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沿线最大调蓄水库--练湖
练湖,又名练塘、曲河后湖、丹阳湖,位于丹阳古城西北部,是江南运河历史上最重要最宏大的水利调蓄工程。西晋永兴年间(304~306年)陈敏据有江东,令其弟陈谐主持修建。由于练湖联通江南运河,放水济运“湖水放一寸,河水长一尺”,具有调蓄山洪、灌溉、济运重要作用,因此历代朝廷对练湖均十分重视,大规模疏浚整治达数十次之多,湖面最盛时周长达80里。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主持全面整治练湖,在黄金坝及东岗筑堤蓄水,固圩建闸,增建水石坝,迁建张官渡闸,并题写“集思广益之斋”匾额于湖心亭上。历史上,练湖又是一个文化名湖。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到此游玩观赏,并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词歌赋。这其中,帝王有:南北朝宋文帝、齐高帝、梁武帝,清朝康熙、乾隆等;著名诗人有:南朝颜延之;唐朝李白、许浑、权德舆、李华,宋朝陈东、陆游、杨万里、陈师道、苏庠,元朝萨都剌;明朝姜宝、张珍、丁鸿阳;清朝王士祯、徐锡麟、孔尚任等。练湖风光绮丽,清代诗人储丙南诗中写有二十四景,有“亭峙湖心”、“红莲映日”、“翠柳遮堤”、“夕照牛归”、“墩浮水面”、“秋波浸月”、“石坝轰雷”、“银涛卷雪”、“碧芦破浪”、“灌禾万井”、“?粟千艘”、“青草连天”、“渔翁?鼓”、“牧竖停挠”、“鹭舂莎渚”、“鸦闹竹林”、“寒宵雁唳”、“晚渡横烟”、“采菱曲港”、“割荻芳汀”、“冰池积玉”、“雪岸堆琼”、“长堤帆阵”、“古寺钟声”。
运河沿线最早驿站之一--云阳驿
云阳驿,始建于战国时期,明确的遗址有两处,明代以前遗址在今丹阳东门大街斜桥西北侧,明代以后遗址在大南门桥西南侧。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楚宣王十八年),楚为讨伐吴国,维持其军事交通,在朱方前线置云阳驿,距今已有近2400年历史。唐朝丹阳籍大诗人许浑有《云阳驿西亭莲池》的著名诗篇,唐代诗人皎然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的著名诗句。明正德四年(1509年),为方便过客观赏延陵季子碑,县府在云阳驿站内按延陵原碑形体刻制了“云阳驿季子碑”,该碑至今尚存。清初,南门云阳驿站旁曾建有官方接待使臣的场所--皇华亭。康熙南巡时,也曾数次将南门云阳驿作为驻跸之地。2017年2月,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重建云阳驿记》碑刻在丹阳东门大街西侧工地“破土而出”,为研究云阳古驿的位置和丹阳城市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运河沿线独有秦皇水道—云阳水道
又称“徒阳水道”、“夹岗水道”,即古丹徒(镇江)到古云阳(丹阳)运河故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云阳地域,见此地有天子之气,遂发赭徒(刑徒)三千,今江苏镇江至丹阳,凿云阳北冈山(在今新丰一带),挖出一条弯曲的河道,东南通吴王夫差所开之古江南河,到达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并截直道使之曲,破“王气”,并将“云阳”改名“曲阿”。史书中,《舆地志》记载“秦凿云阳北岗。”《至顺镇江志》记载:“秦凿丹徒、曲阿。《类集》:秦始皇三十七年,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岘东南垄。”正是这条秦代云阳水道,奠定了隋代江南运河丹阳段的基本走向。
运河独有李白千古名篇--《丁督护歌》
