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又不想见的人
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有一个想见又不想见的人?想见,自然是因为想念;不想见,却是因为害怕。怕对方眼里的自己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怕四目相对时的疏离与客套。所以,许久不见的C昨天在微信上约我周末见一面时,充斥在我心的不全然是喜悦。
我与C是大学室友。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是新生报到的日子。我办完手续到宿舍时,C早就安顿好了。打开宿舍门时,她正在给家里打电话,披散着头发、穿着一条睡裙。见到我,她热情地招呼,絮絮叨叨地告诉我食堂在哪里、开水房在哪里、什么时间开放。我听着没做声,只觉得她太罗嗦。没想到,这个我第一印象并不算好的人会成为大学四年间关系最亲密的人,我们一起去上课、一起回宿舍、一起逛街、一起在无课的下午窝在宿舍看小说,甚至一起做过疯狂的事情,比如:一起在考试前夕去麦当劳餐厅通宵看书、一起装病逃课、一起通宵看电影……即使现在想起这些,还是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满满的青春回忆。
可是,青春总有散场的时候。毕业后,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工作,难得见面,上一次见面还是两年前。但通过微信朋友圈,她的近况我也大约知道一些:经常出差,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生活潇洒,闲暇时学弹古筝、学小语种,插花、读书、养狗……偶尔,她也会跟我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奇葩人、事,像遇到老男人搭讪、相亲遇到吝啬男等。她的生活看上去总是丰富多彩,最近她开始忙着装修,准备结婚的事情。看她上传微信的照片,屋子布置得颇有情调,连上下铺的儿童床都买好了。朋友们惊疑:莫非是奉子成婚?C回答得淡定:冲动消费,配上一个懊悔的表情。没过几天,她在朋友圈上传了婚纱照,首次曝光了未来老公的正面,搭配的文字是文艺青年爱用的陈升的歌词:路途遥远,我们一起走……
同样的时间,我在做什么?我的生活远没有C妖娆多姿。下班后,我只有两个爱好:睡觉和发呆,偶尔兴之所至也会看看韩剧、刷刷微博。相比通过社交活动结识朋友、填充闲暇,我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更安于生活多一点留白的空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人生的跑道上,我远远地落在了C的后面。
两年前,C风尘仆仆地结束出差行程来到我的租屋前,穿着一双细高跟鞋,拎着一个行李箱,已出落成亦舒笔下都会女白领精明、干练的形象。我从小巷子里跑出来接她,顶着一头变形的短发、穿着大学时买的宽大的运动服,还有拖鞋。她见到我:你怎么还是跟以前一样啊?进到屋里,沙发上堆满了杂物,只能请她坐在床上。没坐一会儿,她打开行李箱,就像哆啦A梦翻口袋一般,掏出一堆东西要送给我:香水、面膜、巧克力,连她新买的某品牌新款外套、墨镜也要塞给我,甚至还有她从五星级酒店顺来的一次性拖鞋、洗漱用品。其他的我都收了,外套和墨镜我实在hold不住,几番推脱她总算装进箱子了。临走前,她再三关照我:对自己好一点。
朋友的关心自然令人感动。其实,我并非不羡慕C,不然也不会如此细致地关注她在朋友圈发的图片、文字。这样的心情就像是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法罕和拉加看到好兄弟兰彻考了第一名的时候心情: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而得知好兄弟事业成功时,类似的旁白再度响起: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
我对C,大约也是这种感情吧。所以,才会在见与不见间踌躇;所以,相聚的喜悦中总有丝丝酸涩。不过,老天似乎不想让我们这么快见面,刚确定好见面的时间、地点,她就收到了周末加班的通知。也好,想见又不想见的人还是放在心底想念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