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96|回复: 0

韵书与用韵——中华骚韵管窥【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 1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韵书与用韵——中华骚韵管窥【上】
黄正  余忠
       几千年来,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品系繁富,种类庞杂,摇曳多姿,各具神韵,缤纷出彩,不啻为一座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令人眼花缭乱。这其中,诗词曲令、楹联歌赋更以汉字的四声八音铿锵特色而称雄艺壇,驰誉五洲。要想从事此类文体的创作,不将中国文字的声韵调门摸准参透是绝对过不了关的。为此,将汉字的声韵归类编目,形成体系,条理分明,以便写作韵文时严格按部查找、取用,这件先期工作就成了必须科目,也就是说,无论哪位诗人词家,只有在预先选择好、使用好韵书母本的前提下,所赋之诗词才能符合格律,才能具有诗词类作品的音韵特点,并由此而产生强烈的精气神这一艺术魅力。从古至今,将汉字分门别类归纳于各韵部的书籍统称韵书。就现有的资料而言,最早的韵书有魏•李登的《声类》十卷,晋•吕静的《韵集》,但这两部典籍已举世无觅,失传弥久。南朝梁•沈约著《四声谱》,且创立四声八病之说,为以后按声分韵的韵书奠定了基础。经考订,隋•陆法言的《切韵》原本有一百九十三韵,唐时只有残卷;唐人王仁昫根据隋本线索进行增订,编了一部《刊(勘)谬补缺切韵》,分一百九十五韵。宋•陈彭年等人再次修订《切韵》,收进二万六千多字,将其整编为二百零六韵的《广韵》。宋•丘雍等的《韵略》,拣取《广韵》中相对重要的字,作为当时科举考试之用,系《广韵》的略本,今不传。金•王文郁又把《广韵》并成一百零六韵,称“平水韵”,这也是科举考试专用的韵书。以上韵书皆为“反切”,都是以声分韵的,韵目繁多。声韵变迁,已与目前的语音不相吻合。现在仍押唐韵,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架在诗人手上的桎栲,具有制约诗词艺术传承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人们一贯遵循、使用的韵书已经到了亟需作出相应调整的地步。
       北宋声韵学家发现《广韵》分韵太琐碎,因而写了一部《四声等子》,将《广韵》的二百零六韵,按韵腹、韵尾相同或相似的韵归成一类,包括平、上、去、入四声在内,称为韵摄。共十六韵摄,亦即十六韵部,每一韵部选用一字作标目,提纲挈领,使诸韵归类,四声分明,这便是汉字语音首次以韵分类的创举,统前启后,作用自是不可估量。那时候,北宋词人的词作已出现同韵的阴、阳、上、去四声通押现象,这是以韵摄声的实践。如柳永、苏轼的《戚氏》所用“an”韵。此韵所属的“an”“ian”“uan”“ü an”四个韵及其阴、阳、上、去四声,根据文情变化,全部用在确切的地方,音色非常和美动听。清•戈载《词林正韵》即是依《广韵》标目和宋词实践的情况归纳撰写的,它以韵摄平、上、去声,分十四部,将入声单列为五部,此书与《四声等子》基本上一脉相承,对后人填词甚有影响。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成于宋后,是按北方音系所编,亦是以韵摄声,共列十九韵部。因北方语音中无入声韵,故将原来的入声字分派到阴、阳、上、去四声之中了。元曲即以此韵书为依据。正是从这里开始,韵书不再沿用反切注音,成为一大改革。后来的《十三辙》也是以韵摄声,分韵十三部。如将(衣、欺)“ i ”“ü””“er”、(中、东)“eng”“ong”两辙中的韵分开,恰巧与现在的韵母表上的分法基本一致。清代时,京剧唱词即以“十三辙”所属。京剧使用普通话已二百多年了,民间习惯上用“十三辙”,独有文人雅士想在科举场上风光耀世,坚守“平水韵”且不肯放手。
       在此,不妨简要地分析一下平水韵不够科学的一面。以声分韵通常是用平上去入四声分韵。问题是每一韵中基本上都有四声,那就势必要分成四韵或更多的韵。这是以目代纲;而以韵摄声,那四声又归于一韵,属于以纲代目。中华汉字,浩繁宏富,博大精深,一个韵部统领成百上千个单字,从一万四千九百个汉字中统计,“ i ”韵有二千一百零七个字,“ u”韵字有一千一百二十七字,“an”韵有二千一百九十九字,即使最少的“er”韵还有三十六字。这两种方法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样一分析,立马就显示出以韵摄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平水韵”是依声分韵,所以多达一百零六韵。但从韵类上看,只有十几韵。如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上也只有三十五个韵目。归纳于十五个韵部。由此可见,以韵摄声的设韵方式,其优越性就不言而喻了。这里,我们再以韵例作番比较,单从“平水韵”中的平韵而言,就分为上、下两卷,共列三十韵部。卷之上的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卷之下的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将一个“an”韵分成七个韵部。北宋柳永的《戚氏》词作中,早已将“an”“ian”“uan”“ü an”四韵归为一个韵部,而且四声通押了。再看看其它平声是怎样分韵的。卷上的十一真,十二文,卷下的十二侵当属“en”韵;卷下的二萧、三肴、四豪都属“ao”韵;八庚,九青,十蒸都属“eng”韵,全将一韵分成三个韵部了。而将一韵分成两韵的有六部;没有分的只有歌、尤两部。将十二个韵部分成三十个韵部。如果再加上其它三声的韵总共便是一百零六韵。按四声分韵是化整为零,将一韵部的字分成多份,离开韵书就极易发生混淆,要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话,一首诗中牵扯到两个韵部(其实只是一个韵部),那么,本次赴试名落孙山已成必然,下一个三年再来京城应试吧!可悲夫?
       北宋的《四声等子》和词作实例都在金人王文郁之前,不作借鉴,只是墨守成规,沿用唐宋旧制,以声分韵,编成了“平水韵”这套清规戒律沿用至今。近代以来,国内推广普通话的声势浩大,不亚于秦始皇统一九州文字的力度。这股风潮至少也刮了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实际上,元代时已为普通话的学习与推广作了铺垫,夯实了基础。汉语拼音方案在1958年2月11日,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方案采用二十六个拉丁字母,在字母表里规定顺序和名称,在声母表以及韵母表里规定拼法。也有声调。这便成了当今时代的一部韵书纲目,这无疑是中国语音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使汉语语言、语音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更符合现实的需要,特别是已经通过应运而生的电脑、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进化,普通话声韵的普及进一步凸显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22 17:56 , Processed in 0.2932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