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部落神父 于 2010-4-22 10:39 编辑
京口瓜洲一水间—2010年镇江-扬州“双城记”笔会掠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扬州、镇江这两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隔江相望,唇齿相依。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烟雨镇江流连忘返,迷恋于风雅扬州乐不思蜀,留下千古佳话。镇江、扬州留给人们的印象便是一衣带水,丝缕相连,润扬大桥开通后更是形影不离。
又值春风绿江南,岸柳吐芽,千葩飘香。一派祥和与生机中,镇江、扬州作协联袂打造、一年一度的“双城记”笔会拉开帷幕。
3月27日上午9点,来自“两岸四地”(两岸指长江两岸,四地指镇江、扬州、丹阳和仪征)的作家、诗人约二十余人相逢在丹阳市高速公路出口处。我是第一次参加“双城记”笔会,眼前群英荟萃,高手云集,心中难免有些许惶惶然。《易经》曰,“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虽然好多面孔我很陌生,但交流时并没有距离的感觉。
镇江市的挂帅人物是作协主席王川,白发皓首,风度翩翩。其实他年岁并不大,才逾花甲,但名气极大,是中国作协会员,也是中国美协会员,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白发狂夫》获“人民文学奖”,并入选“建国六十周年优秀长篇小说五百部”。王主席之前我接触过几次,印象极深,他举手投足间有长者风范,有学者风度,才华横溢,平易近人,尤为称道的是记忆力惊人,第二次见面他便能直呼出我的名字。扬州市的领队是扬州市作协主席杜海,身材魁梧,声如洪钟,心直口快,一袭素衣布鞋,额上的那副框架眼镜略显副落伍。我心想,杜主席此次丹阳采风之行,也是传经送宝之行,来到“中国眼镜城”丹阳,得好好“武装”一下,才不枉此行。感受满腹经纶的杜主席,一定要“闻其言”,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他都能娓娓道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早就耳闻他属于典型的素食主义者,连腰间束的皮带也是人造革的,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虽然是初次相识,但我仍经不住好奇心的折磨,冒昧向他请教为何如此这般。他淡然一笑,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他以只吃素食来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考验自己是否经得起红尘间的万般诱惑。正因为他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大部头作品才会接连二三问世。
驱车出城往西十数公里,万顷麦浪菜花中,素有泰伯遗风的九里忽隐忽现。九里街,青石铺就,一道道深深的车辙能让人们感受到当年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的盛况,只是一切那么的古远沧桑。
九里的季子庙被人们誉为“江南第一庙迹”,是春秋时期吴国名贤季札的墓地。庙中“十字碑亭”上古朴庄重的隶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为孔子所书,艺术观赏价值弥足珍贵,名不虚传。也许这是孔子传世的唯一手迹,惊叹、感慨之余,作协的朋友们纷纷在碑前留影。
季子庙最为神奇的是六眼沸井腾泉,三清三浊,而且口味各异。大家先饱眼福,再饱口福,亲身体验了“九里归来不看泉”的独特魅力。
毕竟是文人相聚,季子“三让王位”、“徐墓挂剑”和“采诗观礼”的故事信手拈来,谁都能说上一二。倒是围墙边李白的一首诗歌引来众多文友的关注,原来李白一生多次涉足江南,数次游历丹阳,为丹阳留下的许多优美诗篇。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春,四十七岁的李白从扬州出发,游金陵,再南下,六月到丹阳。先游延陵昌国寺,后至季子庙谒孔碑、观沸井,并小住数日。在九里,他写下了五言长诗《陈情赠友人》,诗中写道: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参加笔会的文友也许为季子的诚信礼让所感动,也许为丹阳的人杰地灵所感染,他们的眼神中渗透着敬仰与虔诚。
丹阳留给曾经到过的朋友的印象不仅仅是小城生活的安逸宁静,也不仅仅是“眼镜之都”的商贸繁华,而是那一座座屹立于乡野田间南朝石刻的高大壮美。千百年来的岁月打磨,千百年来的风雪洗礼,风化的石刻也许残缺不全,但仍透出一种雄浑而瑰丽之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一眼无垠的麦田里,默默矗立着高大的石兽和华表。石兽无言,大地无声,但厚重的历史沧桑却已铺天盖地地袭来。