《丁督护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描写劳动人民的杰出名篇。这首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六月李白游丹阳山水时,描绘了运河纤夫在炎热的季节里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全诗言近旨远,意蕴深厚,是一首风格沉郁的现实主义千古绝唱,也是李白专题描写运河漕运的唯一著名诗篇,是高中语文的必读篇目。其中:“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已成为描写唐朝运河丹阳段繁盛景象的千古名句。
运河沿线独特秦皇驰道—小辛驰道
位于丹阳古城北部大泊小辛村(今名晓星村),紧靠大运河夹岗水道。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修建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向东南两个方向延伸:一条向东直通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其中吴楚驰道正从这里经过,东汉《越绝书》中有秦始皇回咸阳时“奏(走)曲阿、句容、度牛渚”的记载。此外,据《吴录》记载,秦始皇为了破云阳的王气,“截直道使曲”,命令将这段直驰道改弯,并将县名由云阳改为曲阿。旧县志记载:“驰道在县北18里,其地叫小辛。《至顺镇江志》卷二“道路·丹阳县”载:“秦凿道,在丹阳县界。《唐(润州)图经》:‘秦有凿道,亦谓之天子道。’”。
运河沿线唯一帝陵入口--陵口
陵口,位于丹阳古城以东大运河边,始建于南朝齐梁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丹阳东城里是齐梁帝王故里,齐梁两朝帝王的十二座帝陵均在东城里周围。当时,王子公卿谒陵,必先从都城建康(南京)沿破冈渎东下,过二十四埭,入南兰陵萧港(又名萧梁河)至各陵。守护在萧港入口处的一对石兽,成为陵墓区入口的标记,陵口也因此而名。陵口石兽,东为天禄,双角,身长4米,残高3.6米;西为麒麟,独角,身长3.95米,残高2.9米。石刻精雕细刻,纹饰华美,是现存南朝石刻中最大的一对,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56年因京杭运河拓宽,南临运河的陵口石兽,沿萧梁河岸平行北移450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1977年疏浚萧梁河时,麒麟又西迁70米。
中国独一无二过山运河--破冈渎
赤乌八年(245年),东吴大帝孙权下令在今南京与丹阳之间开凿破冈渎,工程自句容东的小其至丹阳西的云阳西城,连接两端原有运道,使太湖流域的船只经此水道直达建业,途中翻越数十座山冈,建十四座方便过船的蓄水水坝--“埭”直达丹阳延陵,破岗渎下游经香草河有直通东吴高陵的吴陵港,孙权晚年曾沿此水道亲自来高陵祭拜父亲孙坚。南朝杰出文学奖鲍照写有登临破冈渎延陵九里埭的《登云阳九里埭》著名诗篇。
运河古名泉天下第四泉—玉乳泉
玉乳泉,被誉为“天下第四泉”,位于丹阳古运河畔观音山原广福寺观音殿前(今北二环路与城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东晋太元年间(376 -396年)开凿。唐张又新《煎水茶记》载“饮水分若干等,丹阳玉乳泉名列第四”。刘伯刍评为“天下第四泉”。南宋陆游《入蜀记》记载:“玉乳泉,名列水品,色类牛奶,干冷熨齿”。井名“玉乳泉”三字为北宋大臣陈尧佐手书。井圈为青石所制,出土高0.52米,外圈为八角形,直径为0.90米,内径为圆形,直径0.32米。内径有提水时吊桶绳索磨损凹槽17条。此井现保存完好,为丹阳古邑胜景之一。宋代无名氏所作驿铺题诗《题丹阳玉乳泉壁》“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奈雪漫天。客情最苦夜难度,宿处先寻无杜鹃。”,是宋朝著名文学代表作品之一。
江南运河第一镇河宝塔--万善塔
