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中过客 于 2015-9-2 14:06 编辑
窦庄中心小学 邱冬梅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呢? 一、开展讲座,让学生知读书好 高尔基说过:我读的书越多,我对世界越加感到亲切,生活对我越加变得明亮和有意义。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导航。 为了让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我开展了主题讲座,从课标要求、社会发展需求、个人发展需要,名人的阅读故事四个方面去阐释阅读的意义,让学生明白阅读的好处。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首先要是个最好的读者。”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细细研究课文,力求在朗读中读出蕴含在简单文字背后的情感,力争以情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注重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引导学生。如在教学时《趵突泉》时,我在课堂上讲解了自己去济南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教材,同时,又使学生对于济南有了更大的了解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家校配合,让学生能多读书 只有学校和家长配合,才能让学生有书可读,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气氛。为此,我专门向学生的家长印发了学生课外阅读说明书,倡导家长每个学期给学生至少买两本以上课外读物,以引起学生和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同时,借学校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的读书活动契机,在教室、寝室设置图书角,把学生手头有的、老师能够提供的、班级努力订购的书籍杂志报纸集中到一起,规定具体时间段让学生公开进行阅读。 这样,在家长和学校的配合下,每个学生的手上都有书籍,而通过书籍漂流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书籍可读。 四、活动交流,让学生乐意读书 学生进行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树立自己的读书信心。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展示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成果。每周三进行一次阅读指导活动课,活动的主题和形式都是多样的。“读书名言会”、“名人读书会”、“好书推荐会”、“好书表演会”、 “读书展示会” “共读一本书”。这些综合性活动,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读书效果,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因而学生越来越爱读书,越来越乐意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