王川主席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主讲过南朝石刻,在他的作品《千古江山》中也大手笔介绍过齐梁故里,此时此刻他也按捺不住激动,洋洋洒洒地发挥了半小时,听众个个也如此如醉。
在胡桥“天地石刻园”,当见到加拿大籍华人东霁集团总裁吴杰森捐献的八千多件石刻藏品时,平日见多识广的作家、诗人都惊呆了。这些石刻上至西汉,下至民国,时间跨度超过两千年,一件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石羊、石马、石人像、十八罗汉、石碑、石菩萨等摆满一地,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恍若走进石刻艺术的殿堂,徜徉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隧道。
丹阳采风的最后一站是参观界牌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远远见到姚玉林书记等候在路旁,我未免有些感动。他是丹阳市作家协会的名誉主席,也是一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平时工作繁忙,但笔耕不止,壮心不已。
招待晚宴上,扬州的才子佳人尽展风采,亮点纷呈。杜海主席的京剧清唱《沙家浜》、吴周文教授的诗歌朗诵和李江华老师原创歌曲《四季扬州》将晚宴推向高潮,笑声连绵,赞语不绝。面对压力,镇江市作协秘书长蔡永强搬出自己的“镇山之宝”——军歌,在丹阳市作协石主席的提议下,姚玉林书记以一曲声情并茂的《草原之夜》打动全场。晚宴成了“江南江北一家亲才艺汇”,令人意犹未尽。
席间,朋友们对丹阳“万善牌”黄酒赞不绝口,我呵呵一笑,这与扬州也有关联啊。相传一千多年前,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他听说高丽女子很美,就命令驻高丽国的使节,护送一名美女给他做妃子。高丽国王听说后,挑选了一个绝色美女,并献上本国的奇珍异宝和美酒一船。船队渡黄海入长江,经过丹阳时,高丽使节想去练湖看看。美女知道隋炀帝是个昏君,不愿意前去侍候,一直郁郁寡欢。泛舟练湖之际,鱼翔浅底,风舞水荷,美女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于是纵身跃湖。不见了美女,那可是死罪,高丽使节情急之下想出一条妙计,他将珠宝美酒全部倒入湖中,解散了船工,然后向隋炀帝报告,船队遇到风浪,自己只身逃出。自此,湖畔种出来的稻米色泽红润,香气扑鼻,用练湖稻米和湖水酿酒,格外甜美醇香,“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生产“万善牌”黄酒的酒厂就在练湖之畔,所以品质一流。
3月28日上午8点半,参加“双城记”笔会的文友在瓜州收费站集中,然后前往仪征。我是扬州的常客,却从未到过枕江襟水的仪征。坐在车中,掠过眼线的是一栋栋崭新的农家别墅,一排排企业厂房,满目新意,满心感慨。
在仪征市作协主席汪向荣的陪同下,浩浩荡荡的队伍参观了仪征开发区的好几家企业。金陵造船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厂区内机器轰鸣,工地上热火朝天,电焊火花四溅,船坞里,几艘已经造好的巨型船只正在等待下水。说也奇怪,长江北岸仪征段造船企业密布,大有异军突起之势,长江南岸镇江段则是金山、焦山和北固山雄踞,胜景佳地,山清水秀。一江之隔,风景迥异,令人惊叹造物主的神奇。
新集镇是仪征市生态柔美、宜居宜游的江南水乡型名镇,扬州市的后花园。造型别致的豪第坊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九曲碑廊,简直疑为人间仙境。在镇政府接待我们的是位年轻缪镇长,一打听,年仅26岁的,真是年轻有为,后生可畏。
新集境内有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古文化遗址和2100多年的庙山汉墓。庙山汉墓墓主人为江都王刘非,汉武帝刘彻之兄。据考古专家考证,庙山汉墓为“黄肠题凑”式木椁墓,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至今尚未开发,难以置信的是庙山汉墓填土取自镇江句容的红土。
庙山其实就是一座大土墩,我们沿着一条高低不平的蜿蜒山道上到坡顶,竟然见到一处新鲜的盗墓洞。遥想当年,墓主人位高权重,手握重兵,金戈铁马,战鼓铿锵,四处征战,而如今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下一抔黄土,几块残石,实在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原来,风流繁华,总被风吹雨打去,世间名利,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生易逝,唯江流永恒。
漫步仪征,一个个文化古迹如珍珠散落民间,熠熠生辉。每到一处,感受文化,触摸历史,都是心灵的震撼与洗涤。几番时光交错,竟已阅尽仪征上下数千年历史。
回眸江流,展望未来,滔滔江浪荡涤尘世间的喧嚣烦扰,滚滚激流潮涌扬帆时的雄壮恢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