万善塔,位于丹阳城东古运河宝塔湾(今万善公园中),初称“万寿塔”,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距今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宝塔湾”又称为“转河”,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当时的知县了迂缓水势,减慢流速,把尹公桥附近河道改凿成了弯道。万善塔从从古运河河湾处拔地而起,直指苍穹,巍然屹立,雄奇挺拔,成为古城丹阳的标志。万善塔又有“通天塔”之称。全塔高有48.6米,塔身外八角形,内室为方形,上下交错。塔檐由数层砖块叠涩,下出木椽,斗拱承托,铎铃悬挂,充分体现了明代古塔的建筑风格。塔体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顶安置瘦长铁制塔刹。这在全国数百座古塔中,堪称一绝,所以,它又赢得了“古运河畔第一塔”的美誉。1969年,曾从塔基地宫石函内取出玉制佛像、佛珠和银龙、笔砚等数十件珍贵文物。
乾隆南巡驻跸丹阳行宫—三义阁
三义阁,又名城霞阁,由明末书法家董其昌书额匾,遗址位于县城东门外古运河南,今万善塔北侧。据《乾隆丹阳县志》载:“三义阁,尹公桥东,明天启二(1622)年建。”三义阁之三义是指刘备、关羽和张飞。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十二次途经并驻跸丹阳,其中八次住三义阁。三义阁成为乾隆南巡的临时行宫。风流倜傥的乾隆借南下以巡察官德,走访民情,搜集政声,一路观赏山水,吟诗作赋,其专为丹阳就赋诗十七首。其中,咏练湖三首,咏运河、方渎桥、金莺池及春夜雨各一首,而咏三义阁的竟多达十首。同时,还为三义阁御笔亲书“曲阿胜地”的匾额。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进呈本的乾隆《南巡盛典》名胜部分彩绘中,有一幅丹阳三义阁画作,清晰地刻画出了当时三义阁及万善塔的秀美景致。咸丰十年(1860年)此阁毁于兵燹。
江南古运河石拱桥瑰宝---开泰桥
开泰桥,位于丹阳南门大街南口东侧古运河水道上,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邑人徐兆福等捐修。桥长30米,顶宽6.7米,脚宽9.61米,拱高约8米,拱径10.5米,是丹阳最高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旧时,季节缺水,曾在桥下设草堰以蓄水供简渎河运输、灌溉用,所以称此地为草堰门、草堰桥。桥拱顶壁雕有圆形石刻图案,上云:“道光十五年乙未重建”字样。桥的东西两面各有阴刻楷书对联1副。西拱门文曰:“横波激石、峙并雄关、遥挹凤凰山秀;偃水长虹、跨当孔道、旁通香草河流”。东拱门上书:“束京口潮流百尺、虹腰高踞迎春以上;枕曲阿塔影千层、雁齿迤趋萃秀而东”。 1949年5月,陈毅曾在丹阳开泰桥西南侧的大王庙前发表了著名的丹阳讲话。目前,开泰桥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丹阳运河文物中的瑰宝。
运河故道明代拱桥遗存—通泰桥
通泰桥,位于丹阳市麻巷门环城运河故道上。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民国8年(1919年)重修。桥高8.2米,桥顶宽4.80米,桥脚宽6.70米,桥身呈弧形,长30.40米,石栏高0.40米,厚0.26米。桥身全部用花岗石制成,桥顶石栏及其下面长条石上刻有楷书阴文"通泰桥"3字,上款刻制楷书阴文"大明万历己未创建",下款是"民国八年己未重建"。拱券形制,横纵连锁式砌置。桥的南北洞券顶端两旁各嵌1对,北侧为:津吏从东方来,指旧碣上题通泰; 水程沿北郭至,越新河近傍朝阳。 南侧为:从万历年修造至今,卜吉仍逢己未; 有九曲水经行其下,横空永镇丑寅方。传说,是龙的第三子,天性好玩水,故多嵌在桥洞券上,取镇水、平安之意。今在桥上建亭1座,设钢椅数张,供市民休闲,一览护城河风光。该桥现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丹阳老城运河第一古桥---贤桥
