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44|回复: 15

乡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3 2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毛毛 于 2014-6-3 21:17 编辑

乡音

    因种种原因,我在邻城买房安家,对老家的记忆也渐渐模糊起来。但是,当我穿梭在喧闹的街市,偶尔听到一两声熟悉的乡音时,心头依旧会微微一颤,然后定会循着声音,本能地寻找那乡音的来处。有些东西,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逝的。
    那年冬天,我去浴室洗澡。雾气氤氲中,我听到了一句陌生而又熟悉的乡音:“要擦背么?”这声音似乎是突然从哪个被遗忘的角落里传出来的,令我措手不及。我定睛一看,眼前站着一位五十岁上下的搓背阿姨,敦厚朴实,短发,圆脸,浓眉大眼,眼角、嘴角都含着笑,或许是被热气蒸熏的时间长了,她的脸颊上透着红晕。我洗澡向来是不请人搓背的,即使从农家小院走出来多年,也依然改变不了对陌生环境、对陌生人的戒备与羞怯感。而现在,我却无法拒绝这一句乡音。
    我就像母亲的乖乖女,任凭她在我的背上温柔地揉搓,并和她闲谈起来。她用浓浓的丹阳方言告诉我,她来自丹阳西门外的一个小村子。其实我早就有预感,因为邻近城镇从事这一行业的丹阳人,十有八九来自生我养我的故土——全州(现在已经合并到司徒)。这些年来,为了融入周围的生活环境,我竭力摒弃略显生硬的丹阳话,并且已经习惯了吴侬软语。但现在,这熟悉的乡音却像一根柔软的刺,深深扎进了我的内心深处。我仔细聆听着、捕捉着每一个字眼,仿佛是一个饥渴的婴儿拼命吮吸着母亲的乳汁。
    在弥漫的雾气中,在熟悉的乡音中,我仿佛看到,我老家村子里的叔伯兄嫂们,在农忙过后,一一告别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背起小小的行囊,踏上了南来北往的客车,奔赴各地大小浴室,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勉强养活着一家老小。每到这时,母亲便会叮嘱我们兄妹几个:“一定要好好念书,考上大学,否则,以后只能帮人搓背!”我们不太明白,“搓背”究竟是一种怎样遭人唾弃的职业,以至于成了母亲的反面教材。不管怎样,我和哥哥们终于都如母亲所愿,带着些许的留恋和不舍,带着已经年迈的母亲,先后离开了那个偏僻的小村子,只留下了一座孤独的老宅和几道依旧葱绿的篱笆墙。
    “我儿子帮人搓背搓了十多年,现在在丹阳开了个店,挺挣钱的,我做完这个月就不做了,回家抱孙子去。”搓操阿姨的话音中透着自豪,顿了顿,又说:“我们村里小友,到屯甸茶场那里开辟了一大块荒地,种上了树苗。这几年城里到处搞绿化,那些树苗可好卖了,每天都有大卡车来拉呢!他家买了小汽车,还盖了大别墅。”
    “我记得那里有好多荒地呢,我小时候在那里念过书,还去采过茶叶。”我忍不住插话。我的记忆深处,总有一抹绿色时隐时现。那是一片郁郁葱葱、润人眼目的茶林,茶林中间有几间平房,每天一早,那些简陋的房间里就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曾经,这里放飞了多少青涩的梦啊!
    “是啊,但现在那学校已经拆并掉了,那里的荒地也都种上树苗了。我们村外的荒地也被村里的小福子承包下来种大棚蔬菜了!小福子以前也是擦背的,后来不知从哪里学到了种菜的本事,承包了十多亩地,一年四季都卖蔬菜,虽然很辛苦,但日子越过越好了。村子里修路,他捐了一万块钱呢!”
    温热的水从我的背上流淌下来,溅落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水滴声。“又下雨了,明天你们怎么上学呢?”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母亲愁容满面地站在大门口,看着门外的雨帘发出长长的叹息。村口那条唯一通向外界的小路,一到下雨天,整条路面泥泞不堪。上学、到镇上买东西、走亲访友,必须得穿上高帮套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遇到特别滑腻的地方,鞋子陷进去都拔不出来,溅得全身泥点子不说,摔跤摔得像泥猴是经常的事。下雪天更是寸步难行。记得有一年大雪天,路上看不到行人,举目远眺,除了前面看不到尽头的雪路,就是两旁高高低低的白色丘壑。我踩着快没膝深的积雪摇摇晃晃地去上学,每隔几分钟便会摔倒一次。偶尔一回头,我看到身后有一个人影远远地跟着我,也和我一样在艰难地行走,这让我的心里有了一丝安慰。我鼓足了勇气一直走到了学校。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一直跟在我后面、也不停地摔着跤的,是我的母亲……
    “阿姨,村子里的路,都修好了吧?”我紧闭着眼睛,不想让她看到我眼角流出的眼泪。
    “你好久没回家了吧?进村的大路早就修好了啊,这几年村里添了好几辆汽车呢,来来回回都要在这条路上跑的。各家门口的小路也都浇上水泥了,现在出门又干净又方便,村子里还盖了很多新楼房呢!”
    浴室里的雾气更重了,搓澡阿姨加大了手上的力度,但我的身心却感到了异样的轻松。这些年来,我就像一只飘摇的风筝,任我如何展翅,却始终飞不出那片天空。那根无形的风筝线,是老家小院里的缕缕藤蔓?是曲折蜿蜒的泥泞小道?是父亲坟茔前那棵孤零零的小树?亦或,是经常出现在身边和梦里的乡音?
    明天,我一定要回家看看。





