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 江苏省丹阳市高级中学高二(16)班 徐乐怡 在柏林的犹太人纪念地中,有一群人,仿佛旅游一般,拍下各种搞怪照片,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一位摄影师把这些照片的背景改为了屠杀犹太人的真实画面,如此一来,历史和现实重叠起来,灰暗的色调更显得那群嬉笑的人们格外刺眼,但仔细想来,又会觉得触目惊心。 是的,在这个娱乐致死的时代,对历史的追忆与纪念已变得越来越娱乐化形式化。人们在铭记的似乎只是铭记本身。 陵柏青青万事怨,心石磊磊千岁忧。 如今,森森苍柏已伫立了百年,纷飞的战火也已无处寻匿,无论我们怎样缅怀,都再听不到炮声的轰鸣,看不到硝烟四起,血流满地的疮痍。我们无法想像,如今明亮澄澈的蓝天,曾经是怎样的阴霾可怖;我们更无从同情,那么多无辜的生命是怎样轻易地消逝在天际…… 因为我们,从来不曾亲眼见到那深陷绝望的眼睛,无法在心底升起感同身受的沉痛。 我们也会默哀,可丧钟,究竟在为谁而鸣?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并非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在某些角落,仍然有那么多的枪林弹雨,四下流离,仍然有那么多无辜又无望的生命被残酷的战争夺去。 那些我们正想要放下的仇恨,想要淡忘的历史,时至今日,依然在某处真真切切地上演着。我们真的读懂了历史中血与火的教训了吗?我们真的清楚了残酷事实背后更加残酷的真相了吗? “我即他人,人皆众生”,叔本华在哲学的思考中向我们发出警告,世界就是那么一口钟,敲在那里,它都会响,福也好,灾也罢,当丧钟响起,你又如何笃定它并非为我为而鸣? 一如木心所说“心之所以沉重,其中立满了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