贤桥,初名清化桥,始建年代不详,宋嘉熙二年(1238年)知县刘宰重建,邑人念其贤,故俗称贤桥。贤桥为单孔石拱形,有它的独到之处。远眺,它宛如出云初月,飞虹卧波;近瞧,浑厚朴拙,气势不凡。自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城区扩建后,此桥成为运河古道的最重要桥梁,也是古时政治、商业、文娱、集贸中心的必经之道,街市终日人马杂沓。清朝丹阳知县谢亦骥《贤桥月夜》诗曰:“水阁雕栏对石桥,一轮明月挂中宵。当年未凿香河水,运艘连帆乘夜潮。”1975年运河古道填塞成了“城河路”,贤桥随之被拆除,原址辟作贤桥广场。
太平天国著名战斗遗址—尹公桥
年,拆除石拱桥体,利用原桥墩,上建钢筋混凝土桥梁,遂改造成公路桥。新中国成立后新建公路桥,为保留文物,恢复萃秀桥古迹,修旧如旧。
江南运河沿线最大牛市—丹阳牛场
丹阳牛场,位于运河开泰桥下南门外大街,这里曾经是明清时期苏皖地区最大的牛市中心。明万历年间,丹阳环城水系贯通以后,南门外大街因水运之力逐渐兴盛起来。清末民国初年,沪宁铁路通车后,丹阳“牛六”日益扩大,进一步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南门外大街成为了繁华的商业街。逢到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这里都有巨大的牛交易市场—“牛六”,耕牛、水牛、苗牛,四面八方的牛都在此交易,因为交通便利,来自苏南、苏北、安徽、浙江甚至河南的交易者云聚丹阳,繁盛一时,成为苏皖地区最大牛市,并跻身全国六大牛市之列。至今南门外大街仍留有许多牛市场遗迹。
江南运河重要水利枢纽—练湖闸
练湖闸,位于今练湖医院北侧古运河西。古代的练湖主要是储蓄和节制宁镇山脉诸水。江南运河镇丹段河道易淤,对漕运影响很大。由于练湖湖身高于运河河床,一遇运河浅阻,就可开放湖闸,以调节水位。现存练湖闸建于民国25年(1936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有5孔,闸前有多排坡形缓水墩。在建闸的同时,修围堤16公里,受益田亩达5万顷。练湖闸前面对着古运河,闸门和运河之间大概有百米距离溢洪道,底部呈斜坡,用大石块铺垫而成,闸门放出的湖水沿溢洪道流入运河,只有当练湖发大水时,练湖闸的闸门才会大开,湖水会急速流入运河,流水发出的轰鸣之声远处就能听到。溢洪道中砌好一排排方形水泥墩,用来阻止流水过快冲入运河。
江南运河重要咽喉节点—吕城堰闸
吕城,古名庱亭,位于江南大运河中段,因三国东吴大将吕蒙在此屯兵筑城而得名,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孙权射虎所在地,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吕城,因处于宁镇丘陵高地与太湖平原过渡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形同咽喉,历来是江南运河重要控制节点。早在唐朝以前,这里就建有江南运河重要水利工程—庱亭埭,唐代中后期建起吕城堰、吕城闸。北宋年间,吕城闸由单通闸改为复式闸,以阻运河之水东泻而利漕运。北宋朝廷还在吕城设置专事修筑、维护水利工程的地方军队—运河堰军,是全国四处堰军所在地之一,其余三处分别设在镇江、嘉兴和杭州,吕城闸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南宋四大家之一、杰出爱国诗人杨万里曾在这里写下著名的《过吕城闸六首》诗篇。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年),朝廷还比照县级规模在吕城泰定桥西设立吕城驿及水马馆,共有馆舍七十楹、马八十匹、船三十只。
江南运河中段著名大桥—泰定桥
泰定桥,原址在吕城镇四街南端古运河上。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里人鄞县主簿窦湘建,原名大桥。元泰定年间重修,后定名泰定桥。宋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在该桥东南侧曾建有丹阳最大的国家粮库40仓,受纳苏州府、常州府公粮;转运镇江。元至顺18年(1281年)在该桥西侧漕河旁设立丹阳县最大的驿站,计馆舍29盈,其他的马厩、马匹、船只等均与云阳驿相当。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泰定桥重修。