     
发表于 2014-6-3 2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字里行间,是母爱,是乡情,是纤细的内心开出的花。
     
发表于 2014-6-3 21: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亲人的离愁别绪,从乡音中感受故土的温馨。真是“乡音乡情深”啊!
乡音是那割不断的情缘。
     
发表于 2014-6-4 08: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乡音是跟随自己一辈子的伴侣,无论你是高官还是贫民,她不离不弃;无论你是财富五车还是一贫如洗,她不嫌不厌;不论你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当地,她不疏不离。
     
发表于 2014-6-4 08: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山中过客 发表于 2014-6-4 08:28
乡音是跟随自己一辈子的伴侣,无论你是高官还是贫民,她不离不弃;无论你是财富五车还是一贫如洗,她不嫌不厌;不 ...

其实乡村就在原点,是我们与它忽近忽远。千方百计想离开,及至离开了,又念到了它的好,事实上,它的好永远只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和笔下,若再来一次运动,勒令我们恢复农民身份,重新做个农村人,看我们又能以什么样的心情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0: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庞冶 发表于 2014-6-3 21:34
字里行间,是母爱,是乡情,是纤细的内心开出的花。

谢谢庞老师支持。故乡,是心头永远的牵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萍水相逢 发表于 2014-6-3 21:47
亲人的离愁别绪,从乡音中感受故土的温馨。真是“乡音乡情深”啊!
乡音是那割不断的情缘。

说得真好。故土难忘。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山中过客 发表于 2014-6-4 08:28
乡音是跟随自己一辈子的伴侣,无论你是高官还是贫民,她不离不弃;无论你是财富五车还是一贫如洗,她不嫌不厌;不 ...

谢谢过客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点评。
     
发表于 2014-6-4 12: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俺们都是同一方向的人,听到熟悉的乡音,的确格外亲切。毛毛好文采!
     
发表于 2014-6-4 14: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毛老师的皇塘话已经说得相当好{:soso_e179:}
乡音是心底的烙印,一旦触及,便勾起无数的回忆在心头涌流。
毛老师善于通过小视角反映大主题,洗澡的过程里完成了世事变迁,时代发展,向你学习{: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21: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向阳花 发表于 2014-6-4 12:03
俺们都是同一方向的人,听到熟悉的乡音,的确格外亲切。毛毛好文采!

我们都是同一时代走出来的。只是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用乡音交谈?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2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孤星泪 发表于 2014-6-4 14:10
毛老师的皇塘话已经说得相当好
乡音是心底的烙印,一旦触及,便勾起无数的回忆在心头涌流。
...

我猜了半天没猜出你是谁,竟然对我这么熟悉,后来终于知道你是谁了。哈哈,啥时回家来玩?我们几乎天天在你家门口那里逛呢!
     
发表于 2014-6-5 10: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毛毛 发表于 2014-6-4 21:49
我猜了半天没猜出你是谁,竟然对我这么熟悉,后来终于知道你是谁了。哈哈,啥时回家来玩?我们几乎天天在 ...

嘿嘿,不好意思,让毛老师费神了{:1_756:}
端午日刚回的家,每次从你家门口经过,总有物是人非的感觉,才想起你路边的新家竟一直无缘拜访,下次定到贵府认认{:1_796:}
     
发表于 2014-6-6 1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很感动,那个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乡音,熟悉的经历……
     
发表于 2014-6-6 10: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毛毛真水平,家乡的变化在洗澡的过程中完成了。值得学习,问好!
     
发表于 2014-6-6 17: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禅悟人生 于 2014-6-6 17:55 编辑

离乡为师廿五载,
乡音有改鬓毛衰。
阿姨应是故乡来,
点点滴滴都是爱。      
     
为老同学乡音而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01:02 , Processed in 0.0818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