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1|回复: 2

留心南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1 16: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留心南山
       1989年秋,随镇江日报总编应天仇先生去镇江南山访古。在这之后,我去南山已不下十次。 南山让我痴迷、留恋不舍的,不是山岭的峻峭,也不是泉溪的玲珑,而是千百年来古人留下的心迹。
       兽窟山上,黄鹂或隐或现、时高时低的嬉戏和鸣啭,让戴仲若从心怡中有了灵动。成就了戴公《游弦》、《广陵》和《止息》的千年绝唱。那听鹂山房的宁静,戴氏父女的专心,好像总有一股神力紧紧地缠绑、牵引着我,使我隔空遐思和找寻大自然和艺术之间的因果。无奈凡夫俗子的愚钝,使我很难探寻到其中的路径。
       读书台旁,增华阁里,昭明太子萧统或潜心研读,或侃侃畅说,吸引天下文人墨客慕名驻足,津津交流和探讨文学的真谛。那深沉厚重的《昭明文选》,上自周代,下迄齐梁,文体各异,文质并重。正如后人标榜:景仰古先风,此地得江山之助;熟精文选理,斯人与翰墨为缘。
       作为齐梁后人、丹阳老乡,我在敬仰萧先贤文学成就和贡献的同时,又怜惜其英年早逝。尽管只活了短短三十七个春秋,却更好地诠释了生命价值。人,不在乎寿命长短,而在乎其做了甚,留下甚?
       在鹤林寺西南侧,北宋书画大家米芾长眠于此。作为书法爱好者,我对大师顶礼膜拜。当我驻足“城市山林”、“吐艳舒荣,香风远度”的石碑前,大师苍劲舒展的笔法,仿佛教导我写字、习书不光要通书理,下功夫,只有融入自然,欣赏和感悟自然,才能修成正果。鹤林寺东苏公竹院,东坡先生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仿佛也在讲述同样的道理。
       竹林寺东大夹山下,民国先驱、革命英烈赵伯先墓地翠柏丛生,青铜笔立。镇江后人敬重赵大将军,在他死后,其灵柩由广州迁之家乡安葬。青山碧水成了他在另一个世界的栖息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他在家乡的山林间,默默地注视着后人为正义,为自由不息奋斗的点点滴滴。
       江山多秀色,代代有新人。回眸南山,“客中客入画中画,亭外亭望山外山”。大自然造就了人类,人类改造着大自然,年复一年,人去人来......
      
     
发表于 2014-3-12 2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没想到南山人文荟萃,别有一番景致。楼主博古通今,信手拈来{: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4: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孤星泪 发表于 2014-3-12 20:24
没想到南山人文荟萃,别有一番景致。楼主博古通今,信手拈来

高抬了。{:1_7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01:47 , Processed in 0.0704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