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齐梁君子 于 2016-9-5 23:20 编辑
江苏籍巾帼老兵贺乃夫:战火中的“白衣天使”盼寻丹阳亲人 2016-09-05
交汇点讯 78年前,在如诗如歌的美好年华,却因国事动荡不得不投笔从戎的青年才俊比比皆是。在那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滔天浩劫中,时年18岁的少女贺乃夫正是其中一员,1938年,她毅然随父加入新四军,从此脱下红妆,暂别学堂。
从江苏到泸州,相隔2000多公里,但牵挂和崇敬,千山万水亦难阻隔。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交汇点记者连线了江苏籍抗战老兵贺乃夫和她的儿子刘中威,从他们的口述中探寻到一段巾帼英雄的家国往事。
出生于丹阳书香门第抗战中随父从军
四川抗日老兵救助会副会长、泸州分会会长饶伟告诉记者,贺乃夫老兵今年已96岁高龄,现居住在泸州。
1920年9月27日,贺乃夫生在江苏丹阳县城宗巷子55号一个四合院内。她的祖父曾任清末县知事,父亲贺书年从北大毕业后在丹阳县城开了一家诊所,做了名医生。18年后,少女初长成,但贺乃夫原本憧憬的学业生涯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丹阳县城遭到日军攻打轰炸,贺家不得已外出逃难。在避难途中,当时还是高中生的贺乃夫随父亲一起遇到了时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曾任江苏省副省长的丹阳老乡管文蔚和他率领的新四军挺进纵队。
“后来,我的母亲随外公一起毅然加入了新四军的队伍,外公继续发挥所学,在新四军游击队从事医疗工作,我的母亲就一直跟着他做护理工作。”贺乃夫的儿子刘中威说到,在一次激战中,母亲一家与新四军部队在丹阳附近走散了,他们就辗转到了上海,又从上海转去了昆明,母亲在昆明上了西南联大,继续了一段时间的学业。
一路辗转入川后又去了台湾
转眼几年过去,1943年春,贺乃夫的父亲进入航空委员会第3飞机制造厂工作任少校官,后入川,她在成都沙河堡参军编入制造厂医务室任准尉,一年后升为少尉。在研发研轰-3轰炸机试飞中发生事故后,母亲贺乃夫所在的医务室10多人还参加抢救伤员。抗战胜利后,她还获一把一尺多长军刀为纪念,至今仍保存抗战时用的皮带扣子和照片。1946年的夏天,贺乃夫一行100多人在成都上飞机,到台湾的台中日军飞机制造厂参加接收,负责秘书科工作近一年。后又回到南京,并于1947年5月结婚。
“我的父亲刘洪湯是燕京大学经济系国际贸易专业毕业,曾在航空委员会第3飞机制造厂当会计,母亲婚后一直没有工作,直到1951年,母亲随父亲一起回到泸州电厂并工作至退休。”
管文蔚曾与她书信来往 家人说最遗憾没能获颁“抗战老兵纪念章”
刘中威说,母亲半生颠沛,好在晚年有6个儿女相伴身边,生活很幸福,只是她仍有一件遗憾事,就是没能获颁“抗战老兵纪念章”。
“这事情要怪我们做儿女的,因为我们报得太迟了,母亲一生不求荣誉,但却对此事比较牵挂,现在还常让我们多去关心这件事。”刘中威说,母亲贺乃夫在被认定为老兵的过程中,也曾几经波折。“当时她的单位不认可,说材料不全,后来我们跑了很多趟,她单位人事部门的也去查了我母亲的档案,发现里面有管文蔚亲自写给我母亲的书信,后来民政厅负责人核实情况,事情终于得以解决。”现在老兵越来越少了,年纪也越来越大了。他们老了,不想被遗忘,我认为能为他们满足的心愿,就应该去做到,刘中威说。
盼寻几十年未联系的丹阳贺家亲族
“喂,我是贺乃夫,你是哪里?”
9月2日晚,交汇点记者与贺乃夫老人通过电话交流了几分钟。96岁高龄的她虽身体硬朗,口齿清晰,但是听力已不灵敏,说起话来微微有些颤抖。
听说记者来自江苏,贺奶奶追问到,是江苏哪里?记者答曰南京,老人音调微微有些提高:“我老家是丹阳,你说你是南通的吗?”提起抗战往事,老人思路清晰,“我和我父亲最初是在丹阳访仙桥(音)新四军游击队做医疗护理工作。”
贺乃夫的家人告诉交汇点记者,老人在60岁退休时,还曾打算回去丹阳,那时候家里的四合院还在,也有她的房子,但因为儿女均在泸州,老人将此想法作罢。“我母亲只有一个亲妹妹,去年在南京去世了,其它的远房亲戚早已失联,前年我回到母亲丹阳的祖宅,发现四合院已经被拆了,邻居告诉我们原本在这里看房子的母亲的堂兄贺云龙一家也都搬走了。”
虽然有几十年没联系了,但他们非常希望找到母亲的宗族亲人们,多了解一些贺家的往事。刘中威说,母亲年纪大了,江苏她是回不去了,但我们有机会还会回去看看的。 (交 汇 点 记 者:林 元 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