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1|回复: 0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3 14: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匡亚明小学  张菊仙
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个人专门知识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人格上的缺陷将贻害一辈子,而人格上最大的缺陷莫过于没有感恩之心了。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感恩,是一个心态,一种最起码的道德素养,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必须具备的条件。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是一个关心别人的人,懂得给予的人。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还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基础,如果你个人用怀疑、敌意的态度来对待他遭遇的一切,这个人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据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通常来讲,失盗后,人们会痛骂盗贼无耻,并自叹倒霉,而罗斯福却能从失盗这样的事情上找出三条感恩的理由。这就是境界。
  同学们在家中,当吃着可口的饭菜,是否感恩父母付出的辛勤劳动?当穿着漂亮暖和的衣服,是否感恩父母对你的关心?然而,在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一些同学,因为自己的某一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立刻与父母翻脸。面对父母语重心长的教诲,无动于衷;有的嫌父母唠叨感到厌烦,甚至会无礼的和父母顶撞。孩子要学会对父母感恩,感谢父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感谢父母让你衣食无优,感谢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付出了自己青春、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对父母感恩,就是一个尊重父母、听话、懂事、要求上进的好孩子。
  在学校里,面对老师、孩子是否学会了感恩?老师们无私地奉献着、辛勤地工作着,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学生哪怕只有一点进步,老师都会忘记自己的劳累,为孩子感到高兴、为孩子的成功庆贺。当看到他们学习上出现了滑坡,学习松懈散漫的时候,提出警醒或批评,孩子能否体察老师们的关怀之情,也许有的孩子会反感老师的批评,要记住:忠言逆耳利于行!孩子应当感谢老师的批评,因为正是这些批评,孩子的人生才会减少遗憾和后悔。
  家长朋友们,如何更好地使孩子懂得感恩呢?
  关爱有度。父母对孩子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的给予太多,会导致孩子对于别人的善意、付出由习惯变成麻木,甚至滋生出了任性、无理和贪得无厌,在今天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结果是大人惯坏了孩子,然后再来抱怨孩子怎么这么“坏”。大人们迁就、娇宠孩子的时候,是凭着自己天生的自发的舔犊之情,抱怨时也是出自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直觉反应,结果自始至终都是完全自发的,缺少对表象之下真正原因的觉察,而这正是症结的关键。
  示范作用。我们父母自己做得好,孩子自然就看到了,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和付出,孩子就感觉到了。假如,一个孩子既能看到身边的无声的范例,又能切身感到被人的爱意和辛劳,这个孩子不感恩是不可能的。
  培养孩子的同情能力。此处的同情能力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同情心、怜悯心,而是指有没有觉察他人的能力和意识。人们只有对事物有足够的了解和感触,才不会麻木不仁。比如说给孩子过生日,有没有让孩子理解到“儿的生日,娘的苦日”?一个家长离婚后辛辛苦苦抚养儿子,儿子却毫不能体会母亲的苦心,有一次学校要求每个人都在肚子上绑上八斤重的沙袋,结果一星期后,孩子郑重地对妈妈说:现在我要做一个好儿子,将来要做一个好父亲。又如有的家长,见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操持家务的劳动,就倡议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当一天家长,结果孩子一天没下来,就哭着向父母道歉。这都证明了行胜于言的教育效果。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父母给了他们珍贵的生命,感谢老师教给了他们知识,感谢朋友给了他们友谊,感谢坎坷,让孩子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使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post_newrepl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3 10:02 , Processed in 0.0528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