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1|回复: 8

瀛海明珠青岛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9 21: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詩壇滄浪客 于 2014-9-5 06:52 编辑

                                               瀛海明珠青岛行
                                               ——暑假出行游记
      八月二十日,一个时晴时阴、云翳雾裹的早晨,我和爷爷、奶奶一齐,乘坐旅游大巴士,
驱车胶东青岛。风驰电掣的大巴车在绿树簇拥、秀色葱茏的国道上呼啸前行,先是驶过润扬
大桥,继而擦过维扬城外,再而越过连云港侧,后又穿过山东日照,在内燃机呼呼轰鸣持续
了整整七个小时以后,经过一段漫长的颠簸,终于将我们送到了胶东半岛的怀抱。
      怀揣着极度的兴奋和喜悦之情,零距离触摸到山东青岛这个纯粹以青、黄、红三种色彩
为基调的岛城脉搏,平生第一次欣赏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那感觉真是太爽了。投眸所及,感
怀顿生……任性无拘、狂放不羁的大海始终那样,毫不吝啬地展开着她独有的包百川,容九
域、吞天地、涵宇宙的博大胸怀,迎接着许许多多慕名而至的各路游客,当然,也毫不例外
地接纳了我们这批来自江苏丹阳的不速之客。
      初入宝地的我,满怀着一颗探奇猎幽的强烈欲望,随车穿行在纵横交错的御道中,奔驰
在岛城苍翠繁茂的林荫下,继而又驶过了喧闹的栈桥,越过了沸腾的街衢,钻过了横亘于地
底下82米深处的隧道,越过了一桥连三岛,全长达41.58km,目前全球最长的胶州湾跨海大
桥,泊车在人流潮涌的金沙滩露天浴场。
       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海涛,巍峨的楼宇,宽阔的街道,豪华的建筑,繁荣的商肆,威武
的雕塑、沸腾的车队,乳白的云层,五彩的帆板,细腻的沙滩,绚丽的帐篷,欢快的游人,喜
悦的豪情……神秘的大自然仿佛展开了一幅奇妙的画卷,我们这些有生命、无生命的个体,统
统化作了画稿中一点细微的元素,融化在这个精妙绝伦的天地里。
       置身于浩瀚无涯的海滨沙滩,聆听着海湾高低有序的潮声,眼看着此起彼伏的拍岸浪涛,
伴随着展翅翱翔的海鸥,欣赏着飘浮不定的流云,亲身感受着一阵阵奔涌而至的波浪的冲击,
细心品味着海浪那排山倒海、荡涤一切、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终不气绥、永不止息的执着
劲头,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壮观。此时此境,个真是尘世间的美景幽趣相互交集,滚
滚袭来,渤海湾畔岛城明珠的绝妙佳景尽收眸底,我被眼前这色彩斑斓的景象完完全全地迷
住了。
       跣足袒臂的我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大海的怀抱,踹踏着酥松柔软的浅沙,经受着海浪的一
波波冲击,呼吸着一阵阵湿润的海风,尽情地享受着一缕缕舒心的清凉,凝神地感受着大海
的无穷魅力,我陶醉在海天茫茫的神奇世界里!唉!一个地方的青山钟灵,绿水毓秀,扣人
心弦、沁人心脾的壮美嘉景竟至如此出神入化,引人入胜,丝毫不亚于蓬壶瑶台,瀛洲天竺
或许有所逊色,简直宛如人间仙境一般,这不能不引起我幼小心灵强烈的震颤……沉思中的
我情不自禁地轻叹出声,一股幽幽的遐思油然而起,一种莫名的惆怅倏然升腾,霎时间,便
塞满了我的胸腔——为什么,老天爷如此地不公正?天老爷干吗要厚此又薄彼?高耸的崂山
既已给青岛注入了无限的娇媚,辽阔的渤海又何必锦上添花,再赐予胶州湾无穷的俊美?灵
山圣水带给了美丽的半岛天姿与国色,山光水色又赋予这岛城玲珑与旖旎。西施虽秀美无比
,貂蝉纵妩媚至极,但在遍地铺锦叠绣、到处美不胜收的青岛面前,却又免不了相形见黜,
无地自容。生长在风景秀丽的青岛的人们真是太幸运了,而令人销魂的美艳却与我们失之交
臂,迷人的风光竟离我们如此遥远,使我们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吴地之人可望而不可即,
压根儿无缘享用。说什么“上有天堂”,道什么“下有苏杭”?严酷的现实却完全是另一番
场景——身居天堂的人们只能一趟一趟地驱车登道,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饱历霜晨雪暮,
费力九牛二虎,穿过千折百弯,碾遍千村万寨,吃尽千辛万苦,才能赶到胶东重地,一睹名
城丰采。蓦然之间,一种强烈的羡慕与憧憬浮上我的心头,诸多向往与失落重重叠叠地交织
成酸楚与苦涩,一古脑儿泛上我的心尖,由此而催生的嫉妒之情久久地盘踞胸腹,使我百虑
交集,难以自拔……
      
       为期三天的游历一晃而过,短暂的岛城之旅至今历历在目,婀娜多姿的青岛已深深地刻
印在我的脑海中,永久地凝固在我记忆深处。从今往后,她必将成为一个在校的学子攀登路
上前进的不竭动力。为了使山河更美,家乡益丽,祖国日强,民族愈娇,我必须从现在就开
始,端正态度,认真读书,增长知识,积聚能量,以便将来更好地投入建设,献身事业,美
化故乡,报效祖国,在奔向国富民强的世纪之梦中奉献一份赤子之忱。
       在本篇短文行将画上句号之际,不妨顺便将此行的感怀简单地赘述几句——早先起始于
洋人的开发形成的青岛,风光虽然秀丽,市内交通却拥挤不堪,亟待改进;商业气味极其浓
烈的摊位固然看似繁华,但也不无散漫之虞,需予统筹整合;饮誉海内外、令天下人垂涎欲
滴的海产、啤酒等特色纵然鲜美,此行的口味却未能尝够!


