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上,如何让大学思政课“活”起来,成为专家学者们探讨的焦点。江苏高校近来为办好思政课做出的丰富探索,让人耳目一新,给参加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把思政课搬到“45分钟之外”
3月24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遗址开讲。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范班的同学们听得很兴奋也很认真。
“19世纪,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提倡学习西方技术,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在南京建立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是洋务运动工业化生产的代表作。”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听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的讲解。
为什么将思政课搬到这里?王刚解释说,通过参观,同学们会更有现场感,更能体会到当时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历程,最终坚定“要探索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这次在金陵制造局遗址实地参观,让我对洋务运动的历史有了更清晰、更直观的理解。”蒋思成同学说。
南京理工大学的思政课老师张海玉也尝试将思政课延伸到课堂45分钟之外。作为电光学院2016级的辅导员,张海玉还坚持与大学生通过邮件等进行交流。她的“小暖解忧杂货铺”,经常收到学生的匿名来信,每一封信都写满学生当前的困惑,张海玉都坚持一一回信。她还在年级开设了“我们说”工作坊,每隔几周的周日下午,她会与同学们一起围绕时事展开讨论,主题涵盖“川航迫降事件”“高铁霸座男”“《焦点访谈》2018雷霆专项行动”等。此外,每个工作日,张海玉都会在年级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推文,如《谈谈“目标导向”那些事》《谈谈“厚积薄发”那些事》《谈谈美好的大学生活那些事》等,结合学生身边近来发生的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把身边的感动引入思政课堂
3月20日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楼里,一门新的选修课《理解中国》引来众多旁听者。
“要让学生热爱我们的国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国家。因为理解所以认同,因为认同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谈到开设课程的初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说,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这些思潮中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这是一门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回答青年学生心中疑问的新课。”“这门课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在享受制度优势的同时,也要理解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材料与科学技术学院大三学生王翔说。
“除了《理解中国》之外,我们一直在寻找与学生相契合的材料,以生动可感的事例引导学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说,学院在“两个面向”上做了一些探索,一是面向行业,即以航空航天民航为特色的行业精神,一个是面向地方,结合本地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
“雨花英烈和雨花英烈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资源。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雨花烈士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王智介绍,这几年来,雨花英烈事迹通过专题和案例引入的方式走进思政课堂。“这些都是我们党走过的革命道路,是由分布在很多地方的具象或是抽象的印迹组成的,具象的包括展览馆等,抽象的包括我们概括出来的精神等。通过重新呈现这些印迹,让年轻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道路是从前面走过来的,我们现在还在走,未来还要继续走下去。”
翻转课堂让学生站上讲台
课堂教学也可以有新模样。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翻转课堂的主题是新中国成立70年与中国道路。”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逸夫楼B313教室近日坐得满满当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伯平将这学期翻转课堂的主题布置下去后,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开始寻找合作伙伴,组建演讲团队。
“翻转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将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沈伯平介绍,学生不再是坐在讲台下被动接受,而要对选题进行思考,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做成PPT,上台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
商学院经济系大三学生王超曾作为组长,在翻转课堂的讲台上发言。他告诉记者,围绕“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和世界意义”这一主题,他们组的14名成员协同作战,有过分歧和观点的激烈碰撞,最终达成一致,虽然PPT经历五六次修改,但这也是一段极为珍贵的经历。
沈伯平表示,希望学生在充分挖掘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精彩历史瞬间、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成就等,探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功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刘波也非常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不同的是,刘波更希望学生自己寻找问题。他认为,不少学生能够把握当前社会思想文化中的核心问题,而且视角非常独特。“有的同学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研究中,能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化,来客观梳理近年来国外对中国形象的评价。”
记者 杨丽 魏晓敏