1959年拓浚运河时被拆除,次年在原址建桁架木桥,现改建为大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泰定桥是运河丹阳段最高的桥梁之一,它高高跨越在古老的大运河之上,两端的桥墩用坚固的花岗岩砌成,站在桥上,可以俯瞰吕城古镇全景。据传说,大桥最初建造的时候,桥石用糯米汁加石灰砌成,并用一条金龙隐身于桥墩之下,终身护卫,使该桥牢牢地屹立大运河两岸,稳如泰山,坚似磐石,顾名泰定桥。千百年来,泰定桥两侧商号云集,经贸通商,生意兴隆。泰定桥上据说曾建有四庙八店。可见当时商贸兴旺。抗日战争初期,日寇的飞机曾经在泰定桥附近来回盘旋扔过炸弹,但只炸掉桥侧一只角。因此有人说是有金龙神佑,所以泰定桥坚固如石,安然无恙。
运河沿岸三国故城遗址—吕城
三国吕城遗址,位于丹阳市吕城镇京杭大运河畔,三国东吴大将吕蒙在此屯兵筑城而得名,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吕城,古名庱亭,《三国志吴主传》:“(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於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获之。”虎毙之处就是现在吕城南郊的虎落里村。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吕城在丹阳县东五十四里吴吕蒙所筑遗址尚存。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吕城,县(丹阳)东南五十四里,与武进接界。相传吴将吕蒙所筑,城址尚存。”千百年来,吕城一直是丹阳的四大古镇”之一,三国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吕城的方方面面。据传,自吕蒙在此屯兵筑城之后,吕蒙为安抚河北大将军颜良部下投降士兵的怀旧之念,在屯兵筑城之初,便建造颜将军庙,便于他的部下祭奠,并把开挖护城河的北段取名为庙河,直至今天庙河仍为吕城镇上重要的水道,颜将军庙遗址就位于庙河南岸现吕城供销社食品厂内。吕蒙为东吴建功无数,被吴主孙权封为孱陵候,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在吕城镇西北建立了孱陵候庙,遗址在现吕城同乐面粉厂内。现在,吕城镇上的主干道就以吕蒙命名,吕城还有一项独特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蒙烤饼。
《吕城怀古》 丁奎(清代)
都督军符付阿蒙,建乐吹角此城中。
千寻雉蝶销沉尽,二月莺花今古同。
大帝雄才终汗上,鬓公遗庙遍东江。
春风催掉频回首,谁说荆州第一功?
千年古渡神话传说宝地—栅口
栅口,位于陵口与吕城之间的运河边。据《至顺镇江志》记载,栅口古渡得名由来:“舆地志,汉时有金牛出於山东,驰到曲阿界村,人栅断其道,谓其地为栅口,牛忽奔骤因曰奔牛。”若按汉时得名推算至今,栅口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至顺镇江志》还记载栅口古渡设有廨院、奉先院等寺院,足以见证当时渡口的繁荣。近年在实施大运河改造时,从上栅口运河中挖出了一块石碑,该碑全名为《捐造义渡碑记》。据碑文记载,清代嘉庆年间,位于陵口栅口的码头和渡船破旧无法摆渡,周边群众踊跃捐款,重修码头和渡船,并用修缮后多余的钱购置田地,以田租来赡养艄公,实现渡口免费摆渡的故事,碑文上还写有义捐村民姓名。现已在原址对义渡碑建亭保护。
宋代成语麦舟之赠出处—麦舟桥
麦舟桥,又名“七里桥”,是丹阳的一座历史名桥,原址在大运河与丹金溧漕河交汇处南一里,因距离县城七里而得名。北宋年间,发生在这里的扶贫济困成语故事“麦舟之赠”,流传千年不衰。北宋仁宗年间,大文学家石曼卿寓居丹阳横塘,他的好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时刻挂念着他。范仲淹派次子范纯仁到苏州老家运麦子,特意交代儿子路过丹阳时一定拜望石伯父,如有困难代为相帮。范纯仁遵父嘱来石曼卿家探望,正遇石曼卿父母及妻子三人相继丧亡,却无钱买地下葬,景况十分凄凉。于是,范纯仁连船带麦一起送给了石曼卿,让他变卖后安葬亲人。后来,石曼卿将范仲淹父子所赠麦舟之款予以归还,范仲淹坚辞不收。石曼卿便在范纯仁赠麦舟的城东七里珥渎河口,用麦舟款捐建了一座桥,名“七里桥”,以纪念范仲淹父子对他的恩德,造福百姓。后人又将“七里桥”改名叫“麦舟桥”。
