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睢宁县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现代公共文化体系,探索推进村部“革命”,建设村民之家,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吸引力,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基层和农村群众享受到均等的文化服务。
◎本报记者 刘作霖
6月25日上午10时许,在睢宁邱集镇仝海村“村民之家”国学课堂室内,仝海村小学部分学生正在齐声背诵《弟子规》,邱集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李红正在给他们进行辅导。邱集镇小学生学习国学、书法等文化氛围浓厚,以仝海村“村民之家”国学课堂、书法课堂为点,辐射周边2个村数百名学生,每周末都有老师来讲授国学、书法,满足孩子们的文化学习需求。
仝海村“村民之家”还有图书室、文化室、舞蹈房、书法室、绘画室以及健身室等,为群众提供成体系的、立体式的文化参与体验,让群众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就在身边,“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邱集镇文化站站长丁宇说。
“睢宁县有143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有80多万,县级和镇级层面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已基本满足群众需求,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以及文化供给一直是短板,如何促进文化供需对接,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推动群众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化的生活方式。”睢宁县文广新体局副局长赵桂明说,我们探索推进村部革命,建设“村民之家”,先期在6个村(社区)试点,“村民之家”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升级版,秉承“一村一品”和“因地制宜”理念打造基层文化阵地,服务群众文化需求,让更多的基层和农村群众享受到均等的文化服务。
“村民之家”
群众在这里是观众也是演员
6月26日傍晚,睢宁县梁集镇孙庙村200余名村民们聚集在“村民之家”百姓大舞台旁,兴致勃勃地观看由他们点单的“睢宁柳琴戏”文艺演出,文艺节目表演之后,是村民自由上台表演时间,村民们自带乐器登台表演,着实过了一把“演员瘾”。现在,搬上小板凳,足不出村,来到百姓大舞台看演出、自娱自乐登台表演已成为孙庙村村民的习惯。
在双沟镇官路小区“村民之家”150平方米的舞蹈房内,来自官路村的部分村民正在这里排练健身舞。以前她们都是在路边或者小区广场跳,有了专业的舞蹈房,就改变了原有的活动时间和地点来这里排练,同时还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舞蹈。
“过去农村老百姓休闲时只能看看电视、打打麻将,有了‘村民之家’,就能常去看书、下棋、上网、听课,孩子也能在那里学习和玩耍,我们老的、小的都有去处了,日子越过越有意思。”孙庙村村民余海永说。
“村民之家”
让村部从官享变为民享
“以前到社区居委会来都是办业务,觉得这是政府的地方,现在这里变成了‘村民之家’,不仅可以进行各种文化活动,社区的民政、农业、司法各种业务可以一站式办理,在这里享受‘村民之家’带来服务的时候,也能和社区的干部拉家常呱,也能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上级的最新政策,感觉这里不再是冷冰冰的了。”苏源社区村民王轩说。
位于睢宁城乡结合部的金城街道苏源社区管理面积大,下辖三个小区,社区人口约1.2万人,社区服务中心面积约1000平方米。经过村部“革命”后,社区工作人员办公区域面积小了,社区约700平方米腾出来作为“村民之家”各类图书室、文化室、舞蹈房等使用,原有的行政办公资源整合为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这样一来原有的村部各类服务资源不仅不减少,还增添了为民便民的公共服务。
“通过‘村民之家’,干部和群众距离更近了,关系更融洽,社区的工作也好开展,县委、县政府和办事处的以及各部门的惠民政策等可以很好宣传出去,村民也很容易接受。”苏源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兼社区宣传文化干事孙远会说。
“建设‘村民之家’,村民把村部真正当成自己的家,干群和谐,干部真正把孙庙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把孙庙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梁集镇孙庙村党支部书记孙卫说。
“互联网+文化”
让群众和政府面对面
“7月3日,孙庙村需要一名健身舞培训老师,7月8日,仝海村需要一场曲艺演出……”打开睢宁县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微信群,各试点的“村民之家”文化负责人都在群里热烈讨论和交流各自的门店文化需求,每月基层门店的文化负责人都将下一个月的群众文化需求提前发布到此处。此刻,他们正在为下个月各自基层门店需求的文化产品进行“文化菜单”点单。打开睢宁县公共文化服务群,里面有“睢宁曲艺家协会、百姓健身俱乐部、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柳琴剧团、健美操协会、摄影家协会等80个文艺团体微信号,每个月文化科将群里的文化需求整理出来交由文化馆在服务群里发布采购招标公告,文艺团体报名参加招标,通过一系列招标采购配送,中标的文艺团队到文化需求村进行表演,最后由村民和文化站长对文化演出进行打分反馈,通过“互联网+文化”,让群众点单文化需求,根据群众需求随时调整不同文化团体对接需求。
文化科负责人杨丹晨介绍说,以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以送为主,而且多数为固定好的文化服务模式;今年我们成立了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和运行将改变原有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或村民之家)作为文化配送的基层门店,基层门店先下单,再由中心通过招标采购配送等流程向基层配送定制式和点单式文化服务,充分满足基层群众最需求的文化活动。
“村民之家”
让文化沁润群众心间
在苏源社区“村民之家”睢宁县图书馆分馆内,各类图书分类齐全、整齐的排列在书架上,近200平方米的图书馆分馆阅览室看起来更像是现代化的休闲书吧,在这里已经实现了和县图书馆通借通还。“村民之家”打破了县镇村行政体系,原来图书馆和文化馆分馆只设置到镇级,“村民之家”的建设直接将县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分馆设置到了村级,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实现均等化。
6月27日上午,在孙庙村“村民之家”的培训教室里,一场主题为“非遗传承”的培训讲座正在举行,30余名村民参与听讲,主讲老师还专门举例孙庙村“泥响巴、柳编”具有孙庙特色的文化传承,让村民记住乡愁、传承文化。
各试点村 “村民之家”的墙壁走道上随处可见各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在这里,好媳妇好婆婆、身边的好人好事、致富能人能手、优秀党员代表事迹、各地名人文人、民间文化活动片段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处处弘扬着正能量,更是彰显了基层群众的自我风采。
徐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高成富在睢宁孙庙村调研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时说,睢宁创新“村民之家”以服务广大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群众文化需求,尤其是百姓大舞台,让群众真正喜欢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
睢宁县文广新局副局长赵桂明说,今年来,我们推进村部革命,用文化来引领、推动和打造真正为民服务的基层服务品牌,打造村民之家;一方面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基层和农村群众享受到均等的文化服务;一方面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和服务意识,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为民、富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