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75|回复: 8

“姜家园”不适宜做城区主干道路名,建议更名为“云阳驿大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0 15: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6-7-20 17:15 编辑

     丹阳老城区正在建设贯通东门外大街到西门丹句路的城区交通主干道,这条道路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新民路,是丹阳的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反映古城丹阳千年历史文化的形象工程!该路的命名要尽可能反映出丹阳古城的历史变迁印记,特别是要紧扣沿路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让外地人看到路名就想到名城丹阳的悠久灿烂历史文化!
     姜家园,固然是该路沿线一个历史印记之一,但姜家园只是明朝传下的地名,而且只是水关路以西一小块居住区域的名称,就相当于“大定船”、“小定船”名称一样,是不适宜作为贯通城区的主干道名称的,只适宜做小范围的支路名称!

     相比较而言,位于该路段东西两端,有反映丹阳两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云阳驿站遗址。其中,位于该路东端斜桥的遗址是唐宋云阳驿站遗址,唐代丹阳籍著名诗人许浑曾在此留下《云阳驿西亭莲池》一诗,唐代诗僧皎然的《经丹阳寻陆处士》诗中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的诗句;位于该路西端今丹阳大南门桥旁的遗址则是清乾隆云阳驿站遗址,当年乾隆六下江南均从该驿站经过,清代王梦庚在《丹阳云阳驿》诗中又写道“扑地杨花历乱飞,津亭暮色认熹微,天涯作客行将老,江上寻春半欲归”,由此可见当年丹阳云阳驿之盛景。
     
     为了弘扬丹阳悠久的邮驿历史文化,也为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丹阳的独特文化底蕴和魅力,建议将新建主干道以“云阳驿”命名!其中,水关路以东命名为“云阳驿东路”,水关路以西命名为“云阳驿西路”。

     或者,为了顺应东门外大街的命名习惯,将水关路以东命名为“云阳驿东大街”,水关路以西命名为“云阳驿西大街”。又或,干脆整条路命名为“云阳驿大街”!
  丹阳创建历史文化名城要从建设历史文化“名路”开始!希望将丹阳“云阳驿大街”建设成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大街

云阳驿大街.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5: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云阳驿:丹阳的邮驿历史悠久,比其邑县的没置要早十八年。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楚宣王十八年),楚为讨伐吴国,维持其军事交通,在朱方前线云阳岗置云阳驿。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吴、越相继灭亡后,楚在云阳岗置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廿六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推行郡县制改云阳邑为云阳县,不久又改为曲阿县。公元281年(晋太康二年),将原曲阿县治西南乡延陵乡分置延陵县,并在其县衙西50步置延陵馆。742年(唐天宝元年)几经变更,始用丹阳县名,遂云阳驿更名为丹阳馆。1072年(北宋熙宁五年)废延陵县为延陵镇,同时将历经6个王朝,长达791年的延陵馆并人丹阳馆。114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丹阳馆迁址重建,临漕渠(大运河)为亭,便于水陆邮运,后因战事而废。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重建馆舍27楹,并在云阳桥西建马棚41楹。同年另在县治永济乡吕械镇泰定桥西漕渠南岸建造馆舍29槛,马棚40楹,备马80匹,船30艘,设吕城腰驿,其规模与丹阳馆相仿。1575年(明万历三年)丹阳馆复名云阳驿。因驿舍位于城内,而官船往来不分昼夜,县水关不能关闭,影响城内安全。1736年(清乾隆初年)将驿馆迁至南薰门外,北临漕渠。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与清军数次大战丹阳,驿馆焚毁。1864年(清同治五年)在南薰门内直街租赁民房权作驿站。1896年(清光绪22年)重在原址复建,规模比原来略小。期间,为提高驿传效率,曾在京口驿与云阳驿之间的马陵汛设马陵汛腰站,作换马之用。云阳古驿相当发达,公文和过客往来频繁,其规模颇大。据旧县志题载,全驿有水夫220名,早夫60名,马夫70名,每年经费支出达9000多两白银。历代文人也留下了不少有关吟诵云阳驿的诗句,如:唐代僧人皎然的《经丹阳寻陆处士》诗中就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明代诗人沈德潜在《云阳驿》中写道“殉·过云阳驿,遥闻车马喧。”清代王梦庚在《丹阳云阳驿》诗中又写道:“扑地杨花历乱飞,津亭暮色认熹微,天涯作客行将老,扫:上寻春半欲归。”由此可见当年丹阳云阳驿之盛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3月,丹阳县始办大清邮政后,邮驿逐渐衰落,最终裁驿归邮,辉煌的丹阳云阳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16年,县署在其旧驿废地建立苗圃。新中国成立之初尚有驿舍数间,今也荡然无存。

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
唐·张子容

一尉东南远,谁知此夜欢。
诸侯倾皂盖,仙客整黄冠。
染翰灯花满,飞觞云气寒。
欣承国士遇,更借美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5: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许浑

心忆莲池秉烛游,叶残花败尚维舟。
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泥红衣白露秋。
神女暂来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难留。
空怀远道难持赠,醉倚阑干尽日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08: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好建议,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点评

丹阳老城区的路名文化内涵实在太少了!什么阜阳路、画院路之类,与丹阳的历史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发表于 2016-7-21 0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1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好建议,地名办应采{:1_754:}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6: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6-7-28 16:45 编辑



   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唐   皎然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云阳驿客栈.jpg
云阳驿客栈2.jpg
云阳驿客栈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0 08: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云阳驿大街?留得住客商吗?干脆叫“牛市场大道”或“牛六大街”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7 09: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顶!同意这个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01:02 , Processed in 0.0658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