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精神的家园。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很多城市恰恰缺少了文化个性、精神气质,不少城市长着一张相似的平庸的“脸”。 千城一面、千楼一面,这也是缺少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两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和名片。可惜的是,因为不重视不珍惜自家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片面理解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化,城市渐渐丧失了自己的风格。 城市不是越大越好、越高越好、越洋越好。城市既然是文化的容器,就应体现文化的丰富多样。城市既然是精神的家园,就应体现家园的温馨精致。每个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作为精神的家园,城市更应有各自的特色。理想的城市,当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为尺度。因为人的幸福才是城市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强富美高”的殷切期望,其中这个“美”字,体现在自然环境上,也体现在城乡风貌上。摒弃千城一面,塑造城市之美,我们必须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努力寻找特色、强化特色、建构特色,让城市携带“文化基因”,富有个性魅力,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 城市的“美”不是高楼大厦撑起来的,而是源自其独具韵味的文化,充满魅力的生态,富有特色的产业。城市建设应当求精不贪大,求美不追高,求特不崇洋。要学会并善于用建筑来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特性、城市气质、城市精神。唯有深入挖掘城市的人文底蕴、生态禀赋和产业特色,城市才能更有文化、更有活力、更有颜值,才能真正让每个生活其间的人“诗意栖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