乾隆南巡四度驻跸胜地---方渎桥
方渎桥,位于今大运河东侧大泊晓星村西南方渎河河口上,始建于宋代。《乾隆丹阳县志》卷四:“方渎桥,在县东北十八里槽渠东岸,宋皇间里人徐福成建,明永乐初县吏孔忠重建。”。该桥东北不远处就有著名的云阳八景之一“石潭秋月”。从方渎桥南行二里许,就到了练湖。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首次南巡,二月十六号首次进入丹阳境内,天色已晚,首次驻宿方渎桥。此后又先后三次驻跸方渎桥,并作了一首题为《自无锡放舟过丹阳驻跸方渎桥之作》御诗,方渎桥从此声名远扬,代代相传。
运河南下丹阳第一官渡—张官渡
张官渡:北靠运河,南临练湖。张官渡历史悠久,据史料显示,最晚在宋代就有古渡口存在,是大运河东西两岸人民生产、生活交通的重要渡口。清代时,当地以渔耕为主的张氏家族,人丁兴旺,农田收获不能维生。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族人张观礼向官府申报请求承渡,获准后,取名“张官渡”,并将所居村落也以渡口名而称之,世代沿袭。现遗存码头遗址石板路一条,长度约50米,宽度约0.6米,路南北两侧有残破晚清、民国民居二、三十处。码头于1996年大运河拓宽工程中被拆除。
运河沿岸东晋故垒遗址—曲阿三垒:大业垒、曲阿垒、庱亭垒
曲阿三垒遗址,位于京杭大运河丹阳沿线,其中:大业垒位于丹阳城北石潭村、曲阿垒位于丹阳城西练湖边、庱亭垒位于丹阳东南三国故城吕城东侧,是东晋咸和二年(327年)著名将领郗鉴为平定“苏峻之乱”而建的大型战斗堡垒,在平定苏峻战斗中发挥分散苏峻兵力、阻止其进攻的突出功效,对平定“苏峻之乱”起到了重要作用,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这里可以借用苏东坡的诗句来描绘庱亭故垒的历史场景:
运河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吕蒙城壁。
六朝故垒
故垒沧桑迹未消,曲阿风雨自飘潇。
东晋衣冠萧条尽,何处苍茫问六朝。
运河故道上珍贵古石桥---丹阳宝成桥
宝成桥:此桥坐落在在老西门水关桥北,又名老西门桥。建造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单孔石拱桥、长12米,宽5米。清代改成下部高拱上部石级的大桥,民国时期,拆去圆拱将其桥面改成稍微隆起的水泥人行平桥。从现存资料来看,这是丹阳最古老的桥梁之一。从历史溯源,丹阳的老城区从有城厢始,就设立在了西门。三国时期的刘繇筑丹阳城,就把地点选在了西门,也就是在百家兴菜市场的老城脚下,至今那里还有城脚巷的老地名为证。俗话说:“先有丁巷村,后有丹阳城”。 据光绪《丹阳县志》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宝成桥圮,知县吴之彦重建,雍正间,林嗣益捐修。2017年整体宝成桥重修,并恢复桥边的西门古城楼。
结语:面对如此丰富的运河文化“家珍”,丹阳这座两千多年的运河古城,应该有这个文化自信,也有责任积极参与到建设“京杭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来!根据“文化引领”的战略部署要求,丹阳可以充分挖掘丰富的大运河文化内涵,擦亮举世认可的运河文化符号,展示独特的地方文化优势和人文风貌。建议丹阳的规划和建设部门,乘着城区大运河运河风光带建设的好时机,将风光带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风光带中更多融入丹阳厚重的运河历史文化特色和底蕴,大力彰显地方文化个性和古城魅力!
二十世纪初叶的丹阳贤桥
2017年的开泰桥
1960年代吕城泰定桥
1937年练湖闸
张官渡古石板路
明代谢时臣《麦舟兼赠图》
栅口古渡《捐造义渡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