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4|回复: 1

话说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0 18: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话说制度
徐留军

       我这儿聊的制度,仅限于教育制度。
    1.起“制度”的红盖头本是一次普通的考试,然而就是因为某位兼课的领导没有考好,这次考试变得异乎寻常,最终导致学校考试制度的紧急修订,并且在广大教师还没有作出反应之际,迅速大会宣布。下面的教师听得一愣一愣的。然而,你抢不到话筒就没有话语权,所以,别问为什么,只管执行就成。
    教师对学校刚刚传达的要求不能严格执行,领导非常生气。这个咱们都能理解,同家里的孩子不听话,家长的心里窝着火一个理。但是,由此领导却现场办公,立下规定,并扬言严惩不怠!……我不必再把例子举下去,读者朋友已经了然我的用意--制度在这儿,俨然成为专制的遮羞布!作为一种现代制度,最起码应当是大家伙共同认可的,需要大家共同来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这样的教育制度与专制独裁有何区别?也就是说,所有的学校制度,应当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本质特性和客观规律。制度得目中有人,这里的“人”应当包括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而不是长官意志!也只有这样,学校的制度建设才得以谋求良好的秩序、教育的公平和校园生活的自由!应当承认,法治绝对优于人治。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上说,因为人具有兽性,不管什么样的人,难免感情用事,而法治则可以规避感情滥用的风险。据此,有人总结“一套好制度就是一所好学校”。这确实是一个好的结论,它要比当初讲的“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先进许多,它意味着学校管理正从人治走向法治!      但是,我们不要高兴得太早,“走向法治”并不意味着已经实现法治,也许我们仅仅是管理意识上的觉醒,也许,我们的法制才刚刚起步。因此,每一位热心于学校法治的教师,包括校长都得保持高度的警惕,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得沉下心来想明白,咱们推出来的那一套制度,是否真的是一套“好制度”?请注意,一定要是“好制度”!其实判断一套制度是否好,只须几条标准就成。一是它是否真正来自教师团队,得到大多数教师的拥护。法制的一个显性特征便是以集体的智慧为凭借。再聪明的领导也有失误的时候,而制度来自于群体则可以与领导的智慧互补,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失误。第二,是看在这种制度下,教师能否仍然保持自由的意志和思想,独立的追求和判断力。
    如果制度让每位教师变得唯唯诺诺,看校长的脸色行事,唯领导的意志行事,甚至阳奉阴违,那么,这样的制度必然存在严重问题。三就是看制度能否促使广大师生过一种更加优良的校园生活。而不是某些人或者某些小团体享受着制度的好处。
    在由人治向法治推进的路上,很多人都非常乐观,甚至觉得更加美好的校园生活就在眼前。这确实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条直线,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还会走弯路,甚至走回头路。文章开头的两个例子便是最好的佐证,它也许就发生在昨天。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警觉到,有可能有一种更加可怕的“人治”在滋长,那就是打着“制度”的幌子     实施“人治”,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比老路更为崎岖坎坷。
    说这样的“人治”更可怕,是因为它表面上有着“制度”这顶美丽的红盖头,使得最基本的权力监督和普通教师仅有的一点判断都失去了力量,“人治”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既然是制度,自然都是为了学校,就像一个国王为了他的国家一样,谁又敢对他的所作所为指指点点呢?问题是,领导为了学校,真的就是在为教师、为学生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有时候甚至完全是为得一己私利。因为,他手头所持的依据--所谓的“制度”,不过是其自说自话的一种变式,不过是在“老子说了算”的外面加了一件冠冕堂皇的外套而已。说到这里,大家应当开始明白,好制度确实有可能带来好学校,而我们所担心的“制度”则有可能会毁了一所学校!最后我忽然又想起一个“土”办法来检验制度的优劣,那就是这项制度是否能够用到制订者身上,制订者是否正在执行?如果答案肯定,那恭喜你,你碰上了好校长,正阔步于真正“法治”的康庄大道!2.制度的羽翼下能孵出教育家吗?时下,受细节决定成败思潮影响,受企业管理模式影响,也受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的思想影响,精细化管理成为一种潮流袭卷校园。精细到办公桌上摆放几个物件,备课用手写还是电子输入,学生的作业如何打勾,一篇作文有几处眉批和总批……管理靠制度,制度出效益,制度也总是让管理者的管理更加方便。但是,如此的制度管理出得了教育家吗?      诚然,教育必须管理,必须有制度保障;制度守护才能有序运作,有序运作才能让大家在公平、安全的环境中更加高效地工作。但是,很多时候,制度如网,在规范也在束缚。制度越精细,网格越细密。大家是规范了,但大家也都戴上了枷锁拷上了镣铐,一个个囿于网格,成了圆圆和方方,成天疲于应付,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触及网线,触“电”受伤。如此,教育者的创造性何在?教师的个性何存?教师成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的教师把持的课堂谁还指望学生的个性张扬?谁还能指望创造性学生的培养?……所以,有人说,制度只能培养合格的平庸者,诚哉斯言。
    回过头来,我们有必要探讨制度的来处。制度的拟订必须面向每一个人,这就逼着制度搞一刀切。一刀切的结果是什么?无非是流水线产品。而这,与教育的创造性劳动,与人的个性化发展相悖。大家也许已经明白,制度就是一种限制,而这种限制是用于限制不好的行为,然而因其面向全体,势必难以顾及个人,有时候,倒掉脏水的同时也倒掉了孩子。
    有人问,教育家何处来?我想,教育家肯定不是被制度框死的人。教育家不会与制度与管理正面冲突,但绝不局限于制度约束,他们的作为远远超越了制度限定的方向和高度。因此,教育家更需要的不是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帮助和服务!它需要管理者为之提供更大的舞台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他更需要的是管理,而不仅仅是制度!或者也可以说,管理,不仅仅是“制度”这样一个“抓手”。(徐留军)
发表于 2010-4-30 18: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可希望你建设实行 {:1_17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11 10:48 , Processed in 0.0840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