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领读者”,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核心提示
淮安大地又迎来了周恩来全民读书节。一批精神饱满、与时俱进的离退休老人,组织了秋月正红读书会。会长吴玉山刚在宁参加“2017年江苏省全民阅读领读者培训班”归来。
他们为了向4.23世界读书日献礼,编写了《秋月正红》文集。这本近50万字的文集,字里行间凸显了淮安老人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淮安人文历史的辉煌,飘逸着“书香淮安”的馨香,起到了“造烛求明”的作用。
这群老人,堪称淮安全民阅读的“领读者”。 吴玉山(右)在2017年江苏省全民阅读领读者培训班上,受到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亲切接见
《秋月正红》文集
文化老人杨义春书房一隅
87岁的张登瀛(右)捐了3000元
自信 “尚书房”牵起爱书缘
2015年《淮海晚报》在“尚书房”栏目里,刊载了50多期市民家中书房照片和文字介绍,由此引发了吴玉山老人的重视,他把每一期的“尚书房”资料收集起来后,产生了一个想法,准备将“尚书房”中的人员组成一个阅读组织。
2016年4月23日,淮安市文化名人杨义春找到了吴玉山,说现在我市在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鼓舞下,已有了“周恩来全民阅读促进会”,并且已建立了多个读书会,我们是否也成立读书会?这个建议正合吴玉山的心意,一拍即合。于是两位老人在第六个周恩来全民读书节的推动下,到文广新局出版处办手续,主管部门批准后,经杨义春、郝宇铭、吴玉山、何永年等老同志商量,推荐吴玉山为召集人,成立了秋月正红读书会筹备会。
经过一番努力,2016年10月5日上午,召开了秋月正红读书会筹备会,参会除上述人员,还有热心公益事业的金驹、马玉华、杨玉琴、朱素萍、陈兆清、陈瑾等,共20余人。
筹备会上,杨义春介绍了成立“读书会”的意义,及“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吴玉山介绍去市行政服务中心咨询办理审批成立“秋月正红读书会”的情况;讨论建立“秋月正红读书会”章程(草案);协商“秋月正红读书会”的领导班子;与会人员填写入会表格。会议还要求参会人员发展会员,为正式成立读书会做准备。
自豪 志同道合圆梦情
经过一番努力,秋月正红读书会于2016年11月5日正式成立了。读书会是以离退休老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是老中青三结合的读书群体。在这个群体中,聚集了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淮安市老年大学、淮安市秋月正红旅游俱乐部中部分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当然也吸收了其他较为年轻的的读书爱好者。读书会中,有耄耋之年的88岁的张水镜、87岁的张登瀛、86岁的杨义春、85岁的陈明春、82岁的郝宇铭。有周恩来研究专家秦九凤,《西游记》研究专家刘怀玉,水利研究专家范成泰,地方志研究专家陈凤雏、蒋长明,他们精神矍铄,宝刀不老。有“中国好人”称号的金驹、杨玉琴带领的清江浦区爱心服务社,有陈兆清带领的“寸草心”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有周美荣带领的淮安星缘助残家园,有淮安市老年大学张石茵、杨翔玲、高毅等老师,有淮安市秋月正红旅游俱乐部干群,有社会各界热心阅读者,还有先天残疾、聪颖过人、出口成章的27岁坐在轮椅上的沈明慈……
在读书会60名会员中,共获各级各类奖励400余人次,发表各类稿件5000余篇,著书近100册,会员家的总藏书量已达到了5万多册。读书会虽然创建较晚,但是老人们起点高,并且有自己的特色:不但有大家共同制定的会章,还有由吴玉山会长作词、老年大学刘裔宽老师谱曲的《秋月正红》会歌;有由吴玉山会长设计的会徽。尤显亮点的,还有在较短时间内筹稿、正在印制的40多万字的《秋月正红》文集。这本文集准备在4.23世界读书日之前与读者见面。
读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多次获得了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吴玉山会长于1月16日、17日两天被邀请参加了在常州召开的“全省全民阅读组织交流会”,又于4月6—8日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2017年江苏省全民阅读领读者培训班”。4月7日,会议散会时,吴玉山受到了国家前外长李肇星的亲切接见,当得知吴玉山是淮安人时,高兴地说:“你们淮安红军小学是我创建的。”
自尊 热爱阅读也是一种情怀
读书会成立后,积极倡导会员们要确立读书会是在搞文化慈善活动,凡进入读书会的人员,应是一名“文化义工”,思想上认同“文化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影响、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力量”的理念,并倡导会员以“自发、自愿、自费”的原则,为社会提供义务的文化公益服务。懂得读书会的目的是要大家在社会上创造读书的氛围,发挥开卷有益的正能量,增添传承读书为创建良好家风的社会风尚。
这群志同道合的老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义工”,以读书会为平台,活动不断,丰富多彩。会员们参观了吴玉山、杨义春、冯正春老人的个人书房,交流藏书的乐趣、阅读的心得。定期推荐阅读“新书单”,举办新书《红船》、《苦难辉煌》读后感征文。
《读书让我耄耋之年添风采》、《阅读,我的好朋友》、《读书会的老朋友》、《我爱读野史杂谈》、《感念我的读书这点事》……这些都是会员们的读书笔记题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群老人的爱书情结。这群“朗读者”引领着城市的阅读风气,让城市多了几分书香味,多了几分人文情怀,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自愿 慷慨公益奉献情
2017年春节后,在筹编《秋月正红》文集的过程中,编辑部的几位老同志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展示了各自的才华。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完成了40多万字的撰稿、收稿、编稿、校稿,到准备印制。这惊人的速度是破天荒的,使人难以置信。参与人员精心制作、忘我劳动的精神,不计报酬的境界,令人敬佩,令人动容。
这群老人们认为,读书会要发展,光有决心不行,还要有爱心才行。读书会印书要经费,经费从哪里来?一方面靠自筹,大家为自己捐款。另一方面,需要大家出谋划策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找商家,找企业赞助。
4月9日下午在市运河博物馆,读书会举办了“文化义工”献爱心活动,倡导大家“我爱读书会,我为读书会出力”。
为了出版好这本文集,读书会名誉会长季祥猛率先捐款1000元,市文广新局出版处处长朱广军闻讯后,表示赞同、钦佩这样的义捐活动。老人们纷纷掏出资金表示心意。会员、先河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朱素国第一个将1000元爱心款交账,陈明春老人捐献1000元,713路优秀驾驶员张丽说,我家小孩生病需要钱,但我还是坚持捐500元,表示心意。读书会副秘书长王兆亮最近家境非常艰难,但是他明确表态,家中再困难,也坚持要顾读书会这个大家,坚持捐500元。
自愿表态捐1000元的人员还有杨玉琴、冯正春、冯大千、仲启新、陈兆清、徐晓松、金驹、金驹的母亲96岁老人马梦百、91岁的友人郝孚宁等人。
更令人感动的是,部队干休所离休干部、87岁的张登瀛同志,闻讯后,亲临会场捐了3000元。“寸草心”服务队的残疾人,他们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是他们在陈兆清的影响下,集体捐400元。年轻的残疾人沈明慈也捐了100元。
在这股股热血奔流的洪潮中,会长吴玉山感动了,从心里感谢好会员,捐款1500元,副会长黄建根同样自愿捐款1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