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6|回复: 1

北京小资为什么怀老上海的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16: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二、三十年代,上海成为传奇都市。环球航行如果没有到过上海便不能算完啊,外婆的旧旗袍!祖父的威士忌!
公元2002年某月某日的一个微风习习或者细雨绵绵的夜晚,一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资,正端坐在上海茂名南路的"1931'S"咖啡馆的某个座位上,沉醉在对20世纪30
年代老上海的无比眷恋之中。他的面前是一份"1931热朱古力",他的脸上是缠绵悱恻的惆怅。在黄铜喇叭流淌出的周璇的歌声里,他还会略带伤感地对对面那个女孩说:"这条路,以前是叫做迈尔西爱路的……"
与此同时,北京的一位小资步入南礼士路上的"老上海"酒楼或者工体北路的"夜上海"餐厅,然后在30年代的上海老广告"双妹"花露水或者"阿司匹林"药饼旗袍女郎的温柔注视下,无限怀旧地品着赤浓、甜腻的上海菜。
而在广州,一位小资正在和女友商量:今晚是去东风东路的"大上海"夜总会,还是去位于建设六马路的"上海往事"酒吧?
今天,不论是上海本埠,还是北京、广州,牵强附会地怀一点老上海的旧,已成为全国小资阶层的集体嗜好。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以及《上海色拉》的畅销是一个最好的佐证,最新版《上海的风花雪月》"2000年8月北京第11次印刷","上海的风花雪月"在全国该有多么大的覆盖面啊!
打开电视,从《情深深雨蒙蒙》到《像雾像雨又像风》,浓浓的老上海风情扑面而来,跑洋行的买办,穿旗袍的太太,在教会学校读英文的小姐,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少爷,纷纷粉墨登场。北京一位娱记干脆说:"想找一位走红的女演员,她不是在上海拍戏,就是在刚从上海回来的路上。"
尽管《花样年华》的故事发生地点是香港,时间是60年代,并且还出现了"电饭锅"之类的道具,但是随着旗袍的摇曳,老爵士乐的呢喃以及周太太们的上海话,小资们还是不知不觉地被带进了"1931'S"的上海滩。据说王家卫还计划把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搬上银幕,邀请巩俐以织锦繁华的旗袍尽情演绎一位上海百乐门夜总会交际花的故事。
被誉为"苏格兰王子"的威士忌代表作"芝华士12年",拥有浸透了古典风格的橡木醇香,交响乐一般层次丰富的口感以及贵族般的风度。"芝华士12年"向中国市场推广的时候,在广告《老上海的回忆》里是这样一个故事:"祖父是爱酒的,童年的杰就知道威士忌是当年祖父的最爱,尤其是那个从苏格兰来的叫芝华士的威士忌....。。杰每次去酒吧,都会要芝华士威士忌。他想品味一下这液体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祖父数十年念念不忘。"
在中国市场,芝华士仅有12年的橡木桶醇化似乎还不够,还要时光倒流70年,经过老上海风花雪月的洗礼,风味才醇正悠远。正如许多女小资流行说自己的外婆在上海,还说外婆给她留下几件旧旗袍一样,男小资在喝"芝华士12年"的时候,也会"照祖父的说法,按一比一的比例用纯水稀释后饮用......"怀旧怀到了法租界
北京的小资在"老上海"酒楼吃罢上海菜后,如果不尽兴,还会驱车来到位于西长安街15号的"老人老歌"酒吧。
一篇推荐该酒吧的文章说:"老人老歌酒吧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到怀旧的气氛,走近它,玻璃窗上隐隐约约现出一幅身穿老式旗袍的女人照片,一眼就能肯定是曾经在电影里见过的老上海女人形象。在她的注视下走进酒吧,才发现这里的每件物品都能不经意地勾起你对往事的回忆。"
上海小资怀30年代的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爷爷或许在汇丰银行做过事,他的奶奶或许在圣约翰大学上过学,他的外公或许在百乐门夜总会喝过杜松子酒,他的外婆或许在仙乐斯舞厅跳过狐舞....。。那些30年代遗留下来的物品--模糊的老照片、发黄的月份牌、昏暗的汽灯、锈迹斑斑的怀表、破旧的老爷唱机,可能真的会"不经意地勾起你对往事的回忆"。
北京距上海的直线距离上千公里,离30年代的"上海往事"更是十万八千里。北京的小资有什么道理大老远怀老上海的旧呢?
翻开30年代的小说,北京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骆驼祥子、杂耍艺人、冰糖葫芦、小羊圈胡同以及那一声悠长的叫卖声:"哎,有破烂的卖哎......"最风雅不过就是溜溜鸟、泡泡茶馆。以天桥为代表的北京的旧,透着劳动人民的辛酸、寒碜以及土气,怀北京的旧差不多等于忆苦思甜。而上海的旧却意味着"十里洋场"、"东方巴黎"、"花花世界"、"欧陆风情"....。。
当时的上海,"空气中融化了冲淡了的吉士烟草、汽油、水头、三花牌爽身粉和四七一一的混合味。伙食店的大玻璃门里流出一大批引起食欲亢进的烤咖啡的浓味,发光的广告灯:'新鲜咖啡,当场烤研!'霓虹灯下面给统治着的:小巧饰玩,假宝石指环,卷烟盒,打火机,粉盒,舞鞋长袜子,什锦朱古力,柏林的葡萄酒,王尔德杰作集,半夜惨杀案,泰山历险记,巴黎人杂志,新装月报,加当,腓尼儿避孕片,高泰克斯,山得儿享利,柏林医院出品的Sana,英国制造的Everprotect...."
