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0|回复: 0

省党代会报告:新构想,拓展江苏发展新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2 1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李强同志在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这些新构想,引起代表们的关注和热议。他们认为,这是省委着眼江苏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现实而深远的重大意义,必将开拓出江苏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沿江八市集群融合发展

【新构想】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

“建设‘沿江高铁环线’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省交通厅党组书记、省铁路办主任刘广忠介绍,除现有的南京长江大桥和大胜关铁路过江通道两个铁路客运过江通道,以及在建的五峰山和沪通过江通道外,我省还将建设江阴、沪崇启、上元门和泰常铁路过江通道。未来,沿江八市间将形成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南沿江城际、宁启铁路、北沿江高铁等5条高铁长龙横贯东西,大胜关、南京长江大桥、上元门、五峰山、泰常、江阴、沪通、沪崇启等至少8处过江通道沟通南北,构筑起沿江若干个高铁环线,沿江八市之间将实现“零绕行直达”和“1.5小时交通圈”。

至2020年末,省会南京与12个设区市及周边大中城市将形成放射状“1.5小时交通圈”,这个目标从省委层面还是首次提出来。刘广忠说,这不仅凸显南京这个特大城市的地位,而且拉近沿江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也必将有力推动江苏新一轮发展。

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说,围绕省委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的要求,泰州全力配合省里做好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建设和泰州常州过江通道、靖江江阴过江通道等前期工作,确保泰州在“十三五”时期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表示,扬州将把推进宁镇扬一体化作为跨江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确保2020年连淮扬镇高铁扬州段和扬州高铁综合枢纽建成,积极推进北沿江高铁、宁镇扬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积极支持京沪高速扩容和南延过江工程,主动接受南京江北新区和苏南地区的辐射带动。

保护好一江清水向北流

【新构想】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

“省委的这一战略构想,为苏北、苏中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指明方向、提供载体路径。”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淮安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节点城市,下一步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强南水北调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按照“保清水、治污水、供优水”的思路,强化洪泽湖、白马湖水质良好湖泊保护,推进截污导流、黑臭河流治理,实施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加快推进白马湖市区第二饮用水源建设,最大限度控制湖泊河流生态污染,维护好“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美景。同时,实施洪泽湖湿地、白马湖湿地和矿山、废旧工业场地等生态修复工程,编制与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造林工程,打造更多集景观、生态和经济于一体的绿色走廊,让群众拥有更多的生态获得感。

高邮大部分乡镇都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范围内,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介绍,高邮正在谋划“百十千万”工程,包括百里湖堤风光带建设工程、五大生态中心和五大生态湿地等。当地将整治河道、沟渠,并对万亩土壤、湖面进行生态修复,推动有机种植及循环利用。“我们一定能保护好一江清水向北流。这几大工程建成后,650平方公里江淮生态大走廊高邮段就能展现美好的生态画卷。”

“四沿”战略释放新机遇

【新构想】在统筹推进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对沿宁杭线地区的发展作出谋划和推进。

徐州既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也是区域内实力最强、首位度最高的城市。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表示,徐州将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淮海经济区“四个中心”——打造极具实力、令人信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加快集聚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扩大徐州现代商圈辐射影响,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设区域性购物消费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电商配送中心;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进创投、风投、天使、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新型业态,推进金融业集聚发展;建设区域科教文化中心;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扩大教育、科研、文化等公共服务影响范围。

“报告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作了专门阐述,体现省委的宏观视野和战略眼光。”姚晓东介绍,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条件已成熟,国家发改委已将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列入2017年上报国务院批复的5个重点区域发展规划范围,淮安已于10月18日牵头沿线节点城市,启动《淮河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高淳处在苏南板块,在高淳区委书记霍慧萍看来,沿宁杭线地区自然资源、文化禀赋得天独厚,将来可以作为一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带。

本报记者 任松筠 郁 芬 王晓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22 12:32 , Processed in 0.0570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