智慧、活跃思维、轻松身心、释放郁忧、激荡情趣,不失为是一种比较高雅的学习、休闲方式。工作之余,节假期间,恰当适度地玩玩,放松一下,人们觉得似厦遇凉风,秋尝皓月,如冬浴暖日,春游踏青;会闲情逸致,妙趣横生。然而,如沉溺其中,迷恋无度,就会适得其反,乐极生悲。糖吃多了舌发苦,鲜赏遍了口无味。还是适可而止好。
    互联网是上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网络世界很精彩。我们在网上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学习、娱乐、求知和休闲方式。上网,尤其是网络游戏,有条底线网友必须清楚,就是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健康和休息,不影响他人。
    由于人性弱点的存在,人的隋性的滋生,人的修养的缺乏,在吃喝玩乐上极易成瘾。注入现代手段、趣味性很强的网络游戏,适应面广、老少皆宜,诱惑难挡。自控、自律能力薄弱的人容易沉迷其中,上网玩起游戏来如染有鸦片毒瘾,不可自拔。导致上网来精神,下线昏沉沉。
    表现在孩子身上的是:饭可以不吃,觉可以少睡,一瓶矿泉水,坚持到最后。他们双眼盯屏幕,屏气凝神;双手击键盘,亢奋有力。只管输赢加分晋级,不分白天夜晚冷暖。人在课堂,心在网吧。那种霸气,那份激动,那样得意,早把‘奥数’抛弃脑后,尽将ABCD忘在天边。学习成绩飞流直下。甚至把虚拟与现实混为一谈,模糊是非界线。
    表现在成人身上的是:事可以不做,班可以不上,一包‘南京’烟,坚持一整天。赢了,喜喜哈哈;顺了,兴高采烈。认为久经沙场成高手,天生有才我自用。输了,骂骂列列;‘栽’了,香烟倒霉。以为命运背时早注定,莫要煮酒论成败。那种心态,那份心境,那样‘另类’,早把为人父(母)、为人夫(妻)的责任玩得精光。甚至将婚姻、家庭推向破裂的边缘。
    那么,怎样才算恰当适度,怎样才能适可而止?笔者以为:
    一、对客观而言,要建立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和文明有序的上网环境。网吧要严格执行有关法规,不受利益驱动,加强对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的管理。要开展创文明网吧活动,严肃经营纪律,抬高网吧准入门槛,提高网吧的监管成本。以人为本地实行提醒、关照和规劝制度。文明上网,吸收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营养’,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乐趣。玩得舒心。
    二、对主观而言,要自觉、自重、自律,学会珍爱自己。上网玩游戏也有做人的道理可言。也不要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要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指导我们;没有人告诫、叮嘱我们;亲情、友情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那么,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寻水培肥修枝打杈,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之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绿之树。这样的你,才是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三、而观念而言,追求快乐人生,要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用健康、文明、向上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友曾问笔者:“老伙计,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跳舞、难道你一点都不悔吗?”其实,各人有各人的爱好,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只要快乐而向上,保持心境晴朗,就活得滋润,就不悔。无须也不可能把任何爱好钦定为铁律。有人在烟雾中显示大丈夫的潇洒,有人在酒量中显示了男子汉的豪气,有人在围城中驱逐着自己的无聊,有人在舞池中得到身心的解脱。“四不”也有“四不”的境界,抽烟者无法体验到远离烟草的那份淡雅,嗜酒人无法知晓在清醒者眼里他的那种醉态。现在,拥有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上网足不出户将成为必然,这对家庭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挑战,有待于人们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始终保持一份清醒,这是做人的难能可贵之处,大处如此,小处亦同理。网络游戏的玩法,也有雅俗之分、优劣之别。网友们,共勉吧。



[ 本帖最后由 筠之 于 2009-7-29 21:18 编辑 ]
发表于 2009-7-27 14: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爱看书,有人爱看电视,有人爱K歌,有人爱洗澡……总不能说一有空就看书的人也是不务正业吧。游戏嘛,消遣而已,每啥大不了的,玩腻了就歇菜了。想当年,有个什么游戏,还是买杀毒软件时送的一个试用版的,而且还不是通关,俺为此“闭关”了整整一个星期。现在,除了些“弱智”游戏偶尔消磨下时光,再看到大型游戏都想吐了~~~~~
发表于 2009-7-29 13: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网游,让我欢喜让我忧!