伦敦旧日出版的《上海》里说:"二、三十年代,上海成为传奇都市。环球航行如果没有到过上海便不能算完。她的名字令人想起神秘、冒险和各种放纵。"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写
道:"上海,现代中国就在这里诞生。"现在的上海人还会说:"侬可晓得哦,那时候日本的有钱人想看好莱坞大片,还得坐飞机来上海看。"而上海女作家蒋丽萍说:"知道咖啡里要加炼乳有什么了不起?早在60年前,上海的老婆婆们都知道皇家咖啡和俄式牛肉里,要放点肉桂叶子一起煮的。"
"小资教母"陈丹燕如是说:"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都市,租界里的生活相对自由,如果想看一本在美国新出版的书,在美国出版两个星期以后就可以在上海书店里买到了,人们在上海可以预订欧美作者签名的书。"这一点,恐怕我们今天也未必能够做得到。
在小资的心灵深处,老上海的风花雪月是一切时尚的总和。只有30年代的老上海,才能够象征品味、格调、优雅、浪漫、摩登、经典。于是30年代的老上海便成为今天小资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四大城市小资们的心水酒吧都不约而同地把时针指向遥远的30年代,自然不会有人还知道郭沫若的《上海印象》:"游闲的尸,淫嚣的肉,长的男袍,短的女袖,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枢,乱闯,乱走。我的眼儿泪流,我的心儿作呕。"
新华社2001年5月28日报道,上海某房地产公司为推销位于法华镇路的一幢商品房,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词:"依然保持法租界的昔日浪漫情怀"。一不留神,怀旧怀到了法租界!谁还记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谄媚浦东
在"老上海情结"的背后,除了出于对"法租界昔日浪漫情怀"的留恋,还包含着对浦东的崇拜。支撑"老上海情结"在全国得以蔓延的支点,应该是外滩对面的浦东。
这里号称"中国的华尔街"、"中国的曼哈顿"、"远东巴黎"、"东方纽约";这里业已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交通中心、国际信息中心;这里有林立的跨国公司,贝尔、通用、IBM、英特尔、西门子、可口可乐......;这里举办过《财富》全球论坛、APEC上海峰会、上海五国会议;这里有中国第一摩天大楼金茂大厦(420米),并且即将崛起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环球金融大厦(466米)....。。
《新民周刊》这么写道:"当我们走过冠以'恒隆'、'中信泰富'、'巴黎春天'、'华亭伊势丹'的大型商厦的时候,上海市民真地感到,世界著名品牌的生活消费用品,已经零时差零距离地出现在了身边。"这就是说,在上海的浦东、淮海路、南京路一带,已经"零距离"地接近于香榭丽舍大街、第五大道和银座附近的高贵与优雅?"零时差"地接近于伊丽莎白赫利、辛迪克劳馥以及克劳迪亚希弗们所展示的品位与格调?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我敢肯定,如果中国大事开放金融,从开放时算起,5年后,上海将超越香港;20年后,上海一带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繁盛的工商业中心。"
目前,已经有30万台湾人定居上海,台商许彬撰写的《移民上海》、《立足上海》、《我的上海经验》在台湾成为畅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繁体版《解读上海:1990-2000》首印2000册,在台湾不到3周即告售磬。嫁到台湾的上海小姐夏帏则穿着旗袍,在台湾有线电视Much台开办的"上海话培训班",伊呀伊呀地教台湾人学习上海话,她还计划出版《上海方言》的教材。
如果轻轻翻一下书页,回到80年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当时流行的T恤、电子表、大哥大、卡拉OK、镭射影院、高尔夫、桑拿浴、焗油摩丝、广式早茶、生猛海鲜无不是从广东传过去的。一些内地人甚至以说话带一点粤语味为时尚,即使上海人也不例外,比如"买单"、"打的"、"搞掂""靓女"、"炒鱿鱼"....。。
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里回忆说:"那时候,我在上夜校。在夜校的走廊上,听到有的班级全体跟着老师说的不是英语,也不是法语,而是广东话....。。追逐时髦的年轻人,在上海梧桐深深,在欧洲人留下来的小楼以十分浪漫的方式旧下去的街上,合着他们的随身听大唱粤语歌。"
王唯铭在《欲望的城市》里回忆说:"美妙的粤语就这样日日夜夜飘荡在我们耳边,我们由陌生而熟悉,由反感而亲切,由敌视而热情。我们情不自禁地学起了南方的语言,比划着南方的手势,摆弄着南方的姿态。"
而今天广州、深圳的小资们则开始情不自禁地摆弄着上海的姿态,比划着上海的手势,怀起了上海的旧,学起了上海的语言,满口软软的、嗲嗲的、咝咝咝的上海口音,还会大言不惭地说:"记得小时候,在上海外婆家......"
如果说广东文化之"新潮"刺激了中国人对物质文明的追求,上海文化之"怀旧"则是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正幸福得不知该怎么好了,只好让多愁善感的"老上海情结"成为流行的一种幸福过敏症。
如果说广东文化所代表的是一种"大款文化",多少有点粗俗,那么上海文化所代表的"小资文化"则多少有点矫情,就像"1931'S"这个名字一样,矫揉造作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9: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handshake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18 01:34 , Processed in 0.0604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