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03|回复: 0

教育不是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5 1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教育不是产业
蒋墅中心小学  高腊凤
    “教育衡量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的确,当我们普遍以应试或者录取率来衡量教育质量的时候,其实我们只是得到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往往与真正的教育质量无关。
《知识不是力量》的作者方柏林说,知识如果仅仅是知道,不是见识,那么它不是力量,无法使人进步。同理,教育如果是一些光鲜的数据,不是学生的全面、个性化的成长,那么它不是质量,只是产业——一种链条般的制造。
然而,教育不能仅仅是产业。
当异化的教育成为社会热衷和热点,作为教师,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没有反省的教育必然也弊端很多。故而,当我们不断地追求教育的“现代化”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教育的内涵,或者仅仅停留在对教育理解的表层,无法深入理解教育的规律,这实在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事关人的思想、心灵的塑造和改进,事关生命和生活的秘密,需要在细缝处洞见真谛,而不是靠“做大做强”体现价值。它往往通过教育理念、师生关系、课堂变革、教学方式等,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熏陶渐染和改变。知识不再是决定性地学习内容,我们往往不断追求掌握知识的技能、习惯等。
教育作为文化,要尊重生命,尊重生活,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用尊严唤醒尊严,用热情激发热情,不断积淀,让成长绽放光彩。譬如,在学校,手机是否能够使用?这并不取决于手机的功能或者说是否影响了教学秩序等,而是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隔绝了社会或者说在校园里禁掉手机。有的学校就明确要求学生,不要在教学时间内使用手机——这是教育的文化力量。也正是这种界定,决定了教育不是产业,而是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展现年华的青春之美、学科的蕴涵之美、师生的人格之美以及生命的健康之美。
从产业到文化,路很遥远,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抵达。它注定是一个艰辛的历程。荷尔德林曾说:“哪里有危险,拯救便应运而生。”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根据现实,谨慎行动,实实在在地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求索,就一定会有成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16 03:25 , Processed in 0.0725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