曾几何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提高对鼠标键盘的熟练程度,我们充分利用WINDOWS自带的“蜘蛛纸牌”、“空当接龙”、“红心大战”、“扫雷”、“警察抓小偷”等游戏的情景性、沉浸感、任务驱动等积极因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竞争意识,比一比谁的单击、双击、拖动、汉字输入速度快,准确率高,一段时间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个个不亦乐乎,省编计算机教材上也将“纸牌”纳入了学习内容。
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活动和学习都是从游戏开始的,因此游戏教学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可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游戏开始更新换代,孩子们开始不满足于游戏,渐渐置身于战国七雄的纷争,拼搏于激烈的绿茵赛场,沉醉于以一战七的红色警戒,再加QQ游戏、跑跑卡丁车、魔神争霸、成吉思汗、天龙八部……不要说小孩子了,成人也抵制不了诱惑,一有空就挂在网上,买装备、修炼级别、战场厮杀……,孩子们不是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就是成了“网虫”不能自拔,想不到当初用电脑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如今却成了他们了拦路虎,有些无计可施的家长开始禁止孩子使用电脑,那到底是谁错了?孩子?老师?游戏?家长?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当局者”,有时我也主动向“旁观者”请教,可是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说游戏不好吧,它们大多以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题材,吸取了人类文明的各种文化精华,这里有童话世界的神奇,有未来空间的迷幻,有对人生的反思,有对未来的憧憬……,那问题自然就出在人身上了,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好好反思共同携手,充分把握好玩电脑游戏的“度”,比如社会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网吧等公共场所的不定期检查,家里的大人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给孩子们讲道理,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让网络成为孩子们轻松、快乐学习的得力助手,处理好“学”与“玩”和关系!(丹阳实小   袁军辉)
发表于 2009-7-29 22: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玩网游不是错,但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逐渐与现实世界脱节,仿佛沉睡于虚拟世界,于几,于人,于社会就都没有好处了。
发表于 2009-7-30 08: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网络游戏大家谈

放眼望去,网吧里都是稚嫩的面孔。青少年学生是主要人群,而那些没有工作的社会人员,大多也是刚从职校、中专毕业,网吧里男孩占据了绝大部分。每天晚上,网吧内通常都有60%的通宵客。张同学曾经也是网络游戏的发烧友,每天都要玩五六个小时。不过,当他把游戏“打通关”后,就对游戏没有了兴趣。那些有网瘾的孩子,往往在把游戏玩到顶级后才发现“其实一点意思都没有”而那些沉迷其中的孩子,往往还在“半山腰”,为游戏所着迷,然而现在的某些游戏设计,一环套一环,似乎玩不到尽头,也让孩子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
网吧经营者:我这里有150台机器,每晚通宵使用的大概有60%。现在网吧很多,竞争激烈,生意难做。什么副本、法术、收点……那些人的“黑话”,我都听不懂。我自己也从来不玩网络游戏,几个网管,也只是学习后教教顾客,他们自己也不喜欢玩。
家长杨先生:在我看来,沉迷于网吧的年轻人,要么性格内向沉闷,要么就是调皮捣蛋鬼,而那些性格沉闷的人容易上瘾,反倒是调皮捣蛋的人,他们只是去网吧消遣。
家长刘先生:孩子沉迷于网络,使家长忧心如焚,承受着巨大压力。我们希望有社会上的第三方力量,帮助孩子摆脱网瘾,不管怎么样,家庭和睦是最重要的。
李园长:某种意义上,网吧成为了一些青少年的“避风港”,学习、生活和就业的种种压力,找不到发泄口,虚拟的网络世界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我们一直说要给青少年创造活动空间,可是你看看,篮球场、足球场越来越少,或者收费越来越贵。一方面,我们要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张老师:孩子沉迷网络,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而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孩子怎么可能不玩游戏,生活在这个时代,不仅要玩,而且要玩好,他们本身并没有错。倒是家长应该反思一下,不要觉得游戏就是“魔鬼”。
游戏玩家张同学:通常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的人,往往喜欢网络游戏,因为虚拟社会里能让他找到成就感。我最疯狂的时候,每天要打到天亮。但后来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比网络游戏里的帮会、装备要重要得多,比如父母、家人、爱人、事业。要让我玩游戏,而不是游戏玩我。
我认为:置身游戏之中的人,和置身游戏之外的人各有各的理解,但是网络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不应该仅仅成为罪责的归咎,更多的是起到“晴雨表”的作用:是不是教育方式有错位,是不是生活目标不明确,是不是忽略了当下的生活。(刘宇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5 13:18 , Processed in 0.1036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