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9|回复: 2

全国第五个国家生态市 镇江正式获授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0 0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全国第五个国家生态市 镇江正式获授牌 2014-05-29
      金山网讯 5月16日,国家环保部正式公告,镇江市以及下辖的扬中市、丹阳市、句容市、丹徒区,全部获得国家生态市(市、区)命名,镇江市成为继苏锡常之后,全省第4个,同时也是全国第5个获得国家生态市命名的省辖市。镇江人引以为傲的自然禀赋、城市治理,再次获得国家认可。
      十年前即规划创建  制度创新财力投入是保证
      2004年,镇江市委托南京大学编制了《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市建设标准为指导,并结合镇江市实际,确定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环境综合整治、自然资源保护、人居环境、生态文化8个方面62项工程。2005年9月,镇江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镇江生态市创建工作,进入新阶段。
      镇江市独创生态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市生态办),统一组织、指导、协调、推进全市创建工作。2009年,市委、市政府抽调66名优秀青年组成督导组,派驻33个乡镇驻镇督导创建工作,不创成国家级生态镇不收兵。
      在可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镇江市环保投入逐年递增。2009年,环保投入57.01亿元;2010年,环保投入73.87亿元;2011年,环保投入87.64亿元,占GDP比重达3.81%。2008年以来,投入4.5亿元推进区域供水,投入2.3亿元用于征润洲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居民的拆迁安置和环境整治,投入7亿元用于道路绿化,投入3.65亿元用于废弃矿山整治,投入2亿元用于农村改厕。
      乡镇乡村环境建设  为国家生态市创建打基础
      在国家生态市创建中,我市坚持把农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累计投入41.8亿元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分为三个阶段完成。2012年春节前,第一阶段87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完成。2012年底,第二阶段3888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完成,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提前完成整治任务。2013年10月份,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第三阶段剩余2980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完成,全市村庄环境整治率100%。
      据统计,历时两年多的整治,镇江全市累计创成三星级康居乡村65个,二星级康居乡村905个,一星级康居乡村152个,环境整治村5833个;新建村庄道路4122公里、村内排水管网4891公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89套、垃圾箱(房)近2万个、公厕1900个,新增村内绿化260万平方米,清除乱堆乱放95万处、乱搭乱建210万平方米、露天粪坑(旱厕)7.5万座,建筑物立面出新462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镇江全市39个镇(含涉农街道)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考核,占比100%。371个行政村创成市级以上生态村,占比81%,10个国家生态村通过考核,2个获得命名。建成市级以上绿色学校485所,建成市级以上绿色社区104家
      因地制宜开展创建  点面结合全方位来推进
      对主城区26座山体,按照“住户下山、建筑离山,草木上山、文化入山”的原则实施分步整治,成为亲近自然、视觉通透的开放式山体公园。同时,对境内235座山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关闭矿山企业257家、露天矿山采石宕口431个,“矿山复绿”行动走在全国前列。
      大力提升水环境质量,长江水污染防治受到国家考核组充分肯定。2011年12月,国家长江淡水豚考察队在镇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发现12头江豚。考察组认为,在全国7个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中,镇江自然生态环境最好。尤其是通过企业搬迁、退渔还湖、生态修复,在城市北部滨水区形成8.8平方公里的金山湖,面积是杭州西湖的1.6倍。
      按照“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屏障景观化、城市森林化”的城乡绿化格局,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建成南徐大道等生态大道、长江路等林荫景观路、南山西入口等140项绿化工程,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与绿化工作获得省一等奖,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5.8%,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平方米。
      污染减排成效显著  循环清洁产业增加助力
      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是重要方面。2013年,镇江市81个重点节能项目完成投资16.58亿元,实现节能15.37万吨标准煤。深入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全市59家“万家企业”实现年节能20万吨标准煤。
      据统计,2013年,镇江市实施污染减排工程101个,削减COD4502吨、氨氮775吨,削减二氧化硫2.06万吨、氮氧化物1.95万吨。完成火电、钢铁、水泥行业脱硫脱硝工程项目投资3.5亿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建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面积10万平方米、发酵床生态养殖面积3.2万平方米、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18个。
      循环清洁产业发展,为镇江市生态发展提供科技助力。制定实施了《全市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园区,获得国家约1.58亿元扶持资金。丹徒经济开发区创成省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开展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创建活动,培育了恒顺达等6家示范单位。2013全年共利用煤矸石、脱硫石膏、粉煤灰、冶炼渣、化工渣等工业固废700多万吨,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80亿元,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7.2%。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关于授予江苏省扬州市等37个市(县、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的公告
                                                                      公告 2014年 第33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部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等规定,经我部考核、公示、审定,江苏省扬州市等37个市(县、区)已经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指标要求,现决定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希望获得称号的地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4年5月16日
  附件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市、县、区)名单
  江苏省 扬州市、镇江市、如东县、海门市、扬中市、丹阳市
  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扬州市邗江区、宝应县、
  高邮市、扬州市江都区、南京市溧水区
  浙江省 德清县、嘉善县、杭州市西湖区、宁波市镇海区、洞头县、天台县、长兴县、云和县、遂昌县、泰顺县
  福建省 长泰县、南靖县、德化县、永春县、泰宁县
  辽宁省 新民市、康平县、法库县
  山东省 寿光市
  河南省 栾川县
  广东省 珠海市香洲区
  四川省 成都市青白江区、成都市新都区、新津县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09: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国家生态市”花落丹阳  2014-05-30
       日前,国家环保部召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公布了37个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市(县、区)名单,丹阳榜上有名。经考核、公示、审定,我市被正式授予“国家生态市”称号,这是我市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获得的又一殊荣,标志着丹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悉,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十分完善,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详细考核。其中,经济发展方面包括了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单位GDP能耗等多个指标;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包括了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城市化水平、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等,也被列入社会进步方面的考核指标。
  从2006年开始,我市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八年来,全市上下以创建工作为载体,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初步形成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其中,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投入近11亿元,突出抓好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置、集中供热、城乡绿化四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创建工作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12月,省环保厅对我市生态市创建进行省级调研;2011年5月,我市通过“省考”,并于2012年5月通过“国考”。“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家园”、“循环经济”等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深入人心,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历史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30 10:15 , Processed in 0.0903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