注:此文系採用孙儿余沛东的名义下笔(教学稿)
定稿于2014829
IMG_0139.JPG
IMG_0140.JPG
IMG_0490.JPG
IMG_0487.JPG
IMG_0485.JPG
IMG_0481.JPG
IMG_0472.JPG
IMG_0450.JPG
IMG_0456.JPG
IMG_0455.JPG
IMG_0463.JPG
IMG_0445.JPG
IMG_0431.JPG
IMG_0399.JPG
IMG_0346.JPG
IMG_0427.JPG
IMG_0388.JPG
IMG_0348.JPG
IMG_0355.JPG
IMG_0363.JPG
IMG_0312.JPG
IMG_0340.JPG
IMG_0318.JPG
IMG_0273.JPG
IMG_0174.JPG
IMG_0190.JPG
IMG_0192.JPG
IMG_0265.JPG
     
发表于 2014-8-30 0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图文并茂好游记,拜读、欣赏!{:soso_e179:}{:soso_e183:}
     
发表于 2014-8-30 09: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青岛怎么可能是渤海明珠?楼主余先生写作时一定酒喝高了!{:soso_e112:}
     
发表于 2014-8-30 09: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和余老师商榷。  “早先借助于洋人的开发形成的青岛”。  近代史上,青岛和大连、香港一样,是西方列强奴役和鱼肉我华夏的产物,甚至是罪证。这,绝不是什么“借助”啊!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上海可以用“借助”。您看呢?{:soso_e183:}
     
发表于 2014-8-30 09: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如果余先生不注明是“教学稿”,或许我就不吹毛求疵了。既然注明要作“教学稿”,出于良心,冒然“咋呼”几句,多有得罪,请见谅。{:soso_e183:}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20: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氧吧 发表于 2014-8-30 09:15
青岛怎么可能是渤海明珠?楼主余先生写作时一定酒喝高了!

因嫌黄海与明珠连句效果不佳(对黄字有所忌讳),胶州明珠嘛气魄又不够,遂简单地改用渤海(因两海相连),先生提得有道理,文章千古事,马虎半毫禁,今将其改为瀛海可乎?多谢先生赐教!{:1_754:}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氧吧 发表于 2014-8-30 09:37
如果余先生不注明是“教学稿”,或许我就不吹毛求疵了。既然注明要作“教学稿”,出于良心,冒然“咋呼”几 ...

别客气,鄙人所注教学仅指对我的孙子而已,对外人可不敢江边卖水!君不见照片上的画面乎?{:1_754:}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2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氧吧 发表于 2014-8-30 09:30
和余老师商榷。  “早先借助于洋人的开发形成的青岛”。  近代史上,青岛和大连、香港一样,是西方列强奴役 ...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共产党人最讲究的是事实就是。从实际上讲,青岛如果不是德国人来搞初期开发,其城市面貌绝不会有如此靓丽,经济发展也不可能这么容易驶入快车道。本文仅仅是一篇短文而已,根本犯不着掺入政治说教。多谢先生览帖!{:1_754:}
     
发表于 2014-9-4 0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詩壇滄浪客 发表于 2014-8-30 21:05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共产党人最讲究的是事实就是。从实际上讲,青岛如果不是德国人来搞初期开发,其城市面 ...

      本不想再回复了。这两天看了先生的解释,最终觉得还是想再说几句。
      德国人在青岛留下的建筑,确实给青岛增色不少。这,只“实事”,但先生并没有或者是忽略了“求是”。当时的德国人是作为侵略者和掠得者的面目出现在青岛的,留下的那些建筑也只是侵略的者的烙印。这好比日本人给当时的东北,留下了许多现代工业基础。照先生的意思,我国是不是还应该感谢他日本鬼子不成?
      什么叫实事求是?是您忽略了,还是我没讲究?
      先生在文中用了“借助”,明眼人都能看出,先生在赞美德式建筑美的同时,无意间也表扬和肯定了当时的德国人,所以,我善意地说,“借助”欠妥。您如果觉得我有“政治说教”的成分,我一点也不生气。尽管您说“作为教学稿,是只为您孙子而作的,那您发到网上干吗?您不会把所有览贴之人都当作您孙子吧?
      既然注明是教学稿,地理概念上的错误和历史概念上的模糊,难道先生是想愚弄自己的孙子乎?如果您把地理概念讲准确,把历史概念或历史背景讲清楚,我想您孙子会感谢您,更敬重您!因为连自己孙子,您也没草率糊弄。
      先生教书育人多年,好多东西应该比我等草民要明了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2 06:56 , Processed in 0.1280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